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熒幕里的姐姐們,熒幕前的我們” | 九型人格:探索真實自我的鑰匙
全文共3165字,閱讀約需6分鐘
自開播以來,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一直都在浪尖上。
幾期下來,無論是初選舞臺,還是排練、競演、淘汰,都足夠引人注目。盡管節(jié)目一開始,姐姐們的表現(xiàn)就打掉了吃瓜群眾們戴上的“三十個女人十臺戲”的有色眼鏡,但作為一檔選秀綜藝,仍有不少姐姐憑借其個人特色斬獲熱搜無數(shù),“興風作浪”。
“人間c位”張雨綺、“永遠打雞血”的藍盈瑩、“火速真香”的寧靜……攝像機和新媒體似乎拉近了我們與她們之間的距離。在每周兩個多小時的“相處”里,她們的個性顯得更加鮮活。
01、“我挺喜歡她的性格的”
“你真強勢?!薄八莻€助人為樂的人?!薄拔覙酚^積極,活潑開朗!” ……
生活里我們常常會用某個詞來形容自己或者別人的性格,以此來凸顯某種特質,也有一種形成印象的作用。這種方式適用于我們遇到的任何人,包括熒幕里的明星們。
由于真人秀綜藝的不斷流行,明星們逐漸走下了“神壇”,成為我們可以觀察分析的對象。而在這些分析活動里,“貼上性格的印象標簽”,占據(jù)了首位。觀眾們總是熱衷于為那些有鮮明特點的人,貼上一個或者多個詞匯,以此來塑造自己的觀感與印象。
以御姐形象活躍于熒幕的張雨綺,在初舞臺,就以一首《粉紅色的回憶》搭配順拐的舞步,讓觀眾們高呼“反差萌”。這位姐姐也保持了她一貫的風格,到最新一期,都依然懷有“姐在哪兒都是c位”的自信。
她的坦率、瀟灑、真實,是她對自己的定義,同樣是大眾的印象。跳錯了就承認,更希望隊友直言自己的問題;喜歡其他隊的表演就瘋狂打call,化身“人間鸚鵡”;直接拒絕藍盈瑩的幫助請求,因為自己隊的節(jié)目都還沒排好……
張雨綺對現(xiàn)實持有的這種穩(wěn)定的態(tài)度,以及與這種態(tài)度適配的行為模式,構成了她身上“坦率不做作”的標簽。
王麗坤在選隊長的時候說出“我挺喜歡她的性格的”;李斯丹妮也表示“我一直很喜歡張雨綺姐姐”。她們作為同張雨綺更近地相處的“觀眾”,看到了她身上“坦率真實”的性格標簽。而我們也可以再向個體內部挖掘,解讀出屬于她們的“人格密碼”來。
02、九種人格的理論模式
性格,是人格特征的表現(xiàn)。而人格,是個體的內部傾向性與心理特征。當我們用性格描述一個人時,實際上只是在外化一些特征;而當我們從朝內看個人的“自我”時,看到的則是她的人格類型。
性格型態(tài)學以活躍程度、規(guī)律性、感興趣的范圍、反應的強度、心理的素質、分心程度、專注力范圍/持久性為依據(jù),分出了九種人格模式。我們可以嘗試著,把姐姐們和它們進行一個對應匹配。
完美主義者(完美型)—藍盈瑩從初舞臺就以“有實力又有野心”進入觀眾視野的藍盈瑩,就表現(xiàn)出了“對自己和他人都有著極高的要求”的特點。被導師質疑同組吳昕不會樂器,否認女子樂隊提議時,依舊可以斬釘截鐵地說出:“我相信我可以,昕昕姐也一定可以。”她相信著總有一種正確的方法,并把“應該”和“必須”常掛在嘴邊。
給予者(助人型)—阿朵“我的做法和對寧靜姐姐一樣,要先讓我們的演員姐姐感到舒服?!?/p>
阿朵的身上表現(xiàn)出一種強烈的“愿意滿足他人的需要”的特點。這種特點往往與“樂于助人”聯(lián)系在一起。
無論是看到沒人選擇寧靜時她詢問的那句“我站嗎?”;在袁詠琳面對同樣窘境時的一句“我來!”;還是在成團之后無時不掛在嘴邊的“要看我們合不合適”……
這種態(tài)度和行為都表現(xiàn)出她在團隊中扮演著的“助人”角色。
保護者(領袖型)—寧靜初選就用“我想跳舞但又不想挑戰(zhàn)”把杜華繞暈的靜靜子,在三人團里成功地“真香”了。
當其他隊員極力推薦《flow》時,她在百般糾結后還是選擇了它。她很明白這首搶手的歌確實惹眼,而只有她接受舞蹈這個挑戰(zhàn),才能保護自己和隊友的安全。
作為leader的寧靜在訓練里也展示出主動負責,毫不松懈的特點。并且在導師指出她的問題時,公開表示“沒問題,你放心吧!”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九型人格的理論似乎極其上手,十足好用,只要我們愿意,每個人都可以被這樣簡單地定義。但其實,人格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復雜。
以藍盈瑩為例,盡管她表現(xiàn)出強勢、上進的特點,但她在得知自己的行為可能傷害到曾經的隊友白冰時,也會難過自責反應過來自己的言行可能讓吳昕倍感壓力時,也內疚不已......
