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人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往往都喜歡加上一個 #社恐# 的標簽。據(jù)統(tǒng)計,在美國,約有12.1%的成年美國人在一生中某個階段都曾被社交恐懼所困擾。在中國,由于大眾對心理問題普遍認識不足,很多社恐患者都被輕描淡寫地認為是“內(nèi)向、害羞或者膽子小”,因此導致患者的病情難以得到改善。
小編在某乎上搜索社恐相關話題,找到了一些很標志性的社恐瞬間。例如,害怕presentation,害怕辯論,害怕一切需要發(fā)言、表現(xiàn)自己的活動;參加聚會或者與不熟悉的人交談之前,腦海里會事先預演1000遍流程,因為害怕自己出丑、窘迫。#社恐# 這個話題之所以有極高的討論度就是因為在當今社會這種現(xiàn)象很普遍,并且這種現(xiàn)象給我們的日常生活都或多或少帶來過一些麻煩。
所以,今天巖讀就來跟大家聊一聊社交恐懼到底是如何定義的。
01.什么是社交恐懼癥(social anxiety disorder)?
患有社交恐懼的人通常很害怕并且避免來自他人的觀察和審視。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很害怕由于自己說錯話、做錯事而引起尷尬和丟臉。這種在社交場合的恐懼會被患者無限放大,以至于患者竭盡全力回避任何社交場合,或者在社交場合中忍受巨大痛苦。DSM-5對社交恐懼的定義如下:
第一,個體由于面對可能被他人審視的一種或多種社交情況時而產(chǎn)生顯著的害怕或 焦慮。例如,社交互動(對話,見陌生人)、被觀看(吃、喝時)以及在他人面前表演時(演講)
第二,個體害怕自己的言行或呈現(xiàn)的焦慮癥狀會導致負面評價
第三,幾乎在任何社交情況下總能夠促發(fā)焦慮或害怕
第四,患者本人會發(fā)現(xiàn)這種恐懼是劇烈的和沒有理由、難以理解的
第五,主動回避社交場合,或是帶著強烈的焦慮和恐懼去忍受
第六,這種害怕或焦慮與社交情況和社會文化環(huán)境所造成的實際威脅不相稱
第七,這種害怕、焦慮或回避通常持續(xù)至少6個月
第八,這種狀態(tài)嚴重影響了個人日常生活、工作(學習)方面的功能,或者社交活動、人際關系受到影響,或者患者因為這種焦慮、害怕或回避引起臨床意義的痛苦
第九,這種害怕、焦慮或回避不能歸因于某種物質(zhì)的生理效應,或者其他軀體疾病,并且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礙的癥狀來更好地解釋
第十,如果其他軀體疾?。ɡ缗两鹕┐嬖?,則這種害怕、焦慮或回避明確與其不相關
一些批判者認為社交恐懼癥是心理醫(yī)生強行將人類的性格疾病化的產(chǎn)物,是心理醫(yī)生將人類害羞、內(nèi)向的性格病態(tài)化。但事實證明約有50%患有社交恐懼癥的成年人在兒時并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害羞、內(nèi)向的性格特征??梢姡π?、內(nèi)向既不是社交恐懼癥的先驅(qū)因素,也不能認為是社交恐懼癥的同義詞。
02.什么可能導致了社交恐懼癥?
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患有帕金森會增加社交恐懼的患病風險?;加信两鹕幕颊呒y狀體多巴胺功能會受到損傷,而患有社交恐懼癥的患者多巴胺能功能也會受到影響。除此之外,杏仁核也與社交恐懼癥密切相關。大腦中的杏仁核在恐懼情緒的產(chǎn)生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被他人面部表情激活的杏仁核和社交恐懼癥狀的嚴重程度具有相關關系。同時,研究表明,雙側島葉皮質(zhì)的活躍程度也和社交恐懼癥狀的嚴重程度有關。
03.社交恐懼癥有什么治療方法?
討論社交恐懼癥的治療方法之前,我們先來說一個引起社交恐懼癥的模型。很多研究證明,大部分患有社交恐懼癥的人都過高估計了社會標準,同時低估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為什么會低估自己的社交能力呢?這是因為很多人根本沒有明確的目標,從而無法找到實現(xiàn)目標的特定行為方法。找不到正確的社交方式又會進一步加重社交恐懼,過分自我關注,從而引發(fā)一些列認知過程。具體來說,社恐患者會夸大在社交場合失敗的概率,過分估計潛在的社會成本。這些認知過程反過來使社恐患者更加懷疑自己的社交能力,認為自己根本無法控制在社交場合出現(xiàn)的焦慮情緒,最終導致回避和事后反芻。
所以,社交恐懼的治療方法通常針對這個模型中的各個階段。首先,針對社會標準,我們可以通過與他人溝通明確社會期望,從而確定自己的目標。一旦目標確定,結局就只有“成功”、“失敗”兩種形式,這會大大減少因為不確定而導致的焦慮情緒。針對過分自我關注及其引發(fā)的一系列認知過程,我們可以鼓勵患者將注意力放在外部信息上。例如,在聚會上,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屋子的裝飾或者桌子上的食物,從而減少自我關注。而針對我們面對社交場合的回避行為,心理咨詢師可以幫助我們創(chuàng)造虛擬社交場景,鼓勵患者持續(xù)面對自己害怕的場合,從而使患者漸漸消除對社交場合的恐怖情緒。最后針對事后反芻思維,心理咨詢師可以通過簡單的問題使患者明白即使自己在社交活動中失敗了,生活也并不會因此產(chǎn)生巨大影響。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有社交恐懼,但社交恐懼和社交恐懼癥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如果社交恐懼并沒有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那這種癥狀還稱不上社交恐懼癥。正確認識自己的焦慮,分清自己是性格害羞還是社交恐懼對以后的發(fā)展至關重要。一些社交活動的確讓人頭痛,但作為社會性動物,我們也需要鼓勵自己盡量克服這種焦慮、恐懼和回避,以便于我們更好的生活在社會這個大集體中。
參考文獻
1. Stein, M. B., & Stein, D. J. (2008).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The lancet, 371(9618), 1115-1125.
2. Hofmann, S. G. (2007). Cognitive factors that maintai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 comprehensive model and its treatment implications.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36(4), 193-209.
3. 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DSM-5 Changes: Implications for Child Serious Emotional Disturbance [Internet].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98761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45070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42230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1951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828708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