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演員劉敏濤唱的一首《紅色高跟鞋》讓她火得一塌糊涂。
劉敏濤唱歌時表情如癡如醉、瀟灑自如,豐富的表情包讓她瞬間收獲三千萬點擊量,直接登上熱搜。
可能誰都沒想到,舞臺上如此灑脫的劉敏濤,生活中卻是一位經歷過不幸婚姻的單親媽媽。
劉敏濤離婚七年雖不乏追求者,但至今單身,只因女兒說了句:“你可以找別人,但不能生孩子?!?/p>
原來,父母分開后,本來允諾每周六來看望她的爸爸卻從不出現(xiàn),媽媽劉敏濤復出拍戲后又不能像以前一樣天天陪在女兒身邊,這讓本來被爸媽寵愛的女兒心中充滿了失落。
每當劉敏濤因為拍戲要出差,女兒就會問道:“媽媽,為什么你是個演員?”
只有劉敏濤心中明白女兒的潛臺詞:“媽媽,你為什么又要走了”,無不透露著女兒心中的失望。
不想讓媽媽再生孩子,對于劉敏濤那個內心敏感、性格有些脆弱的女兒來說,或許只是想在已經失去了父愛的情況下,獨享僅剩的母愛。
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周遭的一切或許都讓他既陌生、又害怕。
但當有了父母溫暖的懷抱,孩子就似乎有了力量,邁出自己踉踉蹌蹌的步子,跨過時不時出現(xiàn)的磕絆。
圖片來源:unsplash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的離異,不僅僅代表著往日父母對自己疼愛的景象可能不復存在。
更代表著當他張開雙臂想要擁抱時,卻再也等不來曾經最期待的那兩個熟悉又溫暖的味道,而這曾經是孩子能夠一點點長大的最大動力。
如果離婚后的父母還能持續(xù)把自己的關愛輸送給孩子,不那么冷漠,不那么疏離,那么孩子的成長想必就是另一番景象。
父母離異,真正讓孩子受傷的并不是離婚本身,而是離婚后父母態(tài)度上的轉變。
父母的針鋒相對,是孩子心中最大的恐懼
泰國公益動畫短片《吵架的父母》,讓我們從孩子的第一視角看到,在孩子心中,父母吵架猶如恐怖片上演。
短片的開頭,正在聽媽媽講恐怖故事的女兒,有些害怕地縮成一團,依偎在媽媽的腿上,突然樓下傳來了砰一下的關門聲。
媽媽下樓查看,不久女兒便聽到了爭吵的聲音。
女兒小心翼翼地走出黑漆漆的臥室來到樓下,躲在柜子后面偷偷望向客廳,卻出現(xiàn)了讓她十分害怕的一幕。
只見爸爸用力的把媽媽推倒,媽媽好不容易站起身來,卻被爸爸一個大巴掌再次呼倒。
突然間,爸爸媽媽變成了面目十分猙獰的怪物,上串下跳地廝打起來。
女兒被這恐怖的一幕嚇得癱坐在地上,卻被變成怪物的媽媽發(fā)現(xiàn)。
女兒用盡全力的逃跑,即使躲進了臥室,最終還是沒有躲過怪物爸媽的追逐,女兒的尖叫聲劃破了黑夜的寧靜,聽起來讓人心碎。
昔日眼中的父母,竟然變成了孩子眼中的怪物,足以見得,父母間的吵架和廝打對于孩子來說是多么的恐怖。
孩子不斷地想逃離猙獰不堪的父母,卻怎么也逃不走。最終留給孩子的,只有揮之不去的陰影和他內心無比痛苦的吶喊。
看著自己最愛的兩個人反目成仇,孩子從害怕到逃離,再到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傷害,這該是多么痛苦的過程。
吵架對孩子的傷害就已經如此嚴重了,更不要說那些離婚時相互仇視的父母了,他們在孩子的眼中更恐怖。
在孩子看來,父母此時不再是最親最愛的人,而是像怪獸一樣,讓孩子想要逃避。
夫妻離婚,卻依然是愛孩子的父母
電影《少年時代》講述了一對同樣面對父母離異,卻依然擁有陽光人生的姐弟。
和那些父母因離異而反目成仇的家庭不同,在父母分開后,姐弟倆和父母的相處依然能夠其樂融融。
每當父親來探望,都會帶姐弟倆出去玩上一整天,他們會逛植物園、打橄欖球、看棒球賽、唱歌、露營。
一天,父親突然對他倆說,他不再希望自己的出現(xiàn)只是例行公事,他更希望聽到他倆來自內心深處的快樂、難過,甚至是對他人的吐槽。
于是,父親和孩子的相處更深入了。
姐弟倆不同的人生階段,總有來自父親的提醒。
父親的生活里,也充滿著姐弟倆開心或者難過的小秘密。
盡管姐弟倆的母親再婚了兩次,但對他倆的愛卻依然不減。
母親并不因為夫妻離異,就更加溺愛孩子。
她會巧妙地化解姐弟倆對玩具的爭奪,她還會教他倆在搬家時打包自己的行李,粉刷自家的墻壁。
她時常教育姐姐該怎么保護關心弟弟,也經常叮囑弟弟該怎么尊重姐姐。
