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97国产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片无码视频不卡

為什么總是忘不掉過去的痛苦?
作者:米露 2021-10-06 18:45:44 成長心理

那些過去的傷痛,為何你總念念不忘

我記得小時候,在海南島讀小學三年級時,班上有一個同學父母生了重病,班主任老師號召全班同學為他捐款。我是班長,想做好表率多捐點,主動發(fā)言說,我要捐五元錢。當時街上流動小販售賣棉被裹著的冰棍,才五分錢一根,五元錢不是小數(shù)目。老師很高興,當場表揚了我,號召班上同學向我學習,并承諾如果我的捐款到位,就在學校的宣傳欄上寫一首小詩(她喜歡寫詩),宣揚我的善舉。

中午放學回家,我向父母稟告了此事。我本以為父母會向老師一樣,夸獎我有愛心,并爽快的支持我。沒想到父母聽后面有難色,說五塊錢太多了,家里也不富裕,他們只能給我一元錢。

“可是,我已經答應了老師,班上同學也都知道了,沒有錢拿過去,我會很丟臉的?!蔽也凰佬模€想爭取一下。

“不行!只有一元錢,你不跟我們商量就在外面亂說,我還沒有收拾你呢。”父母鐵青著臉,絕不妥協(xié)。

海南的夏季,氣溫熱的死人,而我只感到,絕望如冬天般寒冷。

本應午睡的時間,我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被捧得越高,摔的越慘。下午上學,我怎么去面對老師和同學?我頭腦中反復出現(xiàn)老師鄙視的目光,同學的嘲笑。

我想起存錢罐里那張五元錢,起身悄悄走到柜子前面,慢慢打開柜門,把錢拿出來放在了口袋里。

準備出門的時候,父母好似察覺了什么,打開柜門發(fā)現(xiàn)五元錢不見了,逼問我是不是偷了。我稚嫩的神情無法掩蓋謊言,父母暴跳如雷,責備我偷家里錢,狠狠打了我一頓,并沒收了五元錢。

上課后,我只捐了一元錢。老師的神情從期待變成失望,同學們也用咂嘴表達對班長的不滿。我低下頭,委屈、失信、羞愧、憤怒、自責一起涌上心頭。

事后公布捐款結果,我捐的一元錢并不算少,在班里50多個同學里排名第三,大部分同學都只捐了幾毛錢。然而,為了這次捐款,我偷錢,被父母打,被老師和同學嘲笑,我仿佛做了全世界所有的錯事,蒙受了最深的羞愧,整個一周都情緒低落,感到不被信任,被拋棄,不想說話。

這一段經歷,現(xiàn)在也不時的從回憶里蹦出折磨我。仿佛有一個聲音在說:一個孩子的自尊和信用,連五元錢都不如。

我有兩個女性讀者,遇到了同一個問題:和前任分手后,走不出來??吹郊依锏纳嘲l(fā),會想到他在這里坐過;看到街邊的貓咪,會想到他養(yǎng)的貓;看到落日的余暉,會想到分手那天也是這樣一個晴朗的傍晚,那些顏色瑰麗的晚霞,本來可以激起人壯美的心境,受前任影響,她們看到晚霞只感到沮喪。

我的經歷,過去了20多年,這兩個女性讀者和前任分手的時間,一個大約在冬季,距離現(xiàn)在三年整,一個分手總在下雨天,差不多半年。

有一個故事說,一個大和尚和小和尚下山化緣,需要經過一條小河。夏天河水暴漲,淹沒了木橋,過河需要下水趟過去。一位婦人在河邊焦急的等待過河,請求他們幫幫忙。大和尚略一猶豫,蹲下背起婦人過了河。等婦人道謝走遠,小和尚問大和尚,“師兄,佛門不是不能親近女色嗎?你剛才怎么破戒了?”大和尚答道:“過河我就放下了,你還未放下?!?/p>

我和那兩位讀者的故事,實質和這小和尚一樣,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仍然沒有放下。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我們對過去遭受的傷痛,依然耿耿于懷,持續(xù)受到煎熬?

為什么總是忘不掉過去的痛苦?

