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閱讀今天的文章以前,不妨先回答一下以下幾個問題:
當你不知道你的朋友們現(xiàn)在正在做什么的時候,你是否會感到焦慮?
當你在外旅行的時候,你是否會持續(xù)地回復朋友們的信息?
你是否花了大量的時間用來讓自己知道目前在發(fā)生些什么?
在一個執(zhí)著于追求滿足和自我實現(xiàn)的世界里,對錯過的恐懼已經(jīng)成為一個當務之急。我們總是在檢查手機的狀態(tài)更新、足球成績、商品特價等等。問題是,在一個充滿選擇和誘惑的世界里,如何去保持專注呢?當巨大的信息浪潮向我們襲來時,很難區(qū)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01.什么是錯失焦慮
錯失焦慮(fear of missing out, FoMO)這個詞最早在2010年左右出現(xiàn)在媒體上,那時,社交媒體的使用在世界范圍內(nèi)呈指數(shù)級增長,隨著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人們很容易了解到自己錯過的有益的東西,由數(shù)字技術推動的信息泛濫引發(fā)了人們對“錯過恐懼癥”的興趣。
錯失焦慮的定義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其一是擔憂他人正在獲得有益的體驗、而自己卻沒有,其二是渴望與別人正在做的事情保持持續(xù)的聯(lián)系。對于那些害怕錯過的人來說,參與社交媒體可能特別有吸引力。頻繁地查看消息通知,過度關注社交媒體平臺,進而人們可以了解那些正在發(fā)生的事情,但這也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很難保持專注。
在疫情期間,也可以看到錯失焦慮現(xiàn)象的存在。比如說,有的人極為關注疫情消息,每天都看好幾次確診和疑似數(shù)據(jù),尤其是自己所處城市的數(shù)據(jù),每天還要刷小區(qū)業(yè)主群中的消息,要是沒有及時看到最新數(shù)據(jù),就會陷入“覺得周圍已有人感染而我不知情”的不安狀態(tài)中。雖然,公眾高頻率地搜尋信息是為了獲得準確的信息,可由于疫情這個事實本身存在諸多未知和不確定性,各種來源的信息難辨虛實,導致公眾很難得到滿足,結果更加手足無措,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之中。
02.我們究竟該怎么做
自我決定理論認為,有效的自我調節(jié)和心理健康的基礎可以滿足三個基本心理需求:能力、自主和關系。當一個人感受到與他人的社會聯(lián)系時,可以產(chǎn)生內(nèi)在的快樂,這是一種內(nèi)在的動機,能夠促進心理健康的發(fā)展。錯失焦慮這種消極情緒狀態(tài)產(chǎn)生的原因之一是社交關系需求未得到滿足。
一方面,社交媒體往往被認為是與他人接觸、發(fā)展社交能力的工具,可以加深社會關系,因而社交關系基本需求滿足水平較低的人會被社交媒體所吸引。另一方面,提供這種需求不足的人可能會對錯過的恐懼產(chǎn)生普遍的敏感性,也就是說,心理需求不足導致他們有較高水平的錯失焦慮,進而更多使用社交媒體,錯失焦慮起到了中介作用。有研究發(fā)現(xiàn),錯失焦慮與更高頻率的社交網(wǎng)絡使用有關。
除此之外,錯失焦慮與負面情緒之間也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錯過焦慮可能是消極情緒和抑郁情緒的來源,因為它總是讓人感覺到自己做出的決定并不是最好的,總是感覺自己錯過了些什么、失去了些什么。
03.我們想要更多、更好……
其實,不僅僅是數(shù)字時代帶來了錯失焦慮,在更宏觀的世界中,我們都有對錯過的恐懼。工作、結婚、生子,心中有一個社會時鐘,什么時間做什么事各有規(guī)定,我們生怕錯過重要節(jié)點。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搜尋對自己有用的信息,窺探別人在學些什么、做些什么,正如那刷屏的雞湯文《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我們害怕被時代落下。
我們想要追求更多、更好,我們生怕自己漏掉那些更好的選項,但當費盡心力尋來的珍寶送到眼前時,那種快樂往往也只有一瞬間,而后,我們?yōu)榱诉_到那種滿足與幸福去繼續(xù)尋找下一個“最好的”。這種追求就像是在跑步機上跑步,我們越跑越快,想要達到終點,卻發(fā)現(xiàn),這幸福的跑步機可能是永無止境的,我們的努力就像是一個成癮者為了達到高潮而不斷加大劑量一樣,終是飲鴆止渴。人類的欲望和需求是無法滿足的。
04.我們能做些什么?錯過也有喜悅
針對這種情況,Brinkmann提出通過培養(yǎng)自我克制,我們可以發(fā)展出一種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發(fā)現(xiàn)錯過的喜悅,練習錯過的藝術。具體來說,有以下五條建議:
1.抵制比較的沖動。
如果我們不太關注周圍人在做什么,我們會過的更好,雖然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們總覺得“鄰家芳草綠”,但或許我們應該自己修建草坪,而不是花時間隔著籬笆盯著鄰居的花園看。我們可以挑戰(zhàn)那種固有的認知:只有某些事情是足夠好的,反之,我們可以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精彩。
2.追求足夠好,而不是最好的。
如果我們總是想要最好的,從客觀存在上來講,我們幾乎永遠沒有理由滿足。通過練習,我們可以成為“滿足者”——那些對足夠好的東西感到滿意的人,而不是那些只對最好的東西感到滿意的“利益最大化者”。
3.降低對選擇結果的期望。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并不如自己預期的那樣,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活。我們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但有的時候,也要接受并不理想的結果。
4.做不可逆的決定。
如果我們的決定是無法逆轉的,我們就不會老是反復思索我們是否做了正確的事情。
5.接受自我限制。
我們可以自愿地接受對某些選擇自由的限制,采用一種節(jié)制的生活態(tài)度,而非去反抗這些限制。
錯過了流星可以等待,錯過了美景可以再來,愿我們都不再為錯過而焦慮,而是去發(fā)現(xiàn)錯過的喜悅~
參考文獻
Brinkmann, S. (2019). The joy of missing out: The art of self-restraint in an age of excess. Polity Press.
Elhai, J. D., Yang, H., & Montag, C. (2021;2020;). Fear of missing out (fomo): Overview,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and literature review on relations with severity of negative affectivity and problematic technology use. Revista Brasileira De Psiquiatria, 43(2), 203-209.
Przybylski, A. K., Murayama, K., DeHaan, C. R., & Gladwell, V. (2013). Motivation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fear of missing ou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4), 1841-1848.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98112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00464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97436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096921 人想測
免費測試
987822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