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馬利翁效應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社會心理效應,指的是人們基于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待,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待的特性,從而導致對該情境的知覺內容發(fā)生變化。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在生活中正確的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呢?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的了解一下皮格馬利翁效應吧。
簡單的來說,就是當一個人相信一件事會發(fā)生的時候,這件事就更容易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當我們把某件事情看得越重要,它就越容易實現(xiàn)。這其實就是一個心理學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
一、什么是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善雕刻,他因愛慕虛榮,受到懲罰,被判處每天用象牙雕刻一個少女。但是最后他的真誠感動了愛神阿佛洛狄特,所以愛神阿佛洛狄特賜給這個雕像生命,并讓她成為王子的新娘。這個傳說告訴我們:只要滿懷信心,事情就有成功的可能。這種信念最后被稱為“皮格瑪利翁式信仰”。后來有心理學家將這種信念總結為“期望定律”,即:人心中怎么想,就會怎么做。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把自己想要得到的結果歸功于自己,認為只要努力就能獲得。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在很多時候,你越是相信什么,就越容易得到什么。比如:當你堅信一件事情能夠做到,那么你就更有可能把它做好。這中現(xiàn)象也是著名的“皮格馬立翁現(xiàn)象”。
二、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
這是因為人的大腦存在一種叫做“自我實現(xiàn)的預言系統(tǒng)”,這個大腦中的系統(tǒng)會通過你的行為、態(tài)度和語言,來塑造未來的結果。所以,如果你非常相信自己,那么你就會越來越自信,從而變得更有能力,最終也會收獲到更多的回報。因此,“期望定律”也被稱為:吸引力法則。
以上介紹就是對皮格馬利翁效應的解釋。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要相信自己可以完成,然后積極努力的去做不斷的給自己加油打氣,就一定可以完成這件事。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68943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40844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00548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4153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495055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