美國心理學家海耶斯在《學會接受你自己》這本書里,給出了一個解釋:這一切,是思維能力帶來的麻煩。

什么是人類的思維?簡單說,人類思維是將任何外在事物與自身進行聯(lián)系的能力,最主要的特性是關聯(lián)性。這是一種偉大的特性,讓人類從地球上億萬生物種群中脫穎而出,成為萬物之靈。也正是這種特性,讓我們不斷承受痛苦的煎熬。英國有句諺語“欲戴王冠者,必承其重”,非常恰當?shù)拿枥L了這種情況。

關聯(lián)性使我們不必事事親歷,就能掌握知識。比如,一只狗絕不會把爪子伸進灼熱的火爐,但它至少要碰過一次火爐,才能得到這樣的啟示。而人類的孩子并不需要去碰火爐,通過思維的語言能力就能學習到這樣的經驗。

語言,是思維的表達。由于思維和語言能力的存在,人類可以把任何事物看成符號,形成詞匯,進入意識。通過思維,也可以把任何詞匯理解成其指代的實際物體。這是人類的天賦能力。

對于人類來說,看到“雨傘”這個印在書上或者顯示在手機屏幕上的詞匯,頭腦中首先會構想出一個雨傘的形狀,接著是關于雨傘的作用,遮陽避雨。如果我們愿意,還可以往下聯(lián)想,諸如出現(xiàn)過雨傘的電影,制造雨傘的各種材質,那天夏天,在雨傘下輕吻的女孩。。。這種聯(lián)系是無窮無盡的。后面這種發(fā)散式的聯(lián)想,還需要意志的努力,而最開始建立從詞匯到指代物體之間的基本聯(lián)系,近乎一種本能。

人類是語言動物,我們用語言的方式追憶過往,想象未來,尋找相似或是相反的事物,進行比較、評價,而不管是哪一種行為,都是聯(lián)系的一種形式。

當你想壓抑自己的想法時,這個想法是會變得輕松一點,出現(xiàn)在你頭腦里的次數(shù)少一點,還是更加急迫,出現(xiàn)的頻率更高?

來做一個實驗。

假設你現(xiàn)在肚子餓了,想吃東西,而你對海鮮過敏。你盡力在五分鐘里不要去想“海鮮”這個詞。拿只筆,記錄下這段時間你想到海鮮的次數(shù)。

現(xiàn)在你放空自己,讓思緒飄忽。也給自己五分鐘,記錄下這段時間你想到海鮮的次數(shù)。

對于大部分人,第一種情況想到海鮮的次數(shù)會多得多。

這是因為我們語言規(guī)則的限制。當你不愿想起某事時,你會說“不要想A”。由于這條規(guī)則里包含有A,反而激活了A。

哈佛心理學家Dan Wegner在1994年的研究指出,你經常試圖不去想的想法可能會暫時消失,但很快就會再次出現(xiàn),并且頻率更高。要想消除自己痛苦的念頭是徒勞無功的。

假如在路上遇到一只沖你亂吠的小狗,你上去踢它兩腳,它感到痛,汪汪叫著跑開。下次再見到你,小狗遠離你就能避免痛苦。但由于人類思維這種無限聯(lián)想的能力存在,當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有可能讓你的頭腦出現(xiàn)痛苦的聯(lián)系時,你要逃到哪里去,才能躲避痛苦呢?

面對痛苦,躲不掉,逃不開。這是人類的思維天性,也是人,生而痛苦的根源。

作為人,就要承受比其他生物多得多的痛苦。

面對痛苦,我們最常采用的應對方式是逃避。我們把痛苦視為一條弓起身子嘶嘶吐信的眼鏡蛇,為保護自己離開它是最好的選擇?!安幌矚g什么,就避免什么”這條準則在外部世界非常有效,我們也把這條準則遷移進來,用作處理心靈痛苦的指南。

我們盡力逃避引起自己痛苦的相關想法、感覺、記憶、生理感受、行為方式等。例如因為恐懼社交而不去參加聚會,太怕黑晚上要開著燈睡覺。通過逃避感受,我們獲得了一些短期收益,這更加堅定了我們使用逃避策略的決心。

假設有一個人怕蜘蛛,他的朋友準備去爬山,叫他一起去。他也想去爬山,因為擔心在山林里碰到蜘蛛,最終找了一個借口沒去。撒謊的那一刻,他暫時逃避了遇到蜘蛛的恐懼,感到一陣輕松。

但很快,他不得不拒絕去公園的邀請,去參觀老房子的邀請等一切可能增加他遇到蜘蛛概率的邀請。他對蜘蛛的恐懼與日俱增,甚至逐漸喪失了社交能力。除非迫不得己,根本不敢出門,生活變得狹窄僵化。

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真正幫助我們減少痛苦的煎熬呢?

那就是,接受和積極心態(tài)。

接受和積極心態(tài)意味著,你愿意接納出現(xiàn)在你人生中的所有感覺,想法,記憶,或身體感受。你全方位不帶偏見的接納產生的任何情緒,不管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都不再逃避。

天空可以容納任何云彩,大??梢匀菁{任何波濤,但為什么,我們不能容納自己的負面情緒,曾經的傷痛,逝去的美好?

