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類型的人類抑郁癥是由壓力性生活事件引起的,而遭受這些壓力的易受傷害的個體可能會發(fā)展為臨床抑郁癥。在這方面,壓力可用于在嚙齒動物中誘發(fā)抑郁樣癥狀。一種經過充分驗證的動物模型是習得性的無助感,其中不可控制和不可預測的電擊壓力誘發(fā)了抑郁狀態(tài)。
在無法控制和不可避免的壓力下,例如暴露于不可避免的電擊之下,動物會發(fā)展為“無助”狀態(tài),這樣,當再次暴露于相同的電擊中時,它們現在具有輕松的逃生路線,它們要么會表現出更大的逃生能力延遲或完全無法逃脫。在經歷了一次或多次不可避免的休克后,即使隨后有機會逃脫,這些動物也會在隨后暴露于該環(huán)境中不動,也就是說,它們會形成“逃生障礙”。已顯示大鼠出現持續(xù)的變化,包括體重減輕、睡眠方式和HPA軸活動的改變。
在無助的動物中觀察到體重減輕、性欲降低、認知缺陷和睡眠改變。在大多數情況下,使用習得性無助的行為模型會使動物表現出類似抑郁的行為,就像人類患者在臨床上觀察到的那樣。
該模型的優(yōu)點在于:(1)模型動物表現出抑郁樣癥狀,基本上涵蓋了人類的抑郁癥發(fā)作,大多數急性癥狀可以在3至5天內被抗抑郁藥逆轉;(2)大鼠自主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引起的認知障礙與行為的相關性很明顯,為抑郁癥發(fā)作過程中神經回路的研究提供了模型。和(3)很容易研究遺傳變異的不同物種中對抑郁癥樣癥狀。
缺點如下:(1)該模型的抑郁持續(xù)時間短;(2)主觀標準對行為結果有很大影響;和(3)模型動物的不同物種具有不同的刺激反應。
習得性的無助模型對常用的抗抑郁藥具有選擇性和特異性的作用。因此,它適用于研究抑郁癥的病因,并用于抗抑郁藥的研究過程中。
具體的研究數據可以參見下面的文獻和視頻: Landgraf D, Long J, Der-Avakian A, Streets M, Welsh DK (2015) Dissociation of Learned Helplessness and Fear Conditioning in Mice: A Mouse Model of Depression.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99178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94549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9250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7697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86477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