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主持人曹穎為兒子王梓涵慶祝生日。視頻中,場面溫馨,在許完愿之后,曹穎和兒子嘴對嘴親吻了兩次。曹穎也曾經(jīng)問兒子結(jié)婚問題,兒子卻連連搖頭,表示自己不想娶老婆,有媽媽就夠了,曹穎聽后非常感動。
前不久,曹穎還曾在社交平臺上傳過一則視頻,兒子王梓涵模仿新郎揭開了媽媽曹穎頭上的紅色蓋頭。
很多網(wǎng)友說,感受曹穎濃濃的母愛的時候,也紛紛擔憂,曹穎的兒子已經(jīng)10歲了 ,母親太過親密的舉動實在是有些不妥。
無獨有偶。
演員董潔也曾和11 歲的兒子照婚紗照,嘴對嘴地親吻,頂頂拿著一束玫瑰花,跪在地上,董潔心情愉悅地問兒子,你要干嘛,頂頂回答說:“要和你結(jié)婚”,當別人提及結(jié)婚照的時候,董潔非常高興地說:“戀愛中的女人都是這樣的 ”。
俗話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親子之間最怕沒有界限,把孩子當做伴侶的替身。在孩子的身上,寄予伴侶才有的期待,和孩子形成伴侶化的相處模式。
你把孩子當伴侶,孩子也只能被迫承擔你的伴侶角色,他的一生都難以體會真正的父愛母愛,自己親密的關系。
為什么你媽總把我當做情敵?
韓國倫理片《黑洞》中的主人公樸東喜早年喪父和母親相依為命30年,母親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兒子,兒子結(jié)婚后,媽媽不懂得退出兒子的生活對兒媳更是處處刁難。
為了親近兒子,她給兒媳的酒里下藥,看著兒媳和兒子親昵,她內(nèi)心充滿了嫉妒,故意在兒子面前裝可憐,說是兒媳欺負她。
當妻子看到婆婆給丈夫洗澡的畫面,心里極度不適,她非常生氣地質(zhì)問丈夫為什么都成年了為什么還讓媽媽幫他洗澡。丈夫卻毫不在意地說:“即使我再長大,可那也是我媽。”見妻子不高興,丈夫無奈之下只得答應和媽媽保持距離。
婆婆見兒子開始疏遠自己,心里特別難受,認為兒媳搶走了他的兒子,對兒媳進行病態(tài)的報復。
她還把兒媳推下樓梯,在浴室里邊放滿水,掐著媳婦的脖子,把兒媳的頭往水里摁,為了奪回兒子最后竟然千方百計地想殺死兒媳 。
《黑洞》把扭曲的戀子情節(jié)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樸東喜媽媽和兒子形成了病態(tài)的依戀關系,她把兒子死死地拽在手心,當兒媳當做情敵。
為什么婆婆會把兒媳當做情敵,對媳婦下狠手呢?
心理學稱作這種現(xiàn)象為親子子關系配偶化,最早是由Sroufe&Ward最早提出的。父母會把孩子當做情感的依靠,情感上的配偶,對孩子表現(xiàn)出伴侶才會有的愛意,甚至會做出一些過界的親昵舉動,親子關系配偶化的父母,在孩子成年后,對孩子的伴侶表現(xiàn)出敵意,爭奪孩子。
很多畸形的親子依戀關系是因為親密關系中愛的缺失,對另一半不滿意,將感情全部傾注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扮演不屬于配偶的角色,把自己的情感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以滿足自己的共生關系。
當孩子成家后有了自己的家庭,父母就會覺得好像被第三者入侵。她就會被焦慮和恐懼籠罩著,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被搶走了,她難以忍受孩子的“背叛”,會瘋狂地和孩子的伴侶爭奪主權(quán)。
親子關系配偶化,不只是體現(xiàn)在異性親子關系之間,也體現(xiàn)同性親子關系之間。
生活中很多戀子情節(jié)的父母,在孩子獨立的時候,不懂放手,將孩子看作自己的私有物品,只會毀掉孩子。
親密無間可能會毀掉孩子
知乎上有個網(wǎng)友分享了她的故事。婆婆和公公長期分居兩地,老公是婆婆一手帶大的,婆婆對老公有著瘋狂的占有欲。結(jié)婚時沒有彩禮,也沒有首飾,婆婆卻要求給自己買戒指。婆婆還把兒媳當做情敵,只要老公在家,除了睡覺和去衛(wèi)生間,婆婆都故意黏著老公。老公習慣地順從婆婆,討好婆婆,舍不得讓婆婆受半點委屈,甚至在兒媳剛做完眼睛手術(shù),婆婆第二天卻以她沒有陪同親戚吃飯,責罵訓斥她,她難過得只掉眼淚,老公卻站在一旁一聲不吭,在她要拎包走人時和婆婆站在一邊,沒有一句挽留。
婚姻里最讓女人心寒的是孤立無援,在老公心中最重要的還是她媽,感情磨光了,卻有了孩子,為了孩子她忍氣吞聲。這樣的婚姻讓她感到絕望,在抑郁的時候甚至想過自殺。
