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探討的關于《三十而已》中顧佳這個角色的所有話題,都有一個前提——不論顧佳有沒有自己需要成長的空間,許幻山的出軌,都是對婚姻家庭特別是伴侶造成巨大傷害的不道德行為。
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的顧佳——一位幾乎完美的女性,上得廳堂入得廚房,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條,一頓早餐都能吃出花來。
她不是傳統(tǒng)賢內助的形象,溫柔但不軟弱,甚至十分強悍,能屈能伸,真·時間管理大師。
她可以為了給兒子謀一個貴族學校的名額,咬牙換頂級豪宅,甚至給闊太太穿鞋;
也可以為了兒子動手教訓這群闊太太們。
和丈夫一起創(chuàng)立煙花公司,做了全職媽媽也要常常為丈夫處理他惹出的麻煩……
可以說是家里家外一肩挑,每一步都做得優(yōu)秀,不卑不亢,以理服人,更是另外兩位女性,也是她的好閨蜜所依賴的智慧之光。
但,為什么就是這樣的一位女性——完美的太太、完美的媽媽,丈夫許幻山卻不領情,出軌了小實習生林有有?
精心謀算的社交圈最終也無法打入,所謂貴族學校更是和她自己的教育理念相差甚遠。
兜兜轉轉一大圈,顧佳的努力最終是不是都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呢?
1、上得廳堂入得廚房,家里家外一肩挑,完美太太難道有錯嗎?
2、給孩子最貴學區(qū)房、最牛社交圈,完美媽媽的孩子能贏嗎?
3、足夠完美就能建立好的關系嗎?
01、顧佳的矛盾
顧佳——顧家,這個名字起得很有深意,她也真的非常顧家。
在顧佳身上存在著三個自我的矛盾:
1、喜歡創(chuàng)業(yè)、實干,是善于經營、管理的人才,卻在有了孩子之后選擇退居家庭,當起了全職太太;
2、當兒子所在班級發(fā)生歧視特殊孩子的現(xiàn)象時,顧佳體現(xiàn)了她尊重、平等的教育理念;但她也曾以超出自己家庭經濟水平的代價,努力要讓兒子進入貴族學校。
3、挖空心思想盡一切辦法想要進入闊太太圈,但同時又看不上這些闊太太們的“附庸風雅”。
不禁要問,顧佳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她是否在做完美太太(媽媽)的過程中丟了自己?
透過劇情我們可以知道:
煙花公司,是顧佳極力建議和推動許幻山辭去原有工作出來創(chuàng)業(yè)。
公司的具體經營、管理,在孩子出生前也是顧佳全權負責,許幻山更多是以專業(yè)人才(煙花設計師)的方式成為公司核心競爭力。
買下頂級學區(qū)房,是顧佳的決定。
打入太太圈,拿到貴族學校的名額,也是顧佳決定和操辦的。
飯怎么吃,孩子怎么玩,怎么穿……都是顧佳的意志。
所以這里至少可以看出來,顧佳有很明確的目標,實干上進,也善于管理。
和丈夫一起創(chuàng)業(yè)時,夫妻檔一個做管理一個做設計,這樣的組合十分互補。
為什么她會放下自己熱愛的事業(yè),專心專意回歸家庭呢?
這是她真的想要的嗎?
02、顧佳的原生家庭經歷
媽媽早逝,顧佳從一個幸福被無微不至照顧著的家庭氛圍瞬間跌倒低谷。
正值青春期的顧佳沒能從爸爸那里得到足夠的關愛和遮蓋,住校的她一個人努力度過了這個孤單的青春期。
一個人長大的孤獨,使她能夠獨當一面的同時,又特別希望有一個依靠的港灣。
這是她內心深處渴望一個溫暖而完整的家,而自己,要成為這個溫暖的家里的完美女主人。
如果按照顧佳真實的需求,她完全可以做一個在職媽媽,而非全職媽媽。
她追求的那個“完美”,是以不顧自我真實需求為代價的。
03、足夠完美,就能夠建立好的關系嗎?
1·夫妻關系、親子關系,
最重要的是要有“容得下兩個人的空間”
顧佳看似一個完美太太,但她愛的是那個完美的感覺。
對于丈夫許幻山她更多的是“下達指令”,由他協(xié)助自己完成對這個完美的追求。
大到經營公司,買房子,小到帶孩子吃什么,再到減肥這樣的小事,顧佳都要求許幻山要聽自己的。
所以雖然顧佳“手撕”小三林有有,讓人大快人心,但是林有有對顧佳所說的那番話,卻十分扎心。
“他和你在一起的時候不能做自己?!?/p>
顧佳帶著許幻山和林有有談判時說的一句話,值得我們反思:
“每頓晚餐他減肥不能吃飯,我也陪著一起不吃飯?!?/p>
顧佳說得理直氣壯,林有有也被當場壓制住,但這句話卻暴露了顧佳和許幻山在婚姻中的真實關系——不能做自己。
他的愛的語言是“肯定的言語”,渴望被無條件接納,但在婚姻中卻總是活在顧佳的挑剔里,工作中不合適的位置更是讓他屢屢挫敗。
顧佳沒有看到自己真實需求的同時,也不讓許幻山做自己。
可婚姻中,并不是你有理你就可以贏,并不是你為了對方好,對方就會改變。
“一個人愿意做出發(fā)自內心且持久性的改變通常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他感受到了愛;還有是他有不改變的自由。
2·活在愛中的秘訣:為愛留一處空間,給對方不改變的自由
在夫妻關系、親子關系中,我們總是想要努力改變對方,但我們越想要對方改變,對方越不變。
親密關系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容得下兩個人的空間”。
每個人的需求都重要,無論對方是孩子還是伴侶,我們都需要考慮、平衡兩個人的需求,尋求雙贏。
許幻山為什么會被一個小實習生吸引?
這值得我們思考。
不是我們覺得好,我們有理,我們帶頭做得對,對方就必須和自己做的一樣。
顧佳和許幻山如此,我們與孩子、伴侶,皆是如此。
心中也會為顧佳抱不平,為什么明明是許幻山的錯,顧佳卻也要成長?
的確,她可以拋開許幻山,自己就能擁有獲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但是一個扎心的問題是,離婚后,顧佳就不需要來面對自我的成長了嗎?
不成長,也是選擇之一。
只是假如她繼續(xù)如此以往地活在完美劇本里的話,我們可以合理猜測,她的兒子或許會長成下一個許幻山……
電視劇的結尾,許幻山為自己的出軌和工作的大意,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顧佳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更對大山茶廠里的農民、孩子們產生了極大的責任感,開始真正做自己喜歡的事,滿足自己的需求的同時也放下了那些外在的完美標簽,真正開始了腳踏實地的人生。
這個為家傾盡全力、追求完美的顧佳,啟發(fā)我們更多地思考——
我們是要愛得更智慧,而不是愛得更努力。愛是需要學習的。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01949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8612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83188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8112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526004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