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長在我們的交流群討論孩子做事不自覺的問題,說孩子做什么都要家長提醒,尤其是做作業(yè)的時候??措娨曂骐娔X倒是很自覺,吃飯的時候都要一邊看一邊吃,家長怎么說都不聽,讓家長很是苦惱,他怎么就不能自覺點做正事呢?
相信很多家長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我們說,孩子在該做的事情上不自覺,反而對其他我們不允許的事情很上心,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自覺”并不是他自愿的,往往是因為家長或者老師這樣要求,他才表現出某種自覺,如果脫離了家長或老師的約束,孩子就表現得比較隨性了。
另外,孩子不自覺也有可能是爸爸媽媽的過度禁止導致的。越不允許他做,他就越渴望去做。孩子在看電視、玩游戲的時候,我們肯定是掐著時間的,有的家長甚至會一會兒提醒他一下,一會兒又提醒他一下,這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禁止”,原本孩子可以好好享受規(guī)定的時間,但是家長卻一直在打斷他,那孩子肯定是會有情緒的,于是到做正事的時候,就采取各種辦法來表達他的抗議:拖拉,磨蹭,不自覺。
那家長該怎么做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自覺性呢?
這里有幾個建議。
第一,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做法,給孩子自主權。每個不自覺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個愛嘮叨的家長。但是通常嘮叨只會增加孩子的負面情緒。家長嘮叨是希望孩子自覺一點,孩子厭煩嘮叨是希望自己能夠自主一點,他們期待爸爸媽媽的尊重,而不是事事被安排。
因此,如果孩子能夠承擔行為后果,那我們可以適當給孩子自主權,讓他去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一直在他耳邊提醒他該做什么。我們可以事先和孩子做好約定,什么事情怎么做,約定好之后讓孩子獨立完成。
第二,給孩子一些信任和鼓勵。孩子有時候并不能很好遵守約定,這時候我們要先了解他不能遵守約定的原因,聽聽他的想法,了解他的難處,和他平等地交流溝通。至少要認可孩子在管理自己的過程中做出的努力,也給他一些時間來做到更好,因為他不可能馬上變成一個非常自覺的人,這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
比如說,看到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有做得好的地方,哪怕只是一點的進步,我們也要去肯定孩子,如果約定好在晚上9點之前完成作業(yè),第一天是9點半才完成,第二天是9點20分完成,那我們可以跟孩子說:“你比昨天快了10分鐘哦,看到你進步了我很高興,你是怎么做到的?”
第三,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當我們說孩子不自覺的時候,我們自己是什么樣的呢?我們是不是也會拖延?要求孩子不玩手機,但是自己是不是整天手機不離手呢?當然,我們可以說“我這是在工作”,但在孩子看來,這就是雙重標準了,為什么你可以我不可以?
孩子就很難服從家長的指令。因此,如果你是孩子眼中自覺的家長,孩子自然而然能學習到你的自覺,耳濡目染就會發(fā)生改變,都不需要你整天提醒他。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46581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39815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0015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72762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36132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