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疫情已經(jīng)進入了第三個年頭。想必大家都已經(jīng)身心疲憊了吧。最近奧米克戎的強勢登陸,使得各地都有朋友被封控、隔離。在這種疲憊的狀態(tài)下,我們的身心健康都受到考驗。
“疫情”簡單的兩個字,卻帶給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影響:
● 反復的暴露在各種社交媒體上關(guān)于疫情的新聞和信息,這種時時推送無孔不入的信息會比傳統(tǒng)媒體更讓人焦慮。
特別是很多自媒體或者普通人的拍攝,視角給我們一種自己可能經(jīng)歷的恐懼,穿插著真真假假無法驗證的各種事件,高強度的負面新聞會讓人倍感沮喪和壓力。
●很多地方的封控隔離是要根據(jù)新篩查的結(jié)果確定,所以你得不到確切的解封消息,而反復的改變和失望讓你有了強烈的不確定性和失控感。
而生活失去了往常的節(jié)奏,作息的混亂、生活工作至今邊界的模糊,讓這種失控感更加強烈,你如同一個沒有錨的船,在海上一直飄蕩。
● 由于擔心感染,你會更加關(guān)注自己的身體狀況,乃至于任何細微的不舒適,進而感到恐慌,被拋棄和絕望。我們的身體其實有一半的時間都有一些小小的不適,絕大部分并不意味著疾病,但在對新冠的恐慌下,我們更加敏感,也會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 封閉隔絕的狀況也會讓你感到更加的孤獨,你的憤怒失望焦慮懷疑,沒有親身經(jīng)歷的朋友們根本無法設(shè)身處地的理解。這會讓你感到憤怒和無助,也可能惡化你和朋友們的關(guān)系。
● 在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時候你會對系統(tǒng)喪失信心,甚至產(chǎn)生憤怒的情緒。
● 如果你真的遭受了饑餓或者疾病的折磨,情況就會更糟糕,你的情緒甚至認知功能都會被影響。二戰(zhàn)期間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進行的饑餓實驗,證明了長期缺乏能量、營養(yǎng)嚴重不均衡時候的一系列影響,例如無法集中精力、暴躁易怒、情感麻木等。
叔本華說,人注定要徘徊在焦慮和厭倦這兩極之間。
這給了我們一個框架,來梳理一下疫情封控期間大家的心理狀況:
首先是看到消息后的焦慮和驚恐,對局勢的困惑,但心存僥幸覺得事情很快就能結(jié)束;
然后經(jīng)歷過數(shù)次的希望和失望的后,較為激烈的情緒就會產(chǎn)生,你會憤怒暴躁,發(fā)一頓脾氣后會變得抑郁沮喪;
漸漸的情緒變得麻木,感覺對什么都沒有興趣,你開始指望用別的東西來刺激你的情緒,會放縱自己做一些有可能傷害自己的行為(過度飲酒等);
接下來,這些負面的情緒就會拖垮你的身體,你開始沒有食欲,開始失眠,甚至會感受到身體上的疼痛不適。
那么,我們該怎么走出心理不適的狀態(tài)呢?我在這里給大家介紹四個心理學的技巧,或許對你有一些幫助。
01.用放松身體的方式緩解即刻的焦慮和恐慌。
有朋友在看到有防疫人員經(jīng)過、聽到救護車開過時就非常恐慌,如臨大敵,后面的放松技巧也許對你有幫助。
同時,我們需要盡可能地切斷讓你產(chǎn)生焦慮的源頭,所以放下手機,不要強迫性的去刷新社交媒體的消息。
起碼給自己設(shè)置一些時間和空間的邊界,比如睡前半小時不要看新聞,或者絕不躺在床上的時候看令人難過的報道。
McCann和Pearlman(1990)首次提出替代性創(chuàng)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的概念,用以形容雖然沒有親身經(jīng)歷,但聽到他人經(jīng)歷創(chuàng)傷性事件后感知到他人的痛苦,如同自己經(jīng)歷創(chuàng)傷一樣。
共情能力強、真誠地關(guān)心他人關(guān)心社會的人,更容易受到替代性創(chuàng)傷的影響。
而替代性創(chuàng)傷也在第五版的美國精神統(tǒng)計手冊診斷標準(DSM-V)創(chuàng)傷的相關(guān)診斷里有體現(xiàn),說替代性創(chuàng)傷和親身經(jīng)歷的創(chuàng)傷一樣可以引起符合臨床診斷的創(chuàng)傷相關(guān)心理問題,例如創(chuàng)傷后應激綜合障礙。
放松自己的練習
我們可以用下列方式專注于放松自己,將此時嚴重的情緒反應擊潰下去:
呼吸!嘗試一下4-5-6腹式呼吸法。也就是吸氣的時候默數(shù)1、2、3、4,屏住呼吸默數(shù)1、2、3、4、5,然后吐氣的同時默數(shù)1、2、3、4、5、6。
想象你把氣從鼻孔和嘴巴吸進肚子,用腹部肌肉做呼吸。
運動!可以試試用激烈的運動來耗竭悶在身體里的能量,試著做一段時間的蹲跳起等運動加快心率呼吸,直到自己累了。你會發(fā)現(xiàn)身體累了,情緒好些也沒那么激烈了。
冷水!可以嘗試用冷水降低身體溫度的方式來停下強烈情緒反應:找一個干凈的盆放一些涼水,屏住呼吸,把臉浸入冷水中,持續(xù)15到30秒。
這會使身體產(chǎn)生潛水反射,隨著心跳呼吸減慢,血流更多回到大腦,思緒也會隨之放緩,情緒自然就不那么激烈了。即使當時沒有辦法馬上找個盆接涼水,也可以找點冰水、冰塊、冰袋放在眼睛、臉頰、脖子、腋下,也同樣可以刺激產(chǎn)生潛水反射。
