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97国产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片无码视频不卡

越孝順越痛苦,越懂事越恨自己的父母
作者:薇薇安 2020-09-11 11:30:42 人際心理

前段時間,我去參加表哥的婚禮。

讓我詫異的是,在婚禮上,全部人都很開心,但表哥臉上一點笑意都沒有。

整場婚禮下來,他就像一個木偶一樣,被大家擁簇著。

我不了解家里的狀況,便向我媽打聽。

我媽告訴我,表哥不高興,是因為他根本不喜歡現在的新娘,但是他爸媽很喜歡。

原來,表哥之前有個女朋友,但不是結婚的這位,以前的女朋友是個事業(yè)狂,他媽爸不喜歡。

他家人希望他找個顧家的,可以照顧老人家,于是便自作主張給他找了個女朋友。

我大姨身體不好,經常會有病痛,而表哥是個孝順的人,不想讓家人難過,于是便應下了這門婚事。

聽到這話,一時之間,我不知道是同情表哥,還是同情今天這位表嫂。

我很明顯的感覺到,表哥有多不開心。

我媽說,表哥的孝順有眼可見,明顯他更愛他爸媽,不然也不會做出這么大的讓步。

當個孝順的人,事情就會往好的方向發(fā)展嗎?

越孝順越痛苦,越懂事越恨自己的父母

1、你的孝順,可能會傷害你的情緒

上周我見到了表哥,便問他,為什么要違背自己的心意,娶一個不喜歡的人。

表哥嘆了一口氣,說道:“我爸媽老來得子,所以他們管我管得特別嚴,他們?yōu)槲腋冻隽撕芏?,我不想辜負他們的期望?!?/p>

“我不想被人說成不孝子,我怕他們傷心,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忤逆他們?!?/p>

表哥一直重復,不想辜負父母,他們付出很多了,不能讓父母不開心,讓父母難過,他會覺得自己不是人。

表哥完成了“孝順”的使命,但這場婚姻,沒帶給他一絲愉悅的感覺。

為什么表哥明明不開心,還要違背自己的心意,去孝順父母呢?

那是因為,他不想面對自己的愧疚情緒。

他覺得,如果辜負了父母的期待,他就會覺得自己很糟糕。

他不想面對這種糟糕的情緒,所以他當個孝順的人。

知乎上,網友莉莉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她說,自己從小就喜歡小動物,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獸醫(yī)。而她的父母希望她去考公務員。

莉莉一開始不愿意。

為了讓女兒留下來,莉莉的爸媽天天和她說,家里就她一個女兒,如果當獸醫(yī)回家就找不到工作,考公務員就可以回家陪著爸媽,而且也穩(wěn)定。

最終她妥協了。

莉莉回家后,大家都夸她孝順,可她卻高興不起來,她總感覺自己心里堵得慌。

為了逃避糟糕情緒而選擇當個“孝順”的人,勢必也會讓你的內心追求自由的情緒相對抗,兩種情緒相對,就會讓你產生內在沖突,讓你經常陷入困苦的狀態(tài)。

越孝順越痛苦,越懂事越恨自己的父母

2.你只是孝順,你可能不愛他們

表哥是個孝順的孩子,但結婚后,他和父母卻來越沒話說,很多時候,爸媽說話,他只想逃避。

莉莉也表示,自己雖然在家陪父母,但是心里總有一股怨氣無處可撒。

表面孝順的孩子,內心也許還帶著些許恨。

《奮斗》里飾演華子的朱雨辰,有一個控制欲極強的媽媽,她嚴格操控兒子的生活,小到喝水、吃飯、上洗手間,大到工作、戀情等等,控制欲強得令人窒息。

被照顧得無微不至的朱雨辰,苦不堪言。

他想過反抗,從上海跑到北京去上學;畢業(yè)后,他選擇留在北京。

但是,朱媽媽會使用苦肉計,一見到他就哭訴:“我怎么這么沒出息,兒子就這么離開我”。

朱雨辰看見傷心的媽媽,會覺得自己很不孝,只能妥協。

在節(jié)目上,朱雨辰一直表達自己很愛媽媽,所以不能讓媽媽難過。

但事實上,他也經常因為母親的控制而生氣,他也有滿肚子的怨氣無處可撒,但是鑒于對媽媽的愧疚,只能往肚子里咽。

大部分被父母操控的人,會認為自己的“孝順”就是愛。

其實不然。

孝順,不等同于愛。

那只是你盡最大的努力,去達到孝順的標準而已。那是愛嗎?那不是。

3、把孝順,轉變成愛

真正的愛,應該是一種相互成全的體驗。

是愛還是孝順,會讓我們做出決然不同的兩種選擇。

電視劇《天道》里有這樣一個場景。王志文的父親突發(fā)腦溢血,醫(yī)生告訴他們,父親已經沒有救回來的希望了,哪怕有萬分之一的機會救回來,也只能是個永遠不會醒的植物人。

