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痛苦,追求快樂,是我們人類的本性!
沒人要一直活在痛苦中,理智上也沒有人會想一直自己折騰自己痛苦!
但現實生活中,我們卻總是做不到時時刻刻喜樂,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我們的生活不是由我們一個人構建的,我們生活在關系中,關系中的每個人都會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情緒體驗,而這些情緒體驗是喜是悲,我們自己就完全無能為力只能聽天由命了!
比如,小張從小生活在少數民族地區(qū),民族沖突和資源競爭無處不在,不同民族的孩子之間各種莫名其妙的沖突,搞的小張到現在仍然一副戰(zhàn)備狀態(tài),這種緊張的情緒基調就一直印刻在他心底里了,戰(zhàn)斗,隨時隨地戰(zhàn)斗,這就成了他的情緒基調。
再比如,小瓦的父母一直感情不合,沖突不斷,三天一小吵,七天一大吵,從小在這種家庭環(huán)境下長大,小瓦一直都是敏感緊張的。身邊的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讓他很緊張。這種緊張焦慮的情緒就成了他的情緒基調。
你的情緒基調是什么樣子的你自己有覺察么?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情緒基調,那么,你的心靈成長也是很難開始的。就好像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站在哪條路上自然就不會知道自己第一步要邁向哪里一樣的。
心理咨詢師需要通過一定的時間長度的心理咨詢幫助你了解清楚自己的情緒基調是什么,然后才能慢慢帶你走上成長之路。
而我們一生的大部分情緒基調都是來自原生家庭的。那個影響我們最深最深的生活圈子。
3歲,10歲,甚至16歲,這幾個年齡段中我們所有的經歷都以情緒的方式沉淀在我們的心底。
也許你現在年入百萬,但那又怎么樣呢?你仍然可能不快樂。因為,你的原生家庭帶來的那些莫名其妙的痛苦情緒依然占有你的全部身心。就好像一個杯子里底層全部都是苦水,而杯子的表層抹了一層蜂蜜,蜂蜜是甜的,但是底層的苦水那么多,翻涌上來之后,蜂蜜的甜也就變的微不足道了。
這時候你就會感覺,好像無論賺多少錢你都開心不起來。
還有的人會習慣性的折騰,每當生活進入一種平靜期之后他就感覺不舒服,總想搞點刺激的事情。比如出軌啊,比如尋歡作樂啊,比如公司規(guī)模擴大再生產啊。
所有的這些新刺激都有合理的理由,但無論多么靚麗的理由都掩飾不了一個殘忍的事實,那就是讓你緊張焦慮不能快樂不能放松。
為什么會這樣子呢?
因為,我們在原生家庭那種環(huán)境下生活了那么多年之后,形成了一個盲目的潛意識,我們會認為原生家庭那種莫名其妙的痛苦情緒才是對的,那種原生家庭的生活模式才是對的,現實生活中這種平靜是不對滴。所以,我們會潛意識的打破目前這種平靜的生活狀態(tài),然后,把自己拖回到原生家庭的那種生活模式中去,然后才感覺舒服。
只有活在莫名其妙的的痛苦情緒中才感覺舒服,這很神經吧?
但這是真相,很多人的真相。
如何面對原生家庭的痛苦情緒呢?
有的人逃避,有的人尋歡作樂,有的人麻木不仁。
有的人醉生夢死,有的人沉迷美色,有的人賭博刺激。
但是,這些都是暫時的,一時一刻的辦法。
不解決根本問題。
要想解決根本問題,就必須有堅定的勇氣直面痛苦。
痛苦就像杯底里的水,不是隨便幾下子就能搞干凈的,需要一次又次的面對,直到我們真正理解了那些負面情緒的意義。
當我們把那些負面情緒的意義都消化吸收掉之后,那些負面情緒才有意義哦。
因為這個過程太痛苦了一般人都不會這樣子去面對,因為好像是在自虐一樣的。
但事實上如果不主動的自虐,那我們就會在生活中被動的受虐。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活折磨中,被虐,在被動的受虐中領悟那些原生家庭的痛苦情緒的意義。
只有接納了這一切之后,生命才有圓滿的一天。
如果做不到,那么,痛苦,焦慮,失眠,抑郁,健忘,婚姻不幸,情緒失控,等等狀況會輪番上演在你們的生活中。
想要改變你生活中的各種不幸,從面對自己的原生家庭痛苦情緒開始。
我作為18年的心理咨詢師愿意為你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幫助。
如果你愿意,找我來吧!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31187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28683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93746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0689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920828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