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高中政治課的時候,老師講到馬克思的一句話:“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p>
那時的我,并不怎么在意這句話,當然心里還有些腹誹,會在心里想:“難道我在深山老林里一個人呆著就不是人了么?”
做了十多年的心理咨詢師之后,卻不由得不越來越佩服馬克思的這句話。發(fā)現,離開了人類社會,一個單獨的個體真的不一定是人了。如果在狼群里長大,就是一個人形的狼;如果在猴群里長大,就是一個人形的猴。
社會很復雜,所以,一個人也會非常復雜。
就拿近日中印邊境的新聞來說吧。去年6月,印度軍隊越過邊境,進入我國境內。我國軍隊在與印度談判期間,印軍無恥偷襲我方談判人員,造成我方4死1重傷。我方奮而反擊,最終擊潰印軍,致使印方20人死亡。
△年僅19歲的陳祥榕,青春永遠停在了最美好的時刻
前兩天,新聞中報道了我方犧牲人員的英雄事跡,全國人民為這些英雄所感動。有些人告訴我,看到新聞以后,不停地流淚,內心深處對這些英雄表示感謝。因為,如今的和平,正是這些不知名的年輕人替我們守護的。
微博上有人寫道:
是的,從來就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始終在為我們默默地負重前行而已。那些消逝的生命,就像鮮花一樣,生命定格在最美好的青春。
然而,不出意外,依舊會有人朝英雄的身上吐口水。
毫無疑問,他們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據報道,“辣筆小球”被當地公安以尋釁滋事罪刑事拘留。他們也終將被銘記在歷史的恥辱柱之上。
事實上,如果我們回顧過往,我們會發(fā)現不管在任何時候,總是不乏為國捐軀的勇士,也永遠不乏在一旁陰惻惻說著怪話,甚至賣國求榮之輩。
就拿去年武漢疫情突然爆發(fā)這件事情來說。疫情暴發(fā)之后,大批的醫(yī)務人員、軍人逆流而行,勇敢地沖到最前方,與危險的病毒進行斗爭。也有些人,在躲在一邊,把各種負面的消息或傳言寫成日記,送到國外出版。
日本侵華戰(zhàn)爭期間,北洋軍閥吳佩孚,無論如何不肯與日本合作。他說:“我永遠是一個中國人!”張作霖生前最痛恨漢奸賣國賊,他曾對自己的部屬說:“當土匪、做馬賊都無所謂,因為歷史上的皇帝也是起義出身,俗話說,成則王敗則寇,只要混出頭一切都好說,但千萬不能當漢奸,當了漢奸死后子孫后代都抬不起頭!”
當然,那個時代也不乏漢奸。比如汪精衛(wèi)、陳公博、周佛海、王克敏之流。最為無恥的是王克敏,這個偽政府的首腦,為向日本人爭寵,常常在各種場合宣稱自己才是“漢奸第一人”!
我們回過頭來思考文章開始的馬克思的那段話:“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本烤谷说谋举|是什么?
這似乎是個哲學問題,其實也是一個心理問題。其實,心理學最初也是從哲學起源而來的。
我們每個人都會問自己這么一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這是所有哲學研究都在研究的問題。
在心理學中,個體自我意識的發(fā)展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
生理自我在3歲左右基本成熟,3歲以后自我意識的發(fā)展進入社會自我階段,社會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開始發(fā)展和形成的。
3 歲之前的小孩子,很單純。他的“自我”就是他的身體。3歲之后,他的世界開始變大,他的社會自我開始出現。他是媽媽、爸爸的孩子,是某某的同學、好朋友,長大之后,是某某的領導、某某的員工。最終,一個人會認同自己的種族、國家,以一國之公民的身份而自豪。
心理自我,則是一個人的自我體驗,成人感,自我反省。也就是我們在正念課程中一直講的自我覺察能力——能跳出來看自己的能力。心理自我是一個人內心中最深處的自我。它不屬于國家,不屬于家族,不屬于時代,不屬于金錢,不屬于財產;正是被歌德稱之為,不允許任何人進入其中的碉堡。
那么,怎樣才算找到心理自我的人呢?茨威格說,“只有當我們對理性和人類的尊嚴,產生懷疑和喪失信心的時候,才會把在世界的混亂之中,仍保持獨處獨醒,堪稱表率的正直的人,認為實在了不起。”
對于自我而言,如果他認同自己屬于所處社會的一部分,那么他的自我意識就開始擴大。那么,當他的社會關系中某一部分受到傷害的時候,他會感到受傷,難過。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孩子跌倒了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心疼;當我們的某個親人去世的時候,我們會感到悲傷。
所以,當我們得知某地發(fā)生災難的時候,我們愿意為受災的人群獻出力所能及的力量。當我們得知有軍人為我們犧牲的時候,我們會在內心深處由衷地感謝他們,會為他們流淚、悲傷。因為,他們是我們的社會自我的一部分。
那么,為什么有些人卻會對英雄冷嘲熱諷?
那是因為,他們并沒有認同自己是所處的社會中的一員,或許他們被某些文化所影響,他們在心理上認為自己屬于另外一個社會群體。
于是,他們在看到英雄的時候,自然就沒有了感動,沒有了悲傷。甚至,他們會以旁觀者的身份去看,因為英雄所付出的一切,與他們無關。當然,他們會冷嘲熱諷,會朝英雄吐口水,因為英雄們總有做得不那么完美的地方,可供他們指責、挑剔,因為這樣似乎才可以證明他們的“優(yōu)秀”!
這些人的人格,是不完整的?;蛘哒f,是他們內心深處的自卑,對所屬民族、文化、國家的自卑,令他們迷失了自我。他們幻想能夠成為自己仰慕的民族、文化、國家的一員。然而,這樣的人,無論哪個民族,哪個國家都會鄙視他們的存在。
世界很大,社會很復雜,人性自然也很復雜。我們的這一生,其實不過是探索自我,認識自我、成就自我的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千萬不要迷失了自我,不要被金錢、美色、名利迷失了自己,讓我們成為物質的奴隸,僅僅擁有“生理的自我”。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無畏、正義和同情!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69010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9199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9419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38094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81428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