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的嫉妒
王女士帶著小學四年級的兒子小飛來咨詢,因為兒子最近出現了一些對立違抗行為,她不能理解。兒子一向乖巧懂事,懂禮貌,對人友好,最近變得極度逆反,特別對自己原來的一個好朋友,說話特別刻薄,有時甚至會說一些詛咒的話。她擔心兒子是不是出了什么嚴重心理問題。
小飛語氣很沖,覺得自己沒問題,就是朋友不好,細問才發(fā)現,朋友前段參加了一項比賽,認識了一個新的同學,最近跟另一同學走的很近,對小飛有所忽略,小飛覺得被冷落了,非常嫉妒,開始出言不遜,然后兩人關系漸漸疏遠。小飛覺得很孤單,就會故意說一些難聽的話來刺激對方,本意是在意對方,實則卻讓對方更加難受。
同伴關系對于兒童的意義
同伴關系是同齡人間或心理發(fā)展水平相當的個體間在交往過程中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人際關系,這種人際關系是平行的、平等的,不同于個體與家長或長輩間交往的垂直關系。同伴關系既是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背景,也是社會性發(fā)展的主要內容。在整個兒童時期,同伴間相互作用的基本趨勢是:從最初簡單的、零零散散的相互作用逐步發(fā)展到各種復雜的、互惠性的相互作用。這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伴隨著認知和社會性的發(fā)展,兒童的同伴交往也得到了較大程度的發(fā)展。他們的交往范圍不斷擴大,從喜歡留在成人身邊,發(fā)展到尋求同伴注意或認同,不再依附成人。
有研究表明早期兒童的同伴接納性會對以后的親社會性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還有研究發(fā)現,朋友之間交往越頻繁,兒童感受到朋友之間的關系就越親密、越重要,越能夠加強朋友的親社會行為對兒童的影響,從而推動親社會行為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友誼嫉妒
友誼嫉妒產生于人際交往中,當個體看到自己的好朋友與他人親密接觸時,友誼嫉妒便產生了,變差的關系質量讓其感受到威脅,會體驗到一系類傷心、憤怒、敵意等消極情緒。產生友誼嫉妒的個體還會將自己的好朋友與他人的親密關系擴大化,由此體驗到更多的嫉妒,導致自己更加難受。
友誼在青少年的社會適應發(fā)展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其中圍繞最好朋友所產生的嫉妒對青少年的各個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嫉妒的個體會體驗到一系列消極的情緒,如敵意、羞愧、憤怒、怨恨等。
所以,被好朋友冷落的小飛因為嫉妒出言不遜,不能只是指責和批評,還要理解孩子的情緒,知道他為什么會這樣,還要幫助他疏導情緒,并讓他看到如果想繼續(xù)挽回朋友,需要對待朋友友好,而不是敵意相對。
參考文獻:《兒童同伴關系特點及其相關研究概述》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65675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3712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096938 人想測
免費測試
109657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72098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