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似是與爸媽分離的,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是同一屋檐下,一個家庭結構是否穩(wěn)定,夫妻之間是否相愛,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就算孩子可能從父親或母親那得到各種的關愛,可在扭曲的夫妻關系下,孩子幾乎不會認可這種單邊的愛。所以,想要培養(yǎng)出個好孩子,就要先搞好你們的夫妻關系哦!
爸媽恩愛→孩子性格健康開朗
爸媽恩愛、夫妻關系和睦的家庭,能給孩子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這類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平和、開朗、不輕易動粗,由于父母關系很好,孩子也會對婚姻產生美好的感覺和向往,長大后能有健康的異性戀。
爸媽感情淡薄→孩子任性自私
爸媽感情淡薄,兩個人常常靠通過孩子來交流或維系家庭,就是人們常說的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在父母關系的作用下,孩子被過多關注或干涉,性格會變得任性和自私。
強勢媽懦弱爸→男孩子膽小、自卑、懦弱
由于爸爸軟弱,大權旁落給母親,在這個家庭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之后,母親就會變得日益強悍甚至說一不二。孩子總會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認同,女兒會向強悍的母親認同,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強悍的女兒,兒子就會變成沒有擔當的懦弱、自卑的兒子。
爸媽過早離異→孩子冷漠 、沒安全感
很多從不幸婚姻中解脫的夫妻,疏忽了最重要的一點,永遠無法從中解脫的是孩子。他們內心的創(chuàng)傷往往終生難以平復,他們的擔憂感、不安全感、恐懼感也許永遠無法醫(yī)治。生活在離異家庭中的孩子,更易發(fā)生犯罪和焦慮、抑郁、敵對、報復、冷漠等心理障礙問題。
爸媽愛相互指責→孩子敏感、愛找借口、執(zhí)拗
爸媽喜歡相互指責,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處世方式。特別是當夫妻雙方有爭論時,更容易對著孩子說另一方的不是。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以后對爸媽都不會尊重。一方攻擊另一方,想借此讓孩子對另一方不滿,最后帶給孩子的只是傷害。
爸媽愛打架→孩子喜歡暴力、脾氣暴躁
父母吵架對成人而言是很平常、能理解的,但對孩子而言,卻是天塌下來了,他的安全感會受到很大沖擊。與此同時,孩子也會由于耳濡目染變得喜歡暴力、脾氣暴躁,像父母一樣大吼大叫。
一個孩子的成長是生物遺傳和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結果,不良的環(huán)境生活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有些創(chuàng)傷終身難以愈合。好的夫妻關系,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必須。如果父母不能向幼兒提供穩(wěn)定、溫和、有秩序、責任明確、規(guī)則統(tǒng)一的關愛,幼兒就會缺乏安全感。
和諧的夫妻關系,能夠教會孩子如何與他人互動,孩子自然知道分歧如何解決,問題如何進行協(xié)商,以及在保證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做決定,這些都是父母為孩子提供了最真實的案例。
夫妻不和,經常吵架,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一、孩子會產生恐懼心理
夫妻關系差,往往會發(fā)生互不信任,經常爭吵、諷刺、截斷,有的還會有暴力行為出現。這些場面的出現,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活,使孩子感到失去可依戀的對象。特別是父母發(fā)生激烈的沖突時,其聲音和神態(tài)都使孩子的情緒受到強烈的沖擊,自然會產生消極情緒,如恐懼,悲傷,無助感等性格扭曲現象。
二、孩子會產生被拋棄心理
一般夫妻發(fā)生別扭,對孩子的請求或哭喊,往往是聽而不聞,孩子會以為父母不要自己了,倍感傷心和無助。同時,看到自己最信賴的人之間也針鋒相對,就會感覺孤獨和自卑,對他人通常持有不信任、嫉妒、傲慢甚至仇恨和敵視的態(tài)度,行為上也容易出現逃避、退縮或攻擊性行為,對外界喪失興趣,較難建立良好人際關系。
三、孩子會產生自卑心理
雖然孩子小,但從夫妻關系差的家庭氣氛中,以及從父母的神態(tài)中可以敏銳地察覺到,自己的父母和其他小朋友的父母不一樣,長期在此不良情緒的壓抑下,感覺自己是和別的孩子不一樣。這樣,孩子在性格上趨于不穩(wěn)定、內向、壓抑,感情上較為冷漠和孤僻、自卑,表面上想逃離和躲避,但內心又渴望關愛。
四、孩子會產生猜疑和不信任心理
由于孩子自卑和敏感,對生活中的許多小事就比較在意。用戒備心理對待周圍情況,明顯表現出一種姿態(tài)自衛(wèi)、對他人缺乏信任、為人刻薄、脾氣暴躁,不愿意聽到對自己不利的信息,甚至對別人的好意也會產生誤解和挑剔。有些心重的孩子,由此還會產生之所以父母不和的原因,都是因為自己造成的。
五、孩子會產生報復心理
夫妻不和時,父母的焦點多在互相雙方身上,對孩子的關注自然減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如果經常處在這種環(huán)境中,他們就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當哭鬧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就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來,比如打人、故意生病等,嚴重的時候,甚至會成心傷害自己。
六、孩子會產生補償心理
夫妻關系失調時,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忽視,由于其內心充滿對關注的期待,所以容易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中,同時也會對真心關心他們的人,產生依戀的情感。孩子渴望長大,以為可以擺脫一切。于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就會到家庭之外尋求情感慰藉,發(fā)生性關系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七、孩子會產生兩難心理
父母在爭執(zhí)過程中,有時候想利用孩子的支持來反對另一方,在孩子面前訴說另一方的錯誤。這等于把孩子卷入了家長的戰(zhàn)爭之中,使其在忠于父親,還是投入母親懷抱之間,感到不知所措和煩惱、焦慮。因為對孩子而言,父母都是他們最親密的人,讓孩子放棄一個,這是其所不愿意的。
八、孩子會產生攻擊性行為
夫妻吵架往往會喪失理智,指責對方的弱點和缺陷,許多不該說的話會脫口而出。幼兒的模仿能力非常強,父母吵架時的神態(tài)、語氣語調、用語他們都有可能學到。孩子自然在同伴交往過程中,按照父母的行為方式進行模仿,也使孩子誤以為吵架、打架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從而不能真正學會有效的辦法解決沖突。
嬰幼兒期父母的影響,對孩子以后的人格發(fā)展具有不可逆轉的作用。家長都希望孩子有良好品格、健康身體和健康心理,以及一個美好前途。但真想讓孩子獲得這些,好的夫妻關系是核心基礎,也是家長能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是一份足以讓你的孩子享用一生的禮物。要知道,家庭和睦的人,才是世界最幸福的人。
文章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易讀心理網站只做知識傳播用途。因無法獲知版權者聯(lián)系方式,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09162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50917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59454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94917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97214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