這也是一個睡前幫助自己減少反芻思維的方法。
02.盡可能地維持你的身體健康
保持自己的飲食睡眠規(guī)律。即使這受到了挑戰(zhàn),在物資可以滿足的狀況下要保證自己的飲食規(guī)律均衡、睡眠充足,才可以讓你有足夠的精力應對各種突發(fā)事件。
此外,適度運動也是對抗負面情緒的利器。
值得注意的是,請不要過度依賴物質(zhì)去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特別是煙酒這些對身體非常有害的物質(zhì)。
03.維持適度的社交和社會連接
雖然面對面交流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是朋友之間視頻一下,聊聊電影電視劇、游戲、家長里短等無關(guān)疫情的話題,也能緩解孤獨緊張的感覺。如果大家的境遇相同,一起吐槽一下,更是能讓你感覺有了支撐,不再覺得自己孤立無援。
同時,我也鼓勵你與信任的聊得來的朋友直接的談談疫情對自己的影響。
自我悲憫(Self-compassion)的概念告訴我們:將一個人的經(jīng)歷視為更大的人類經(jīng)歷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的,提醒自己所有的人生經(jīng)歷都必然是有缺陷和不完美的;提醒我們即使經(jīng)歷不同,彼此的情緒體驗也有很多相似的部分,可以幫我們彼此深度的連接,也更好的能應對來自無法控制的生活事件、以及個人缺陷或失敗的痛苦。
04.維持一定的精神獨立和意義感
在很多情況下,隔離的環(huán)境會讓我們漸漸喪失了自己的身份,不管是社會身份還是家庭身份。
有個網(wǎng)友在在評論里說每天被叫自己的房間號碼“1302下去做核酸”,久了開始覺得自己就是1302,而有忘了姓名的感覺。所以這個時刻,我們更需要提醒自己是誰,喜歡什么討厭什么,擅長什么習慣什么。
記住你和很多人、很多事情都有關(guān),而不只是采樣管里的那個樣本,陰性或陽性并不能定義你,就如同薪水不能定義你、考試成績不能定義你、PUA伴侶的挖苦諷刺更不能定義你。
我鼓勵你去積極的干一些事情,包括工作中屬于你的部分,更包含參與或創(chuàng)作一個新的項目,來感受屬于你的那份意義和價值。
即使現(xiàn)在手頭沒有事情,也可以寫寫畫畫,讓自己忙碌起來,每天保持工作的習慣和規(guī)律可以讓你對生活恢復一些掌控感。
我們的生活就是由自己能掌控的事情、部分能掌控的事情、和自己完全無法掌控的事情組成。如果你不能擺脫自己完全無法掌控的事情,就增加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吧!
如果你正感到壓力大,引起了失眠、焦慮、心煩意燥等困擾,自己嘗試了各種方法都沒有效果,想要尋求專業(yè)的幫助,怡禾心理治療師熊紅芳的42天失眠團體咨詢正在招募,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通過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團體咨詢跟個體咨詢都是不同形式的治療方式。個體咨詢到一定時候,可以引入團體咨詢做輔助。
團體中多角度,復雜的關(guān)系,會把人往前推動,剛好是深入和療愈自己的好機會。
參考資料
1.瑪莎·林納涵. DBT技巧訓練手冊[M]. 臺灣:張老師文化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15.
Frankl, V. E. (1985).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Simon and Schuster.
2.McCann, I. L., & Pearlman, L. A. (1990).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working with victims.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3(1), 131-149.
3.Neff, K. (2003). Self-compassion: 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a healthy attitude toward oneself. Self and identity, 2(2), 85-101.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47004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87089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9663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3718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51732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