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97国产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片无码视频不卡

批判性思維如何養(yǎng)成?
作者:李悅 2020-11-01 10:50:19 心理百科

思維訓練,是自己跟自己的對話。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是任何從事教育領域研究、學習和工作的人都不可避免的一個核心概念。在中國,教育的傳統(tǒng)思路一直是基于書本和老師的由上至下灌輸,書本和老師在課堂上有著近乎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這一傳統(tǒng)價值固然產生了尊重知識、尊重教師職業(yè)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但于此同時也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某種程度上壓抑了人的思維和個性。

與此截然不同,西方教育(請允許我在本文使用這個寬泛、模糊的概念)的核心價值則是圍繞“批判性思維”建立的,書本和老師仍然是知識的重要來源,但學習者的個體獨立思辨(Independent Thinking)被擺在了教育的主體地位上。

那么,究竟什么是“批判性思維”?

從字面上看,很容易理解,即“批判性地思考問題”,但在中文語境下我們很容易把關注點放在“批判”兩個字上(因為“思考問題”本身并沒有什么爭議),然后把“批判性”約等于“批評”,即對于任何接收到的信息都采用批評的態(tài)度,再由此態(tài)度得出結論。

這個錯誤的關鍵是忽視了“批判”一詞中“判”,即評判的含義。事實上,批判性思維更完整的含義是對信息做出清晰的、理由充分的(reasoned)判斷和評價(judgment),是一個嚴謹的思考方式和過程,而非批評、否定或對立的立場。它是一種理性的思維方式,而非預設的態(tài)度和立場--后者通常都是感性的。

因此,“批判性思維”的核心就是理性的存疑加上邏輯嚴謹的判斷和論證。如前所述,這一思考方式是在中國教育體制下成長的學生普遍缺乏的,也是中西方教育最本質的一個差異。它成為很多西方背景的教師在中國從教過程中普遍認為的最大教學障礙,也是中國留學生初到歐美留學所遇到的學習上的最大不適之一。

批判性思維如何養(yǎng)成?

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yǎng)?

一個好的起點是,養(yǎng)成對問題存疑的習慣。這里面有兩個發(fā)問技巧可以幫助養(yǎng)成這個習慣:一是“真是這樣嗎?”,二是“為什么是這樣?”。比如說,我們常聽說西方的孩子比中國的孩子幸福,作業(yè)少,學習壓力小。我們便可以這樣發(fā)問:“真的是這樣嗎”,或者“為什么西方的孩子會比中國孩子壓力小”。

當然,正如前面所說,批判性思維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態(tài)度或立場,是一套完整的思維方式,我們不能停留在質疑本身,而是要理性地探究。在這一思考方式的第二步,我們可以質疑信息的來源。在我上面例子中“真的是這樣嗎”的發(fā)問之后,可以繼續(xù)質疑:這個判斷是誰說的?它的來源是哪里?比如,是學生說的?家長說的?新聞聯播說的?還是英國廣播電臺(BBC)說的?我們生活中的大量經驗告訴我們,很多時候,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消息,在不同人口中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那么,我們如何判斷?

該怎么思考?在批判性思維的過程中,當你質疑信息來源之后,通常的下一步可以是,試著去找一些不同的消息來源,看看對同一問題有沒有不同的說法。在我們討論的這個例子中,如果你是從身邊的同學、老師們那里獲得的信息,那么就試著去找找西方國家的學生和老師們是怎么說的,或者英美國家的媒體、網站、論壇有沒有對這個問題的討論,看看他們自己是不是覺得自己比別國孩子幸福、學業(yè)壓力小。

質疑信息來源的另一種方式是質疑消息源的可信度,這種方式尤其適用于在你已經找到不同消息源的不同觀點、不同結論之后。比如,我們通常覺得紐約時報的評論性文章比較有參考價值,而小區(qū)賣報紙的王大爺和鄰居張叔叔的同事、朋友、家人口口相傳的消息可能只是人云亦云的飯后談資。

批判性思維的另一種發(fā)問方式是“為什么是這樣?”。這個發(fā)問的根本出發(fā)點是質疑邏輯思維的嚴謹性,即一個信息、“事實”或結論是怎么得出的。

我們繼續(xù)以上面的例子來探討。西方的孩子比中國的孩子幸福,那么,為什么呢?他們?yōu)槭裁幢任覀冃腋??我們常見的說法是,家長對孩子比較寬容,或者家長和老師不給孩子很大的作業(yè)壓力。那么,為什么他們的家長比較寬容?為什么不給孩子作業(yè)壓力?學習不重要么?這個問題我們常見的答案有很多,有人說西方社會更注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學習只是一部分。那么,他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觀念呢?又或者,有人說,高強度的學習不利于成長期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歐美很多學校下午3點就放學,也沒有很多作業(yè),家長們也不會像中國的家長那樣放了學、周末還給孩子們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把孩子的生活填滿。那么,他們?yōu)槭裁床涣舳帱c作業(yè)?為什么不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他們不是注重孩子全面發(fā)展嗎?當然,更關鍵的問題是,他們真的是上面所說的這樣的嗎?

事實上,并非如此。以英國為例,中小學生的學業(yè)幸福感并沒有想象中高。在一項對發(fā)達國家(OECD成員國)中學生的調查中,英國學生在學業(yè)滿足感一項中的得分倒數第二,僅次于美國。在該調查報告公布之后,英國幾家主流媒體的進一步調查顯示,有60%多的英國家長反映孩子在學校的學業(yè)壓力大,大量學生反映自己在學校除了學業(yè)困難,還要遭受同伴欺凌(bullying)和同輩群體壓力(比如攀比等)。這看上去跟中國學校的狀況并無兩樣。

另外,稍微有些經濟條件的家庭,也都會在學校學習之余,竭盡能力地從孩子去參加各類興趣小組和學習班,廣泛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和素質,在這方面他們跟中國家長也沒有太大區(qū)別。以一個普通中產家庭孩子為例,下午3點多放學,參加1個興趣小組和1個體育項目的訓練,回到家基本上也要7點多,通常還有1個小時的學校作業(yè)要做,那么這個時候還有多少時間留給他體驗傳說中比中國孩子更多的“幸福生活”呢?事實上,西方國家的孩子并不必然比中國的孩子幸福多少,也不見得少吃多少苦,只是幸福和辛苦的定義和方式可能不同罷了。

但是,當然,真是這樣嗎?

后記:批判性思維有一整套嚴謹的學術論證,這里出于篇幅和實用性考慮,只從最基本的層面進行討論。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最新測試

  • 反社會人格恐懼癥智商測試心理治療原生家庭咨詢師正念心理健康測試依賴型人格產后抑郁思維反芻恐懼心理叛逆期心理學家心理健康聊天情商測試負面情緒桃花運俄狄浦斯情結綠帽弗洛伊德外貌焦慮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