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三人都出現(xiàn)了心理疾病。
該從哪位成員身上尋找突破口呢?
著名家庭治療師李維榕分享過一個奇特的家庭案例:
一對夫妻帶著兩個女兒來求助。
丈夫神經(jīng)衰弱,兩個女兒疑似有社交恐懼癥,不肯去上學。
兩姐妹小小年紀,還高度近視,戴著厚厚的鏡片,一家人都陷在一種莫名的焦慮中。
在治療現(xiàn)場,李維榕發(fā)現(xiàn),他們一家四口呈現(xiàn)出一種固定的模式:
夫妻二人一直不停說話,姐姐聽著他們如此說話,突然就哭了起來,一哭就揉眼睛,揉到眼睛紅腫,妹妹看到后,也跟著效仿。
看起來激烈的溝通,卻缺乏互動,每個人自說自話,像是一座孤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家里唯一一個看似「正?!沟钠拮?,后面幾次治療中也不再出現(xiàn)。
怎么辦?這個家庭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
后來通過溝通中孩子對母親的態(tài)度,治療師才發(fā)現(xiàn),這位不再出現(xiàn)的媽媽,似乎才是這個家庭模式的核心。
再深入挖掘,才了解到,原來這位媽媽從不出門,一整天都在家里躺著。
很顯然,她也是一位“病人”,但她自己從不求醫(yī),于是家人們開始用病癥來代她表達。
圍繞著這個不肯起床的媽媽,大家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位置。
想要解開糾纏著這個家庭的隱秘枷鎖,并不是單獨去看誰有問題,糾正誰的問題,而是通過“打亂”這個家庭現(xiàn)有的位置,給關系重新注入活力。
沒有真正糟糕的家庭,只有需要調整的關系
一提起家庭,很多人都忍不住想控訴自己的父母。
被情感忽視、言語打壓,父母種種不可理喻的言行,深深影響著整個家庭的和諧,以至于我們可能忍不住想:要是爸媽能夠改變,也許一切就不一樣了。
但是想要他們改變,可能性實在很低,所以很多人成年之后選擇疏遠家庭,因為不再抱有希望。
而從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的角度來看,一切并沒有那么糟糕。
甚至一個看似問題叢生且無解的家庭,也可以是“正?!钡?。
家庭治療師格溫·丹尼爾認為,借由“重新框視”,我們將把問題從固有的框架中抽離,從而獲得新的解決方法。
重新框視是指,改變一件事被看待時固有的觀念、情緒或視角。
我們通常認為,發(fā)生在家庭里的癥結,要么是家長有問題,要么是孩子有問題,總之,通過解決有問題的某人,來讓一切恢復正常。
但這個做法,并不總是起效——只從單一視角切入找問題,你會失去對家庭系統(tǒng)整體的了解。
借由“重新框視”,我們看到問題在家庭中發(fā)揮著什么樣的作用。
就好像上述的案例中,一家四口人,看起來每個人都有心事。
實際上,孩子的社恐和眼睛問題,正是被媽媽“制造”出來的,而媽媽的問題,則是被她的伴侶“制造”出來的。
原來,孩子出生之后,夫妻之間不再有性生活,丈夫又把所有的關注都給了孩子,妻子多次暗示索愛無果后,用終日躺著的病態(tài)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借此希望得到丈夫的關心。
孩子為什么會有沒來由的眼疾?
一方面,眼疾起到了搭建父母之間溝通橋梁的作用;另一方面,媽媽隱晦的欲望,并不想讓孩子們“看”到。
看似是問題,其實是維系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的必然。
格溫·丹尼爾借用一組海馬掛飾,說明了這種現(xiàn)象:
靜止的時候,大家會以為,每個海馬都是各自獨立的,而當你輕輕觸動其中一個海馬,其他海馬也就跟著運動,這種影響是相互的。
試想一下,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
在多子女家庭中,一個受疼愛的孩子,往往會給其他孩子造成影響;
當家里有了新成員,比如我們有了孩子之后,會發(fā)現(xiàn)和父母、伴侶的關系也發(fā)生了改變;
部門里有人離職,多半會帶來其他人情緒和工作上的變化…
小到家庭,大到國家社會,系統(tǒng)無處不在。
在系統(tǒng)里,我們都如同海馬掛飾,彼此影響著,也深受系統(tǒng)的動力驅使著去行動。
可以說,不了解系統(tǒng),缺乏系統(tǒng)思維,我們將很難真正洞察關系。
系統(tǒng)思維能給到你:
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認識你的家庭、職場等等系統(tǒng);
了解系統(tǒng)中的人是如何彼此影響,學習從系統(tǒng)的視角去剖析癥狀。
想要學習系統(tǒng)思維,掌握從系統(tǒng)出發(fā)來調整關系的方法,那么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技術是很好的選擇。
它不僅適用于咨詢師更好地去理解與治療家庭中的癥狀,也適用于普通人幫助自己更好地在各種系統(tǒng)中與人相處,收獲平和安然的關系。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50454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1472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9877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11890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36771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