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春光明媚,風和日麗,正好是個周末,
外面的行人多起來,疫情也緩和了許多,
在家悶了很久的小朋友們著實憋壞了,
趁著沒有網課的檔口,帶著兩個小家伙出門逛了逛公園。
雖然彼此互相陪伴、游戲,每天也很歡樂,
但是對外面世界的向往真的沒有什么可以阻擋的,
兩個小家伙到了公園就不受控制了,沒有方向地亂竄,
就是放情撒歡兒啊,真是憋得太久了,從過年到現在幾乎沒出門。
不禁想起教授講過的那個情感剝奪實驗,
這次疫情真是實打實地被剝奪了、被實驗了一番。
在家上網課也有個把月,每天手機、電視、電腦三班倒,
孩子也是德智藝全面發(fā)展,
寫完作業(yè)就畫畫,練完字就去寫作業(yè),
偶爾有個跳繩的體育課,不是樓下老奶奶心慌不讓跳,
就是自己跳不好了堅持不住了,
必定沒有系統(tǒng)和堅持地練習,也屬有情可原。
雖然每天也絞盡腦汁地陪她們套圈、捉迷藏、過家家、講故事,
但是,缺乏社交和運動的孩子,還是跟我反饋:
每天都在學習煩透了。
能聽得出來,孩子正在對學習這件事兒感到厭惡和失去興趣,所以決定下午必須出去走走。
撒歡回來的孩子,一路上說個不停,大汗淋漓心情大好,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應該可以應對接下來的一周網課了。
原來,運動對于情緒的積極作用真的如此強大。
疫情在家的這些時間里,我也堅持做了一件事情,每天記錄了孩子的一些行為,其中有孩子好的行為:
獨立取快遞、洗內衣;照顧生病的家人等等;
也有我們認為不好的地方:
搶玩具、一有糾紛就好哭、欺負妹妹等等。
甚至還有記錄在孩子犯錯時自己的情緒,當這種記錄逐漸成為一種習慣時,當你回看這些記錄的時候,
你會發(fā)現,原來我的孩子身上有這么多發(fā)光點,原來他是如此優(yōu)秀,你會逐漸去欣賞孩子,從而更加尊重孩子;
對于平日里你看待和處理孩子問題的時候,就會多了一份理解與平和,你更能體會孩子的感受,更能平靜地和孩子進行對話。
親身經歷,感覺這個方法對于那些好著急,急脾氣的家長是個很好的修煉方法,建議大家操練起來。
記錄孩子的點滴生活,是改變自己的一個很有效的方式,看到不同的自己,邂逅更優(yōu)秀的孩子!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49271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15354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7733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9001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380201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