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一個朋友跟我說,她觀察到一個現象,好像很多長期在親密關系里的人,剛分手不久就會有新戀情,而一直單身的人,好像“單身魔咒”會越來越牢固。
且不說她的個人觀察是否有研究佐證、反映普遍現象,對很多人來說,單身確實是一個非常牢固的舒適區(qū),好像想跳出去,卻怎么也跳不出去。
自愿單身并不是問題,女性的價值并不需要由伴侶和孩子來決定。而對于那些“其實也挺想戀愛,但就是遇不到合適的人”的人,理解這到底是為什么,或許會為生命打開全新的可能性。
很多人做過各種各樣的分析,我將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切入,它關于穩(wěn)定與混亂、兩極與合一。
本文將以順性別、陰性能量主導、異性戀的女性為例,使用男、女的說法,來描述大多數人的情況,但其實這并不局限于男人與女人,更多是關于每個人內在都存在的陰陽能量。
女性也可以是陽性能量主導或者陰陽平衡的,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性少數一樣可以有健康的親密關系。
并且,陰陽兩極是相對的,你可能跟這個人在一起時偏陰性,跟那個人在一起時偏陽性。陰陽也是流動的、彼此包含的、殊途同歸的,像太極圖那樣,而不是兩個獨立分離的小球。
所以,以下的段落,請以靈活流動的方式來理解。
譚崔中有一種關于核心(core)和外圍(sphere)的說法——核心是那個穩(wěn)定的、安靜的中心能量,外圍是更加流動的、充滿創(chuàng)造力的、感性的……
女性單身時,核心較大,外圍較小。很多女性會說,單身的時候過得最好,生活井井有條,感覺很有力量,情緒也很穩(wěn)定。一個人的家打理得整潔美麗,日常安排充實有趣,情感需求可以被女性好友滿足,性需求要么自己滿足,要么導向工作和藝術等其他創(chuàng)造渠道,要么就干脆忽略。
當她和一個男性進入親密關系,一次又一次地做愛之后,核心會變小,外圍會變大,較高的表達是有更多的流動、變化、敏感、創(chuàng)造力、自發(fā)性、玩樂感、狂喜……較低的表達是情緒過山車和無盡的戲劇——她可能會無比驚訝,單身時那么智慧淡定的自己,怎么會在關系里這么“作”?生活怎么會變得這么混亂不可控?
男性單身時,核心較小,外圍較大,可能會比較敏感,比較感性,喜歡變化,當他和一個女性進入親密關系,一次又一次地做愛之后,核心會變大,外圍會變小,他可能會變得很安靜、很穩(wěn)定、不折騰,較高的表達是,他就像山一樣定靜,樹一樣扎根,給人非常踏實的感覺,而較低的表達是,變得干巴巴的、很冷漠,“三棒槌打不出個屁來”。
在健康的、充滿愛的關系里,伴侶雙方結合成一個共同的結構,分工合作,共榮發(fā)展,女性受益于男性的核心,男性受益于女性的外圍。就像舞者在舞臺上自由起舞,河流在河床上奔流涌動。
伴侶共同體中,陰陽兩極并不是彼此分割的,陽性伴侶可以不斷學習與吸收陰性伴侶的特質,反之亦然。
如果有突然的、缺乏彼此關懷的分手發(fā)生,可能會像放風箏的人(男性)猛然松手,原本在天空自由飛翔的風箏(女性)狠狠地摔在地上,或者是河水(女性)突然被抽走,河床(男性)變得干涸破裂。
人與關系都是不斷變化的,曾經促進彼此的幸福的關系,有一天不再合適,自然終結,這并不是一種失敗,只是如同瓜落蒂熟、四季更迭般的正常變動,重要的是,盡可能地用溫柔的、充滿愛與體貼的方式分開——當你們已經融為一體,只有足夠溫柔,才不會拆得血肉模糊。
那么這和長期非自愿單身的關系是什么呢?
很多時候,你以為自己想讓生命中進來一個人,卻沒有留出空間讓ta進來。你在大核心的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中如此地舒適,潛意識里并不想打破它。有時候,越是有能力、自給自足,這個舒適區(qū)越牢固。
當一個重要的人進入你的生命,在短期之內,一切都會發(fā)生震蕩和調整的——本來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是瑜伽冥想,現在可能變成了清晨性愛(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本來有很多時間讀書寫作,現在卻花很多時間聊天(或者爭吵),本來家里的一切都按自己喜歡的樣子布置,現在卻需要做出各種妥協(xié)……
你愿意接受這種變化、混亂和妥協(xié)嗎?
有很多人是不愿意的,所以竭盡全力地、幾十年如一日地,嘮叨著讓伴侶按自己偏好的方式做事,比如東西怎么放、孩子怎么帶。在這種控制中,吸引力不可避免地會逐漸凋亡。
另一個宇宙之所以迷人,就因為它是另一個宇宙,有自己的偏好和方式,如果你總在控制對方讓自己的方式來,變成自己生活中的一個零件,那么,那種“渴望跟另一個非常不同的獨立個體深度融合”的吸引力當然就消失了。
你越是你自己,是一個不一樣的獨立個體,對方就越覺得你迷人,就像我?guī)ьI的美的小組一位成員說的“我這段時間通過訓練,開始有了一些穩(wěn)定感,我對象反而對我有點性欲了。以前我太敞開、太流動,現在我學會了明確界限,更了解自己,他覺得我有了一種神秘感或者自我感,有時候他想跟我連結,就會有一種想攻破我的欲望”。
兩極與融合,就像橡皮筋,拉得越開,融合的時候越深刻與強烈。
很多人最覺得伴侶迷人的時候,正是遠遠看著對方在臺上演講、在獨自認真做事這樣的時刻,正是這個距離與空間感,讓我們得以看見,哇,這個人好棒啊,而不是“我的伴侶怎么又沒按我想要的方式來”。
單身與有伴,并沒有誰高誰低,只是不同的道路。
伴侶關系常常能觸發(fā)一些單身時觸發(fā)不到的痛點,帶來覺察與療愈的機會,而單身時擁有的空間感、可以投進工作、社群與世界的飽滿能量,也是伴侶關系中更不易擁有的。
我有很多生產力爆棚的女性朋友,都是單身,或者只有一些艷遇/短期無承諾的關系,很多是在結束一段不再合適的長期關系之后,終于有空間開啟與全力發(fā)展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業(yè),并在探索與不同人的性與親密中更加了解自己、愛自己、不斷成長。
陰性能量的常見誤區(qū),是相信她的覺悟必須依賴一個外在的男人;而陽性能量的常見誤區(qū),是以為他的覺悟并不需要、甚至最好完全避開陰性能量(不一定要是一位外在的女人,也可以是自己的陰性能量)。
單身并不悲慘,不是失敗,自愿單身可以非常精彩,而非自愿單身,也可以通過留出空間、放下控制等方式來改變。
而身處長期穩(wěn)定關系的人,也一樣可以有覺知地為自己和彼此的生命創(chuàng)造更多空間。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99312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68910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65665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7404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03526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