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97国产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片无码视频不卡

社會時鐘是什么意思?
作者:子瑤 2021-12-06 18:02:20 心理百科

還有幾個月就又到春節(jié)啦!

除了家里的年夜飯和大紅包,還有一個春節(jié)話題也可謂是經(jīng)久不衰:家里人對我們?nèi)松媱澋年P心。無論在外面單身的多么瀟灑,回家之后還是難免面對來自七大姑八大姨的“友好問候”

談對象了嗎?

打算什么時候結婚呀?

買房了嗎?

工作找的怎么樣啦?

趁著年輕趕緊要一個吧!

趁著年輕趕緊要二胎吧!

于是,曾經(jīng)說好一起不婚的“戰(zhàn)友們”,在“到了結婚的年齡”時,也一個個邁入了婚姻的大門。而且我們也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樣的關心似乎沒有盡頭:當我們買入了婚姻的大門后,聚會餐桌上的話題僅僅是從“催婚”變成了“催生”….

其實不只是婚姻,我們每個人似乎都在被同一個巨大的時鐘推著走:18歲讀大學,22歲考研,25歲結婚,27歲有寶寶,30歲最好還要事業(yè)有成…一旦我們偏離了這個時鐘,在某個年齡沒有達成我們“需要”做到的成就,我們就會感覺到很失敗,于是很焦慮,感覺自己好像被落下了。

今天,我們就回頭看看這個正在推著我們往前奔跑的社會時鐘。

01、什么是社會時鐘 (Social Clock)?

社會時鐘最初由心理學家Neugarten提出。Neugarten認為,同一個集體的人們,會用一種共享的社會節(jié)奏來衡量自己的生活,比如什么時候應該結婚,什么時候應該找到第一份工作,而這種共享的社會節(jié)奏就是我們所說的社會時鐘。人們會本能的把自己的社會節(jié)奏與其他人來比較,從而確定自己是否處在一個“正確且準時的人生道路上”(Weiner, 2021)。

這種擔心“被落下”的心態(tài)可以用進化心理學來解釋:自古以來,對團體認同的渴望是根植在人類的基因里的,因為它具有極其實質(zhì)的生存意義。如果我們被團體接納,那么共享的食物和安全住所就會有我的一份;但如果被團體排斥,則意味著我們會在大自然里孤立無援,時刻面臨野獸的攻擊和饑餓的危險。于是,在進化的漫漫長路上,我們的大腦自定了一個目標:讓更多的人接受我們。

因此,現(xiàn)代人也會非常害怕被社會落下,或者與社會脫節(jié),其實都是“進化”的鍋。

02、為什么社會時鐘具有如此大的力量?

大概曾經(jīng)很多人都想要“活出自己的節(jié)奏”,但最后還是迫于各種壓力,接受了社會時鐘對他們的要求,并且按時完成每個時間段應該完成的各種人生大事。研究表明,與正?;蛟缬谏鐣r鐘的人們相比,那些晚于社會時鐘的人們通常會承擔更高的精神壓力,體驗更多的負面情感 (Rook, 1989)。

那么,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都在按照社會時鐘來生活?而社會時鐘為什么會對人們有這么大的影響呢?

社會時鐘是什么意思?

03、自尊的社會計量器理論 (Sociometer Theory)

Eisenberger曾在2011年做過一項實驗:研究人員在和參與者們互動時,會使用正面或負面的詞語形容參與者們,比如“你這個人很幽默”或者“你這個人很無趣”。然后,參與者們需要在每次評價后給自己當下的自尊程度打分。

結果發(fā)現(xiàn),在收到對方的負面評價后,參與者大腦中的負責處理負面信息的區(qū)域會活躍起來,并且會給自己打更低的分數(shù)。這便是社會計量器理論:來自他人和社會的認可就像一面鏡子,人們通過這一面“評價的鏡子”來確定自己的模樣,也就是人們賦予自己的自尊。因此,當我們收到來自周圍環(huán)境的負面評價時,我們對自己評價也會隨之降低,從而產(chǎn)生低自尊的感覺;反之亦然。

那么,社會計量器理論如何解釋社會時鐘對人們的巨大影響呢?

社會時鐘是什么意思?

當人們沒有與社會時鐘達成一致時,其實就是代表ta暫時背離了社會對人們的期待,來自親朋好友的、周圍人、乃至整個社會的負面評價就會隨之而來。我們開頭提到的催婚,其實就是一種負面評價的例子:別人的催婚會讓我們感覺自己沒有符合他人的期待,從而我們會把這種催促理解為一種負面的評價。

當這些負面評價和情緒會變成人們衡量自己的一面鏡子,從而把外界的評價投射到自己身上,并且認為這些評價確實反映了自己的缺點時,我們也就難免會產(chǎn)生更多的自我質(zhì)疑和自卑的感覺。

因此,為了減少或擺脫這種因為不符合社會期待而造成的低自尊感,人們傾向于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別人的認同和好感,追隨社會時鐘的步伐就是其中一種方式。當我們與他人的步伐一致時,我們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接受和認同,而這種正面的社會體驗會投射到人們的自尊計量器上,進而讓我們獲得更多的自我肯定與認同。

04、社會時鐘并不是人生標準答案

社會時鐘反映了一個文化集體對于每一個人生的基本期待。誠然,社會計量器理論似乎告訴我們一個很沮喪的事實:我們對他人的認同擁有本能的渴望,以此才能發(fā)展出自我肯定與認同。我們的大腦天生的就被設置成迎合社會的期待模式。

社會時鐘是什么意思?

最后,我們還是想要告訴大家,還有更多的心理研究表明,人們的自尊感也可以從自我認同中獲得。社會時鐘只是社會賦予每個人的人生指導手冊。如果我們想要追尋更有創(chuàng)意性的人生,又何必追隨著安穩(wěn),卻毫無新意的人生指導手冊來過完一生呢?作為飯飽衣足的現(xiàn)代人,我們早已不用過度擔心他人的認同是否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存,那不如拋開指導手冊,聽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聽聽自己的時鐘告訴我們,我們現(xiàn)在應該要做什么,我們應該要怎么做才能讓自己更快樂。

參考文獻

1. Weiner, J. (n.d.). The Social Clock: Dr jan weiner, ph.D.. Dr Jan Weiner REMAKE. Retrieved November 19, 2021, from https://www.drjanweiner.com/the-social-clock.

2. Eisenberger, N. I., Inagaki, T. K., Muscatell, K. A., Byrne Haltom, K. E., & Leary, M. R. (2011). The neural sociometer: brain mechanisms underlying state self-esteem.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3(11), 3448–3455. https://doi.org/10.1162/jocn_a_00027

3. Rook, K. S., Catalano, R., & Dooley, D. (1989). The timing of major life events: Effects of departing from the social clock.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7(2), 233-258. http://dx.doi.org/10.1007/BF00931009

4. Weiner, J. (2021). The Social Clock. https://www.drjanweiner.com/the-social-clock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最新測試

  • 職業(yè)價值觀正念原生家庭戀母情結產(chǎn)后抑郁智力測試外貌焦慮思維反芻社交恐懼癥情商治療師冥想社交恐懼桃花運容貌焦慮PUA心理效應恐懼心理回避型人格控制情緒邊緣性人格障礙心理咨詢師心理學家存在主義心理學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