關于治還是不治,王志文和哥哥起了沖突。

哥哥認為,為人子女應該孝順,就是砸鍋賣鐵也不能拔管子,要讓父親活下去。

而王志文則認為,父親生性好強,他肯定無法忍受自己這么沒有尊嚴的活著,讓他離開才是對他最大的愛意和尊重。

愛和孝順是不同的,在孝順的過程中,我們會做出不理性的行為。

哥哥如果真的愛自己的父親,就應該了解父親的個性,不會因為想當個孝順的兒子就讓父親屈辱地活著。

愛父母,就該懂得“孝順有道”。

當孝順變成了禁錮,成為壓得我們喘不過氣的來源,甚至因為孝順而產生了恨意的時候,我們就該有所調整。

首先,你要學會掙脫。

帶著恨意去孝順,你有可能好心辦壞事,因為你的內心是扭曲的。我們要嘗試從扭曲中掙脫出來,不要被孝順綁架了。

我身邊有個“樊勝美式”的朋友,她一直在替哥哥還債,只要她稍微表現出不愿意,他爸媽就會通過指責她不孝來讓她屈服。

長時間的心理壓力,讓她患上了中度抑郁癥。

去看了心理醫(yī)生之后,醫(yī)生讓她嘗試脫離自己的家庭,等自己生活穩(wěn)定一點之后,再衡量是否提供幫助。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朋友終于重新認識了自己,從孝順的重壓中走了出來。

因為孝順讓自己陷入痛苦的狀態(tài)是得不償失的做法。

我們只有先愛自己,才有能力去愛身邊的人。

其次,我們要真正的自我負責。

你被要求孝順父母,心里并不想這么做,你的內心就會對父母有要求,而你表現出來的孝順,有可能只是一種表演的狀態(tài)。

如果你在孝順父母的過程中,你發(fā)現自己無意中成為了那個表面孝順的人,那你可以嘗試做出另一種選擇,你可以嘗試去愛他們,理解他們。

但是,這種愛并不是要你犧牲自己,也不是再一次陷入一個乖巧聽話,違背自己意志的狀態(tài)。

電視劇《都挺好》里面的蘇家三兄妹,明成和明哲都是表面上孝順,從來都不了解父親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們忍氣吞聲滿足父親的要求,犧牲自己的需求,心里卻滿腹怨言。

而明玉不一樣,她很理解自己的父親,但她不會盲從父親的要求,她會在父親鬧肚子時貼心訂外賣,也會為穿了多年舊衣的父親買新衣服。明玉不是乖巧聽話的人,但她對父親做的事比兩位哥哥有用得多。

你發(fā)自內心愛父母,而愿意聽從和照顧他們,你就是身心合一的,父母和你都會感到快樂。

越孝順越痛苦,越懂事越恨自己的父母

我們是獨立的生命體,我們有自己的人格和自我意識,我們有權利選擇屬于自己的生命歷程,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剝奪和干預的。

大家一直在強調的“孝順”以及對父母的贍養(yǎng)義務,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但這都是父母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所給予的“愛的教育”所潛移默化形成的。

“孝”的核心應該是愛。子女對父母發(fā)自內心的愛,帶著尊敬的愛,我們稱之為“孝”。

事實上,任何關系的本質都應該是愛,而不是一種用“忠孝”這些概念的“道德綁架”。

無論是夫妻情侶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維修好一段真正關系的,除了利益捆綁這些不在討論范圍之列的東西之外,只有發(fā)自內心的愛才能連結彼此。

因為,我們是人,有血有肉有情緒有靈魂的一個人。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最新測試

  • 心理健康測試叛逆期偏執(zhí)型人格存在主義心理學產后抑郁雙向情感障礙男人心理自卑心理職場心理心理恐懼癥智商測試自愈能力焦慮癥性取向綠帽心理咨詢心理治療自閉癥心理學家潔癖情商外貌焦慮心理醫(yī)生職業(yè)價值觀焦慮癥強迫癥愛情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