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長大之后 會“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特別是一些學歷比較高的人看待自己“低學歷”的父母,覺得父母“啥也不懂”,你傷害過你父母嗎?或者說是在無意中做出一些傷害父母的行為,其實有些話就真的很傷父母,這四句話很傷父母請不要說!
批評父母無能
“說了你也不懂,別問了”
“跟你說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
“你們那一套早就過時”
“跟你說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這樣的話,其實是對父母極度的不信任。
他們做的好與不好有什么區(qū)別呢?
父母喜歡為孩子做點事以體現(xiàn)其價值,拒絕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沒用了,兒女不需要他們了,從而陷入消極、悲觀的情緒。
其實這背后暗含的是子女的情緒化和傲慢、不謙卑。
父母年歲大了,面對許多新鮮事物,不會像子女那樣緊隨潮流,即便在子女眼中非常簡單的一件事,他們也要學上好多遍。
比如筆者父親,剛上一年級沒幾天就遭遇文革輟學,到現(xiàn)在拼音都不認識幾個,幸好爺爺出身書香世家,教父親勉強認識了幾個漢字,但父親至今都不怎么會用智能觸屏手機。
有一次回家時他問我怎么發(fā)短信,我教了他好多遍但還是沒學會,我不耐煩的冒出一句:“你又不會拼音,再簡單你也學不會”,聽罷,父親沒再說話。
后來我想再教父親用觸屏手機,但被他斷然拒絕了。
再后來聽母親說,當初你父親學發(fā)短信,是為了不影響你工作。
很多子女都認為自己比父母強,卻忽視了父母的經驗與學歷無關,這是必須親身經歷過才能擁有的體驗。
這些話不僅會讓他們傷心,還會讓他們因年老產生的自卑感加重,覺得自己沒用,恐懼落后于時代。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含辛茹苦把我們養(yǎng)育成人,沒有父母哪有我們?
小時候,父母是我們的老師,教我們吃飯走路,從來沒有嫌棄我們笨,父母老了,我們應該做父母的老師,做到百問不煩,這其實也是一種孝道!
所以做子女的千萬不要批評父母的無能,這樣他們會很傷心!
最大的孝,便是不對父母色難。
抱怨父母啰嗦
“有事嗎,沒事我掛了”
“好了好了,我知道,真啰嗦”
“我要吃什么我知道,別給我夾”
也許一個簡單的事,父母也會囑咐很多遍,例如叮囑我們穿厚點,囑咐我們別著涼,囑咐我們少喝酒,囑咐我們早回家……
這時,一定不要對父母說:“別啰嗦了,煩不煩!”
因為只有真愛你的人才會啰嗦你,其實你的父母并不是一個啰嗦的人,你見過他們什么時候向別人啰嗦過?
“記憶中和父母拌過無數(shù)的嘴,但從來沒想到,小時候一句無心的話,媽媽竟然整整記了20年?!币晃痪W(wǎng)友說:
上中學的時候,有一次是冬天,早上快遲到了,我媽非說今天要變天,讓我把棉褲穿上,我說我不冷,來不及了,她還是嘮嘮叨叨沒完,說“你穿上怎么了,能花多少時間啊,長這么大怎么這么讓人操心啊?!?/p>
我一急就脫口而出,“嫌我讓你操心,那生我干嘛呀?” 我媽立刻不說話了,我推起自行車就往外走,她追出來,默默地往我車筐里塞了個面包。
著說著,眼圈紅了起來。
不經意的這樣一件事,在以后的日子里,母親卻時不時總提,“那你生我干嘛呀”這句話,就像刻在了她腦子里一樣,20年了還念念不忘。
去年這位網(wǎng)友生了孩子,10個月里拖著沉甸甸的肚子累得要死,她說,“要是我的孩子以后這樣說,估計我給他一個耳光的心都有。”
尹默父母是在他考上大學那年離的婚。
畢業(yè)后,他特意選了一個遠離父母的城市工作,工資很低,付完房租飯費所剩無幾。
整整一年,他沒給家里打過電話。
有一天在地鐵口,他接到了父親的電話。
一段很長時間的沉默,仿佛父親不知道該怎樣開口,尹默不耐煩地說:“有事嗎?沒事我掛了,我電話快沒錢了?!?/p>
沒想到父親說:“我知道,我給你的卡里匯了6000塊錢,實在辛苦,就回家吧,爸爸養(yǎng)你?!?/p>
這句話讓尹默淚如雨下。
不讓親近的人傷心,是一個人最高的教養(yǎng)。
對父母的教育不耐煩
“煩不煩啊”
“瞎操心什么啊”
“我知道了,別說了,你說的我懂”
“孝順”兩個字千百年來被我們掛在嘴邊,但現(xiàn)代社會很少有人認真思考過它們的含義。
“孝”體現(xiàn)了下對上的愛和尊重,“順”要求孩子在順服父母的基礎上進行溝通。
如果在子女的內心里沒有這個“順”字,那么很容易在溝通中喪失謙卑和尊重。
每當父母因為某件事教育我們時,好多孩子會說:“我知道了,別說了,你說的我懂”等不耐煩的話,其實父母只是希望我們過得更好。
直到我們?yōu)槿烁改负蟛琶靼?,原來我們也是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
對父母多一些體諒,等他們哪天不管我們了,不再教育我們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生活會更加難過!
對父母講職場用語
“謝謝你”
“請”
小的時候,父母給你買了夢寐以求的玩具,你高興的會說:“媽媽,謝謝你?!备改缚赡軙榇诵牢扛吲d;
但當你長大后,每次回家,看到父母給你做飯鋪床,你也把“謝謝你”、“請”這種職場用語掛在嘴邊,難免會讓父母心酸,也許你是無意中把這些話帶到了家里,也許你是真的想感謝父母。
但是當著他們的面說這樣的話,會讓他們傷心。
因為在父母眼中,你始終都只是孩子,都是那個調皮搗蛋、橫沖直撞,老惹自己生氣的小鬼。
所以他們給予你的愛,是一輩子的,是不求回報的。
林俊杰有一首《陌生老朋友》的歌,這樣寫到:
問候太客套,不要太像社交,
不如胡說八道;
小人就小人,友情不用搞得太深奧;
不怕有磨擦,吵吵鬧鬧,只怕太有禮貌。
在某些場合,對待某些人,我們需要禮貌,謹慎一點;
但在某些場合,對待親密的朋友,我們可以隨意一點,甚至可以邋遢一點。
哪怕你真的想感恩父母,也不要把“謝謝你”、“請”這樣的話掛在嘴邊。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00983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15436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4640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68647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009928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