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厭成禍,累惡為災。
把一切的禍因歸罪于生活的不公,把負面的情緒一股腦的倒給政府的“無為”,再把生存的艱難推給社會的針對,終以“報復社會”四個字輕飄飄的帶走21人的生命,能做出這種不可理喻之事的人只有一個名字——懦夫。
剛剛與家長揮手告別的考生,滿眼都是對未來的期待,對美好的向往;收拾好心情,微笑面對忙碌而充實的工作生活的公司職員,心里惦念著每月的全勤獎;牙牙學語年紀,懵懂無知的嬰孩在母親溫暖的臂彎里香甜入夢··堪稱美好的平靜卻陡然在一個眨眼間被敲擊了個粉碎。
路人的驚呼,墜湖的聲響,行人劫后余生的慶幸,世界突然變的喧鬧,而對于無辜遭受劫難的乘客而言這世界卻又安靜的過分,入耳的只有水泡炸裂的聲響,以及死神逼近的兆音。
這一念之間的懦夫行徑,在引起全社會共同關注,眾人紛紛表示悲痛的時候,實際上中傷的卻是那些不可置信,不愿相信,絕望至極,卻又無奈之至的遇難者家屬。
夢中驚醒身旁再沒有人投來關切的目光,原本溫暖的雙人床留下了一半的冰冷;手握凝聚孩子苦心努力12年的成績單,卻只有語文一欄填上了分數(shù),融滿愛意的溫熱牛奶再無人品味;剛會走路的孩子到門前迎接父親的歸家,迎來的卻是一張病危通知單,熟悉的身影湮滅不見。
我不知道在司機飲酒仍坐上駕駛座的瞬間有沒有想到家中老母擔憂的目光,也不知道蓄意讓公交失控的一刻有沒有想到曾經(jīng)與妻子的幸福時光,或許有,或許無,可最終都被那積攢已久的對社會的恨意掩蓋。
一個人生活的不幸,讓21個家庭的殘缺買單。魯迅有言,“強者發(fā)怒,拔刀向更強者,弱者發(fā)怒,拔刀向更弱者?!迸撤虬蔚叮粸樯钆G斬棘,而為將無辜之人拉進深淵,他一生的勇氣可能都用在了這里,這勇氣讓一個懦夫有了報復社會的念頭,也有了道德淪喪,扭曲人性的底氣,最終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悲劇,可憐,可笑,卻又可悲,可恨。
暫且先不論拆遷公租房被算入個人私有財產(chǎn)的無理,也不論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真實存在的弊端。就只說這個人生活的幸福是要靠腳踏實地的奮斗得來的,是辛勤勞動時揮灑的汗水澆灌出來的。
有的人把生活看成頭頂肩負的百噸重擔,積厭成禍,累惡為災,終不堪重負;有的人卻將生活的辛酸當成前行路途中的調(diào)味品,無論怎樣都以快樂為主色調(diào),從生活的犄角旮旯里找到微不足道的小確幸,熱愛世界,對明天抱有期待。兩種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決定了兩種不同人格的誕生,陰郁沉悶怨天尤人與向陽而生樂觀向上
如果所有人面對生活的考驗不一味逃避,面對現(xiàn)實的辛酸不一味指責,面對捉襟見肘的人生不那么消極悲觀,面對逐漸積累起來的恨意沒有放任不管,那么那21人的結局會不會有所改變?
我們無法挽回那逝去的21個鮮活的生命,也無法替遇難者家屬悲其喪親之痛,我們能做的只有從悲劇中獲得警醒,深刻省察社會哪些方面存在著什么弊端,研究解決方案,最大可能規(guī)避如此悲劇的再次發(fā)生,盡量除去悲劇禍因中除個人軟弱以外的客觀原因。
說當今社會完美無缺,無問題存在,無被生活所困的人們在社會底層掙扎是假,強拆民房,拆遷款不落實等問題真實存在,可這也并不是出于個人報復社會的意愿而毀掉他人家庭,破壞社會整體和諧的緣由,沒有任何人有權力以他人的幸福為代價來宣泄個人積累的不滿。
有損個人利益的事情可以通過法律程序檢舉控告,可以通過新聞媒體輿論監(jiān)督審理過程,可以去找相關部門進行協(xié)商合理有效的途徑數(shù)不勝數(shù),而最終的選擇除了出自個人軟弱的劣根性之外,也有其對法治意識,法律知識淡薄的體現(xiàn)。
雖然軟弱是悲劇的原罪,但悲劇發(fā)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減少社會客觀存在的原因作用,并修隱性潛在的風險,把悲劇重演的可能降到最低。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097006 人想測
免費測試
100366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65692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52620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98270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