把孩子當做伴侶,孩子婚姻注定不會幸福。孩子一旦建立了新的家庭,父母硬生生地非要擠在孩子和伴侶之間,他們不會懂得怎么和另一半相處,孩子在父母和伴侶的夾縫中生存非常痛苦。而他們的伴侶在婚姻被忽視,受盡委屈,婚姻也不會長久的。
他們在心理上認同,會習慣這種不正常的親子關系,孩子還會習慣父母的付出,甚至會認為伴侶也應該和父母一樣無條件地滿足他的要求,全身心的為他付出,一旦伴侶沒有做到,他也會向外界尋求這種滿足,會尋找“新人”愛自己,往往他們終其一生都無法找到像父母一樣愛人,他們一生往往都會很痛苦。
孩子會過于依賴有戀子情節(jié)的父母,和另一方的父母疏離,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比另一方的父母重要,當母親偏愛兒子而忽略丈夫,但是丈夫也非常優(yōu)秀,兒子長大后發(fā)現(xiàn)他無法超越,內(nèi)心會感到非常痛苦。
把孩子當做伴侶,孩子會被壓得透不過氣來,甚至會對婚姻絕望。
在電視劇《愛的厘米》中,佟大為飾演的徐清風是一個優(yōu)秀的醫(yī)學博士,長相帥氣,三十多歲一直單身,原因出在他媽媽身上。
徐清風的母親離婚后, 把孩子當做伴侶一樣,用整個生命對待兒子。
兒子稍微和哪個女孩走得近一點,母親就會插手,攪黃。媽媽的占有行為,讓兒子非常痛苦,他對愛情和婚姻一度都失去了信心,在他看來,別人和他在一起都不會有好的結(jié)果。
把孩子當做伴侶,孩子會背負巨大的壓力,父母不斷地侵入孩子的生活,破壞孩子心中的安全感,孩子心理上依賴父母,也無法形成獨立的人格,不僅會產(chǎn)生交際問題,還會把自己想象成父母的配偶,去做一些和年齡不相稱的事情,孩子更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
好的家庭,絕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美國的育兒專家西爾斯曾說過:愛孩子需要恰如其分,表達愛也有尺度和分寸。
1. 先愛伴侶,后愛孩子
昆凌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老公周杰倫的地位高于孩子。
不得不說,昆凌做法太明智了,好的夫妻關系是親子教育的前提,夫妻關系好了,孩子自然會幸福。
在《家為何會傷人》一書中,武志紅說:
如果夫妻關系是家庭核心,擁有第一發(fā)言權(quán),那么這個家庭就會穩(wěn)如磐石。相反,如果親子關系凌駕于夫妻關系之上,就會產(chǎn)生兩個問題:一是糟糕的婆媳關系,二是嚴重的戀子情結(jié)。
一旦孩子占據(jù)了伴侶的位置,愛的序位排錯了,就會引起家庭關系的失衡。
生活中,很多有嚴重的戀子情結(jié)的人,會忽略伴侶的感受,其實,夫妻關系才是第一位,好的婚姻會給孩子帶來持續(xù)的幸福感,先愛伴侶,再和伴侶一起愛孩子。
2. 再愛孩子,也別忘記自己
在教育綜藝節(jié)目《親愛的小課桌》中,有一個互動問題:“在爸爸媽媽眼里,我是最重要的嗎?”
只有傅首爾選擇不是,她說:“我希望我不是他們最重要的,我希望父母能有自己的生活,能夠活出自我?!?/p>
愛孩子不是過度犧牲,為孩子付出所有,父母最重要的是學會自我關懷,不委屈自己,不忽視自己的需求。
什么樣的父母,才是好的父母?先有好自己,才會有好的伴侶,好的父母。
真正愛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溫柔而克制的,他們會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給孩子愛和陪伴,在孩子長大的時候,適時退出,都懂得在親子關系中把握分寸感和界限感,在愛孩子之前,會先愛自己,用甜蜜幸福的婚姻關系為孩子營造溫馨的成長環(huán)境。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98061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00334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1426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7412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93466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