母親始終在教孩子如何長大,為了給他們更好的經濟條件和更好的表率,母親甚至還半工半讀考上了研究生,當上了大學老師。
姐弟倆的父母雖然分開了,但卻總能盡力為他倆制造成長中的美好回憶。在弟弟高中畢業(yè)時,父母還特意一起為他辦了畢業(yè)PARTY,重要的時刻,作為父母他們從未缺席。
從這兩個姐弟倆身上,絲毫看不到父母離異帶來的不良影響。
父母離異,雖然會對孩子造成不小的影響,但真正帶給孩子傷害的并不是離婚本身,而是父母在后續(xù)和孩子們相處時,對待互相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
對于孩子來說,只是希望父母的愛依然能在他身邊。父母能不再吵架、不再互相怨恨,用良好的心態(tài)參與到孩子接下來的生活中,就能將離異帶給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離婚的傷害,應該用更多的愛去彌補
父母的離異,只代表著他們不再是夫妻。夫妻可以離婚,然而父母子女無法“離分”,即便父母不再有感情,也完全不將他們和孩子的關系就此斷開,他們依然是也永遠是父子、母子。
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應該將兩人紛爭的戰(zhàn)火蔓延到孩子身上。
電視劇《遇見幸福》 里,蔣欣飾演的甄開放因為丈夫出軌憤然離婚。
剛離婚時的甄開放恨極了前夫。
因為前夫需要她每個月出示一千塊的發(fā)票才給她撫養(yǎng)費。這讓沒了存款又丟掉工作的甄開放過得異常辛苦。
甄開放也因此總找借口,不讓前夫和女兒相見,女兒不懂其中的原由,卻因為想爸爸經??摁[。
甄開放和前夫的僵持,卻在她遇見司問渠之后有了轉機。
司問渠因為父親早早離開自己,缺少父愛的他成年之后對婚姻十分的恐懼。
甄開放擔心,夫妻兩人的僵持,也會導致女兒今后心理的不健康,于是甄開放主動和前夫和解了。
她對前夫說:“雖然我們的婚姻失敗了,可孩子的父母都在,不該讓孩子缺失父愛?!?/p>
正是甄開放和前夫態(tài)度上的改變,讓女兒一步步走出了他們離婚的陰霾,重新變回了快樂的小姑娘。
離異之后,父母雙方心中的傷痛大都一時無法愈合,不管有多少怨恨、憤慨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這不代表著,父母該把這些憤怒隨意發(fā)泄在孩子身上,畢竟孩子是最無辜的。
對于孩子來說,本就經歷了最親近的人相互分離的痛苦,如果還要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母變成面目猙獰的人,那么關于家僅剩的美好記憶或許都將破碎。
不管父母的關系如何變化,都不應該代表著他們和孩子的親情就此割舍,他們是孩子爸爸媽媽的事實永遠都不會改變。
父母即使離異后不能像往常一樣時時刻刻在孩子身邊,但還是應該傾盡所能繼續(xù)愛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最需要他們的時候,及時給予孩子愛的呼應。
只要父母的愛還在,孩子成長的路就不會孤單。
孩子是父母曾經愛的見證,無論何時,請尊重曾經愛過的人,珍惜這份曾經擁有過的美好。
也請把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看得比任何(前)夫妻關系權利爭奪更重要,這也許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最智慧的愛。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33544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632341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29478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6369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787083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