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長向我們反映說,自己家孩子不愛吃飯,總是挑食,每次吃飯的時候她都是苦著臉坐在餐桌前,很長時間都不會吃一口。這位家長就很想知道為什么孩子是這樣的?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那要解決孩子挑食、不愛吃飯的問題呢,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孩子在吃飯這件事情上的一些特點。
第一,孩子的味蕾比成人敏感很多,他們對苦的、辣的食物都會表現(xiàn)出更強烈的抗拒。所以有些食物我們覺得很正常,能接受,但孩子就是不愛吃。隨著年齡的增長,味蕾的敏感性會逐漸降低,這也是為什么有的人小時候很討厭某種食物,長大后卻可以很喜歡的原因。
第二,孩子其實不需要吃那么多。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吃多才長得快。但其實一周歲之后,孩子身高體重的增長速度就會變慢,逐漸呈現(xiàn)出穩(wěn)步增長的狀態(tài),他所需要的能量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多。而且低齡的孩子一次只吃一兩種食物是很正常的,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對食物的一種嘗試與探索,就像有時候我們也會想吃一種食物吃到滿足,或者連續(xù)幾天都想吃同一種食物。所以家長更需要注意的是一個星期中孩子飲食的營養(yǎng)均衡,而不是盯著孩子今天有沒有挑食。
第三,孩子挑食也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孩子在緊張、焦慮、有壓力的時候更容易挑食,比如在幼兒園有不開心的事,被老師批評等。而有些家長在孩子不肯好好吃飯的時候也會變得很焦慮,“你不好好吃飯怎么長身體?”“不吃就不聰明?!薄澳氵@孩子怎么這么挑食?餓死你算了!”家長無意中說的這些話語會把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久而久之會讓孩子一吃飯就感到有壓力,焦慮,甚至有抗拒情緒。因此家長需要注意去覺察孩子的情緒問題,也要覺察自身在吃飯這件事上是不是自己的焦慮也影響了孩子。
那家長可以做些什么來改變這種狀況呢?
首先是覺察自己是不是在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吃飯,如果是,那就停止這種行為,不要強迫孩子吃飯;
其次,可以讓孩子適度參與到烹飪的過程中來,比如帶著孩子去買菜、讓孩子挑自己喜歡的食物、和孩子一起洗菜等等;
另外,家長可以把吃飯變得更有趣,比如給食物取新奇的名字,告訴孩子吃了它就能獲得某種力量。
最后,家長可以想辦法把孩子不喜歡的食物“隱藏起來”,比如把青菜做成青菜醬拌面條,或者把胡蘿卜壓成泥藏進餃子餡等等,這樣既減少了孩子挑食的機會,也能做到營養(yǎng)均衡。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52515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6181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2434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94457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96293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