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頁一頁,慢慢品讀著施琪嘉新作書《人性放映機:心理學家施琪嘉的電影療愈課》手稿,我的頭腦中,是一組一組“電影與我”的短鏡頭。
1972年夏日的一個午后,年幼的我在巨大、陰暗的電影院里放聲大哭,《紅燈記》里李玉和被拷打的畫面嚇壞了我。爸爸立刻把我抱出來,在陽光下,我很快恢復了平靜。那是我生命中關(guān)于電影最初的記憶。
1992年夏日的一個午后,讀研究生的我,在北大圖書館四樓的一個視聽室里,在悶熱的空氣中終于看到了《亂世佳人》最后的畫面——火紅的天空下、塔拉莊園里斯嘉麗的背影。
2004年冬天的很多個夜晚,在清華大學建筑館,我為研究生上電影賞析課,《海上鋼琴師》《霸王別姬》《孔雀》等電影放映后,我和學生還要交流、討論很久,整個報告廳中間過道坐滿了學生,后面的過道也都站滿了學生。
2008年4月,電影《立春》超前點映結(jié)束后,我和蔣雯麗一起,跟觀眾活動交流。影片中陰郁的色彩和氛圍,讓觀眾感到壓抑,甚至窒息。而春天的風和長大的小凡,同時也給觀眾帶來了希望和一絲輕松。
2011年春天的一個下午,我在中國傳媒大學給影視劇專業(yè)的學生講“電影中的心理語言”,學生熱切的提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急切地希望學習更多的心理學知識,幫助中國電影行業(yè)拍出更多精品。
2016年冬天的一個晚上,我在北京電影學院給學生們做“電影與人的心理發(fā)展”的講座,我告訴學生們,在我看來,心理咨詢可以幫助一些人解除痛苦,而電影,可以幫助整個人類療愈傷痛。
我告訴學生們,一個極其聰明、理性的成功男士,獨自看了兩遍電影《功夫》,每次都哭得一塌糊涂。他說,從電影院出來,他呼吸的空氣,仿佛都是甜的。
我告訴學生們,一個中年女性,和不同的朋友看了三遍電影《歸來》,每次都沒有看完整,因為每次都被自己的淚水淹沒。在淚水中,她回望自己的生命,卻發(fā)現(xiàn)傷痛之外,自己還是被幸運庇佑了生命——受到良好的教育,擁有和諧的家庭,擁有喜歡的工作。
我告訴學生們,一個研究生,聽了電影《海上鋼琴師》的心理分析課程后,回去跟自己多年怨恨的父母和解了。他看到,1900即便為了心愛的女孩,都無法走下船舷。沒有得到父母充分疼愛和照顧的人生,就像沒有動力的船,永遠無法揚帆遠航。而自己可以遠離家鄉(xiāng)、完成大學學業(yè),繼續(xù)深造,即便有過痛苦,也一定是得到了父母雖然不夠理想,但是足夠的愛。
我告訴學生們,艾瑞克森學派催眠治療大師杰弗瑞·薩德(Jeffery Zeig),總是用電影分析來幫助學生掌握影響人心理的催眠技術(shù)。電影行業(yè)在發(fā)展過程中借鑒了很多心理學理論和技術(shù)來提升影片的影響力。但是,人們通常不了解的是,電影這種藝術(shù)形式在最初被發(fā)明的時候就被發(fā)現(xiàn)具有超越時空影響人類心靈的能力。
埃德溫·S.波特(Edwin Staton Porter)在制作影片《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03)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驚人的現(xiàn)象:觀眾可以在頭腦中自行把拼接在一起的兩個鏡頭創(chuàng)造出有意義的上下文關(guān)系!由此,電影可以跨越時空的局限,為觀眾搭建起源于現(xiàn)實又遠遠超越現(xiàn)實,刺激感官又震撼心靈的魔力世界,這就是最初的蒙太奇技術(shù)。
電影借蒙太奇技術(shù),展開了其影響世界和人類的歷程。琪嘉的《人性放映機》也擁有這樣的神奇本領(lǐng)。他開設(shè)了一整年的電影課,拼接了經(jīng)典電影的主題、心理動力學、榮格心理分析、神經(jīng)醫(yī)學、哲學、文化、語言等多方面內(nèi)容。上這樣的課,讀這樣的書,讓人仿佛徜徉在蒙太奇的世界。跳躍、開闊、深刻、激蕩,多種感受混合在一起,看的時候過癮,之后又可以長久回味。一個學生告訴我,他在開始聽施老師課程的時候,感到新鮮、興奮、挑戰(zhàn),一下子難以掌握清晰的框架,之后,慢慢地在頭腦中就呈現(xiàn)出有深意的圖畫,并在很長的時間里,深受其影響。
我覺得,這就是琪嘉的蒙太奇功夫。他的課程,他的書稿,還有他的人,似乎都有著電影般的療愈功能。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97409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1151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1952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8644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77719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