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最近有一位女士找我咨詢,她是在公眾號后臺留言說不會教育孩子,能否幫忙解決,我讓她加了微信之后問她具體情況,她開始跟我訴說她的不幸:孩子的爸爸好幾個月不回家,生完孩子之后老公天天在外玩,婆婆天天不管做飯,所以從坐月子開始就拿孩子撒氣。她也看了一些心理學的東西,知道這樣會毀了孩子,想改變自己,可是就是不知道怎么辦,然后開始講她更多的不幸:從小被送養(yǎng),現(xiàn)在條件很差,一身的病,天天靠藥維持生命,跟孩子租住在一間沒有窗戶的房子里,一個月掙很少的錢,大部分用來買藥,老公也不管,也不理解我,覺得很不公平,看不到希望……
并且發(fā)了一張照片:滿臉流著淚,看起來苦難深重。
其實,碰到這樣的咨詢者,我也會感覺到很無力,因為他們不可能承擔得起心理咨詢的費用,即使我發(fā)善心免費幫她,也要花很長時間讓她走出來,因為她完全把自己置于一個“受害者”的角色里,把自己當成一個弱者,一個可憐的人、需要幫助的人,所以我無論再怎么幫她,她也會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像祥林嫂一樣,不斷地傾訴她的苦難,自己如何可憐,沒人管,所以我跟她說:如果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理解你,沒有一個人幫助你,你會怎樣?她說會絕望!我很無語。只好最后告訴她:如果你想活下去,就得靠自己。
故事二:
今天偶然聽到田樸珺的一個演講,她講到她的小時候,爸爸對她非常嚴肅,從來沒有抱過她,連她撒嬌都不允許,一次她偶然機會,聽到爸爸跟媽媽說,他做夢都想要一個男孩,旁邊的媽媽一句話都沒有說,她聽了非常的傷心,哭著走了出去,一個人哭了好久好久,然后她在內(nèi)心暗暗發(fā)誓:這輩子一定不靠男人,這輩子一定要比男人強!
若干年后她有了她成功的事業(yè)和精彩的人生。一次她開車拉著她的爸爸,她爸爸跟她說:我現(xiàn)在幸福感挺強的,周圍很多朋友有兒子的現(xiàn)在還啃老呢,我覺得我的女兒他們的兒子都強……她眼淚瞬間流了下來,她等這句話等了30年……
這兩個故事引起我深深的思考:太多人的生命早期都難免經(jīng)歷過一些傷害甚至創(chuàng)傷,只不過是程度問題,但是同樣經(jīng)歷創(chuàng)傷,比第一個故事中主人公的經(jīng)歷苦難數(shù)倍的人,大有人在,但是每個人接下來的生命軌跡卻不盡相同,為什么呢?就取決于經(jīng)歷創(chuàng)傷之后,哭過之后,內(nèi)心產(chǎn)生的那個決定,是的,決定!
你被拋棄了,沒有人愛你,父母整天吵架,爸爸整天否定你……,但是接下來你可以決定怎么做,就看你的選擇,你是選擇做一個受害者、做一個弱者、做一個需要別人可憐的和幫助的人,還是要自強自立,努力創(chuàng)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其實,我過往也是如同故事一中的主人公一樣,把自己當成一個需要被別人憐憫的可憐蟲,一直扮演一個弱者,一個受害者,結(jié)果就是把自己過得非常的不堪,生活質(zhì)量很低,內(nèi)心充滿了自卑,但好在我還有一些自救的意識,也攢了一些錢通過學習心靈成長來讓自己走出痛苦,改變自己,才開始意識到:我的人生是我自己決定的,這樣才找回了自己的力量,開始努力奮斗。
我做過的很多案例里面,基本就是會有這樣兩種情況:一種產(chǎn)生的認知就是負面的,把自己弄成一個受害者,一個可憐的弱者;另外一種就是努力拼搏,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強者。雖然第二種情況的人內(nèi)心也會有一些創(chuàng)傷,但最起碼他們的人生是有尊嚴的,而且他們更容易從痛苦里面走出來,而第一種往往很長時間沉浸在受害者角色里面。
所以我也觀察到,來尋求心理咨詢的人群里,有些人真的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改變還是很少,還是那么多的哀怨,總是走不出來;而有的人很快可以成長,能夠很快走出痛苦,很快成長的人那個信念往往是正面的,這個所謂的正面信念的核心就是“為自己的生命負責”,靠自己,自強自立創(chuàng)造自己的命運,而做一個受害者則是完全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別人,別人愛我,我就好過一點,別人不愛我,我就很痛苦。
有一句話叫:痛苦無法避免,但苦難可以選擇。
所以,命由我造,你決定讓自己過一個怎樣的人生呢?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94456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6006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03786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65589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24340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