如果我們采用接受和積極心態(tài),你將發(fā)現(xiàn),自己就是天空,而不是白云;自己就是大海,而不是波濤。你可以博大到容納自己的所有體驗,而不再把痛苦和快樂區(qū)別對待。

在你與自己痛苦的拔河比賽中,你永遠不能取勝。如果你把痛苦視為對手,不愿意接受它,你強大了,痛苦也跟著變強。唯一的取勝方式就是丟開繩子,走下比賽場地。這就是接受和積極心態(tài),它并沒有讓痛苦消失,痛苦仍然存在,但它讓痛苦不再生長,并不再讓你持續(xù)受到煎熬。

為什么要采取積極心態(tài)?

因為當你在自己痛苦的感受中掙扎時,這樣的掙扎也使得痛苦加倍了。

因為當你追求自己人生的價值時,就不會再關注自己遇到的痛苦了。

因為當你試圖與過去的痛苦隔絕開時,你也將這些經歷帶來的啟示隔絕了。

因為活在自己的感受中,是活在當下的唯一辦法。這樣比活在回憶里或活在對未來的幻想里更有活力。

當你采用了接受與積極心態(tài),你就從與自己痛苦的拔河比賽中跳脫了出來,從比賽視角切換到了觀眾視角,可以從一個更廣闊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痛苦。這時,痛苦再也不能將你吞噬,你的痛苦也不能代表你,你知道,痛苦只是你的一部分,你不僅僅是你的痛苦。

在我做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有時我會請求助者來具象化自己遇到的困難或痛苦,也就是盡力去想象自己痛苦的形狀、大小、顏色、質感等特征,越詳細約好。

有一位二十多歲的女性求助者這樣形容:我的痛苦像黑色的惡魔飄在空中,血紅的雙眼瞪著我。它體型龐大,手拿鋼叉,在它面前,我很渺小,好像一個五六歲的孩子。

我問她:你的痛苦是基于你的經歷產生的,只是你的一部分,為什么在你的想象中,它比你還龐大呢?

求助者說:是啊,我好像要被它壓垮,它在吸收我的能量。

求助者之所以一直遭受痛苦煎熬,在于她從來不敢正視自己的痛苦。面對產生痛苦的經歷,她盡力避免回憶,采用一切方式,從生活中移除可能與之聯(lián)系的事物。而根據(jù)思維的關聯(lián)特性,這樣做無異于南轅北轍。她可能從任何事物中聯(lián)想到痛苦經歷,從而感受痛苦。而越是回避,越是在激活頭腦中的相關聯(lián)系,把過去的痛苦拉到了現(xiàn)在,感受到雙份的痛苦。

采用積極心態(tài),過去的痛苦就留在過去,未來的焦慮就讓它未來。我們活在當下,勇于面對當下的困難,也逐漸有能力去接納過去的痛苦,化解曾經的傷痛。

有兩個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采用接受和積極心態(tài)。

你或許有過這樣的體驗:用手寫一個中文漢字,寫著寫著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漢字很陌生,就像從來沒有見到過。或者你用很快的速度讀一個詞,例如“鉛筆”,大概讀45秒,同樣會產生陌生的感覺。

這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詞匯的直接功效在增強,你逐漸感到它就是一串筆畫或者聲音的組合。它的派生功效,那些附著在詞匯上的意義、情感、指代,都在降低,詞匯的象征意義減弱。

采用這個原理,為了擺脫煎熬,你可以試試下面這個方法:把過去的痛苦經歷提煉出一到兩個關鍵詞,反復誦讀這些關鍵詞。當這些詞語的象征意義減弱,回歸為筆畫和聲音的組合,它帶給你痛苦的聯(lián)想也在降低。

第二種方法是轉換表達的句式。如果你感到焦慮,不要說“我很焦慮”,可以說“我感到現(xiàn)在很焦慮”。在你的感覺之前,加上“我感到現(xiàn)在”這五個字,可以幫助你減輕痛苦。

這是因為,“我感到”拉開了你和你的感受之間的距離,在這樣的句式下,你的感受不再吞沒你,回歸為你的一部分。“現(xiàn)在”突出了當下時刻的重要。不管痛苦的來源在哪里,你都是在當下時刻才能體會到。這就跟過去和未來的痛苦劃清了界限,不必再為無謂的煩惱苦惱。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 易怒癥冥想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癥愛丁堡心理咨詢師心理測評系統(tǒng)九型人格反社會人格悲觀主義原生家庭偏執(zhí)型人格心理健康測試焦慮癥心理健康親子關系心理效應社交恐懼癥愛情挽回樹洞分院測試叛逆期PUA情緒管理潔癖職業(yè)價值觀回避型人格障礙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