人工智能(AI)已經通過了一項經典的心理理論測試,這項與黑猩猩一起進行的實驗,旨在測試AI從另一個人的角度探索世界的能力,因此,具有這項技能的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與人類(甚至彼此之間)進行合作和交流。
為了創(chuàng)造具有這種能力的人工智能機器人,愛沙尼亞塔爾圖大學的Raul Vicente和他的同事們從一項動物研究中獲得了靈感。該研究著眼于黑猩猩統(tǒng)治者和下屬的進食習慣。Vicente說:“黑猩猩社會結構存在著等級森嚴的原則——占統(tǒng)治地位的黑猩猩幾乎總能得到食物?!?/p>
以往的黑猩猩的研究表明,隸屬于統(tǒng)治者的從屬者,只會吃它們認為統(tǒng)治者看不見的食物,這表明從屬有能力把自己放在他者的位置上,即,從他人的位置上看問題。
為了復制這一設置,維森特和他的同事們創(chuàng)建了一個虛擬的11×11網(wǎng)格(如上圖),他們在其中放置了兩個人工智能系統(tǒng):一個是統(tǒng)治者,一個是下屬。并且,食物的信號被放在了不同方向和位置。
下屬智能機器人可以在網(wǎng)格內移動,如果它吃到了統(tǒng)治者智能機器人看不見的食物,就會得到分數(shù),但是,如果它在統(tǒng)治者機器人視線內吃了食物,就會失去分數(shù)。
這個系統(tǒng)通過嘗試和錯誤進行學習,并且該強化學習過程一直都在進行,無論它是否朝著食物前進。
arxiv.org/ abs/1907.01851
類人猿和AI的一個關鍵區(qū)別是,AI在學習這項任務之前需要數(shù)千次試驗,而黑猩猩根據(jù)直覺理解這項任務。
Vicente說,能夠理解其他人的觀點有助于溝通、合作和競爭?!八鼘θ魏紊鐣锓N的生存都是絕對必要的?!?/p>
具備心理理論的人工智能是制造可以理解周圍世界的機器人的關鍵。近年來,這項技術在DeepMind的以人腦為模型的機器人心智神經網(wǎng)絡ToM-net上得到了發(fā)展,ToMnet能夠知道其他人可能有錯誤的信念。
Vicente說,這類研究的最終目標是讓機器能夠更好地與人溝通,但是要讓人工智能心理理論的發(fā)展與人類在水平相當,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Vicente說:“當這些代理人能夠把自己放在我們的視野中時,與他們互動將是有趣和有效的,因為具有心理理論的人工智能將能夠和我們溝通我們不知道或看不見的東西?!?/p>
但是英國巴斯大學的Joanna Bryson說,讓人工智能發(fā)展出從其他角度看待問題的能力不一定會導致機器更像人類,因為在虛擬測試中還沒有很好地理解心理理論的其他方面。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97734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0315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1096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20337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51314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