這表示,個人身上并不只會呈現(xiàn)出單一的人格特點,其人格表現(xiàn)總是多元且復雜的。
人格模式盡管有其基本型態(tài),不會發(fā)生大的變化。但由于成長環(huán)境存在差異以及社會文化的影響,也會呈現(xiàn)出屬于他們自己的性格特質。同時,它們也是動態(tài)變化著的,有些人的人格會從其中一種轉向另一種。這意味著我們并不能那么簡單地去“定義”一個人的人格。
九型人格只是提供一種理論工具,我們可以借其對性格進行一定的分析,但這并不代表它是完美無缺的。
03、“緩沖帶”——真實性格的防御與掩飾
在節(jié)目熱度居高不下的時候,伊能靜因其不當行為成功地讓自己陷進了爭議。
除卻選秀節(jié)目,伊能靜通過其他渠道展現(xiàn)出了她的“第二幅面孔”?!?9個人的媽”“我要一直教她們”的拉踩行為,以及對“梅艷芳”“李子柒”的指手畫腳讓廣大網友迷惑不已:
伊能靜怎么了?
不難發(fā)現(xiàn),她的種種言行都彰顯著“表演型人格”的特點:
節(jié)目里樂于糾正隊友的唱腔,采訪中表示“她們唱歌完全不行”——名義上顯得熱情、討人愛好,但缺乏真摯;
無時無刻強調自己的“媽媽”身份,口頭禪是“我就是去當媽的”——大吹大擂,盼望自己的言行能引起別人的關注;
通過暗諷他人以抬高自己——虛榮心強,自我核心,而很少為別人著想
……
表演型人格并不歸屬到九型人格之中,它實際是人格障礙的一種。
我們的人格里或多或少的缺點,而當它們過激化時,就會成為健康人格“進化”路上的“攔路虎”。而有時,甚至個人都無法認識到自身人格障礙的存在,這或許與葛吉夫提出的“緩沖帶”(buffers)有關。
喬治·伊萬諾維奇·葛吉夫指出:
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性格上的負面特征隱藏在了一個精心構建的內在緩沖系統(tǒng)中,或者稱之為“心理防御機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這種緩沖帶的存在,讓我們無法看到自己性格中的真實力量。這種裝置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人們自己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設計的。
它產生于人們自身的矛盾:觀念的矛盾、感覺的矛盾、言語的矛盾、行為的矛盾。
而他無法承受這所有的矛盾帶來的壓力,有了“緩沖帶”,他就不會因為自己觀點、情感和言語的矛盾沖突而感到不安。
在這樣一種“心理防御機制”的影響下,人更難發(fā)現(xiàn)自己性格中的不足,也就更難找尋真實的自我了。
或許,正是在力量強大的“緩沖帶”作用下,伊能靜自己也沉浸于這種矛盾之中,難以察覺自己言行的不當之處。
寫在后面
認識他者、自我,都不容易。
事實上,無論是對姐姐們,還是我們自己,要分析人格都并不簡單。
科技的進步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更近一步,但它并不能取代真實的相處;每周兩小時熒幕人物觀測與分析,不能使我們真正認識一個人的性格。節(jié)目只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窄窄的窗口,而我們對她們的印象也總受個體主觀性的影響。
當運用九型人格理論時,我們也需要明白:
不能將其視作真理,用它取代對自己和他人的實際觀察,否則只會落入模式化的局囿之中。
人格本身就是復雜的,認識“自我”的過程同樣如此。給他人貼上的性格標簽,也存在于我們自己身上。
應該明白的是,無論對待他人還是自我,我們都不該以片面靜止的眼光審視。當生活和成長都在繼續(xù)時,變化自然也在發(fā)生?;救烁窆倘怀T?,但屬于各自的性格特質在不斷更新。
要認識真實的“自我”,我們需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Reference圖源:芒果tv、《九型人格》、網絡
參考資料:
①【美】海倫·帕爾默著 徐楊譯,《九型人格》,華夏出版社,2017.
② 百度詞條——九型人格溫。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53434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3045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3358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5324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771902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