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告訴你一個家庭年可能收入只有幾百塊你會相信嗎?我覺得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是在開玩笑吧,但事實上卻并不是,在中國還有很多的貧困的山區(qū)有很多的家庭一年真的只有幾百塊甚至更少的收入,那么這些人為什么不想辦法改變自己呢?現(xiàn)在有那么多的方法可以賺錢啊,為什么“窮人不上進”呢?其實,有時候不是“窮人不上進”而是有很多時候貧窮改變了人的思想,限制了人的思想!
之前有一檔綜藝叫做《窮富翁大作戰(zhàn)》,里面有4個“上流社會”的人去體驗“窮人”的生活5天,四位來自富裕家庭,擁有高學歷的香港人,到四個基層家庭生活近一星期,從事低時薪工作賺取生活費。
他們不能用信用卡,不可以用自己的錢,朋友的幫助也不能接受。看看單憑他們來自上層社會的學識智慧、生活態(tài)度,能否在這貧富懸殊的香港社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沒開始節(jié)目之前幾個人覺得憑自己的能力應該生活過得不是很煎熬,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
Brandon
名流周啟邦之子,在英國攻讀法律,畢業(yè)之后回香港做大律師,80 后,有家有業(yè),有妻有子。
他為了證明其實自己并不是同學口中的 " 二世祖 "、" 有錢仔 ",同時為兒子做榜樣,而決定參與這個節(jié)目,去體驗低學歷低收入的 80 后如何掙扎向上。
在體驗窮人生活的 5 天里,Brandon 先后去找工作、在奶茶店里打散工、送信。
不過 Brandon 找不到工作,因為低學歷的工作都是以清潔、勞動性高的工作為主,時薪又低;于是他只能仰賴節(jié)目組幫他找了在一個奶茶店打工的工作。
在奶茶店打工的時候他 " 感覺像打仗 ",雖然幾個小時的重復性勞動讓他熟悉了如何調奶茶,但他明顯覺得自己的思維停滯了," 像齒輪在轉,看不到任何方向,看不到任何前途 "。他的偏頭痛開始發(fā)作了。
很多人上班掙錢是為了每天的開支,扣除開支之后,已經沒有能力做任何事,根本存不到錢,我覺得很悲哀。
Eric
富二代,喜歡打高爾夫,跳探戈,品紅酒,開名車;在真人秀里,他被安排成為失去工作的流浪漢,5 天里只有 15 元解決三餐一宿。
因為 08 年的金融風暴,很多內地工廠倒閉,很多做管理層的香港失業(yè),結果要回流香港。" 這些人通常都一無所有。而且會選擇露宿街頭的人,往往所有的資產加起來不會超過 10 元。
節(jié)目開始前,Eric 表示:" 就算真的處于這種境地,我也會在很短的時間里想很多辦法,來改變這種不好的境遇。"
Eric 確實也非常努力,想盡辦法找工作。
他第一份送外賣的工作才做了 5 個小時,老板就用 " 另外雇了人 " 為借口把他辭退了。
而這種朝不保夕的生活,是很多露宿者面臨的問題。
白天送外賣,晚上撿紙皮鋪在地上露宿;睡不著就爬起來看看有沒有可以賺錢的機會。
這種生活耗盡了 Eric 的銳氣,他不得不承認窮人的人生其實是鉛筆人生。
從小生長于貧困并且長大后仍然處于貧困狀態(tài)的兒童受到雙重影響。
但是,大腦的這些部分也被稱為特別“有可塑性”,雷絲說,這意味著它們直到成年時期都可以不斷被加強和被改善。
EMPath的“跨代流動項目”(Intergenal Mobility Project)被稱為Intergen,它使用了三種工具——一種用于成年人,一種用于孩子,另一種用于整個家庭——來構思他們看待個人和集體的生活的看法
兒童和成人工具用“橋”來比喻解釋不同的領域是如何對于最終的成功至關重要——如果橋上的單個柱子被削弱,根據(jù)比喻,整座橋可能會崩潰。
“通達自給自足之橋”,對成人而言,引導家長考慮家庭穩(wěn)定,福祉,財務管理,教育培訓,就業(yè)和職業(yè)生涯管理。
“通往更美好未來的兒童之橋”同樣引導著孩子們思考健康和福祉,社會情緒發(fā)展,自我規(guī)范,獨立準備和教育進步。
與此同時,“家庭合租車道工具”幫助家長及其子女協(xié)調個人和家庭目標。
一起工作,可以避開交通堵塞,通過快車道前進。
生活在這個對未來充滿焦慮的年代里,所幸的是你還年輕,還有機會思索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如何才能擁有幸福的家庭,給孩子良好的教育,優(yōu)雅地度過余生;而不僅僅是為生存而奔波,毫無希望、忙碌、麻木地煎熬著去過每一天。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87104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6134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50566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15472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92130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