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97国产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片无码视频不卡

人有權利圖舒服和自由,但會不會太不負責任了
作者:李松蔚 2019-12-24 18:17:38 心理百科

人有跟隨感受的自由,舒服就做,不舒服就可以不做,這是常識。有人對常識有疑問:人固然有權利圖舒服,但會不會太不負責任了?

這個疑問很有代表性,值得多說幾句。

「要忍受一定的不舒服」,聽起來很有道理。但道理都跟特定的語境有關。脫離了語境只談道理,就變成刻舟求劍。一個孩子喜歡玩耍,不喜歡上學,講道理的人會說他這樣不對,如果放任這種感受,人就會墮落。這話好像沒有什么問題。

但孩子也是真的不舒服,「不舒服就可以拒絕」,這是常識。常識是更接近原始的狀態(tài),更基礎和更底層的東西。人跟隨自己的感受,大概率可以趨利避害,為什么說它是更基礎的?因為這是動物本能,是在漫長演化中形成的保護機制。

過期的食物吃了肚子疼,就不要吃,再吃會損害你的健康,甚至有生命危險。肚子疼是在保護你。跟隨這種感受,你會有更大的概率活下來。

感受本身包含了生存所必要的大量信息,比理智的處理速度更快。理智要判斷一種食物是不是對身體有害,需要測算它的成分和劑量,需要生物化學知識,需要定量評估對生理功能的影響……只有專家才弄得懂,大多數(shù)人弄不懂,沒關系。你總之有不舒服的感覺,身體的感受是直觀的。

在一個危機四伏的環(huán)境里,需要快速且直觀的反應。每次都等理智判斷清楚再行動,這種人早被這種環(huán)境淘汰了。吃到不舒服的東西就不吃,做著不舒服的事情就拒絕,難受時對自己多照顧一點,相處起來不舒服的人就離遠一些。這些就是常識,不需要任何高深的道理,人人都可以快速使用。

人有權利圖舒服和自由,但會不會太不負責任了

身體最知道怎么樣保護你。

但這些本能的保護機制,現(xiàn)在反而需要一遍遍地重申。因為有一種新的正確:我們受了教育,學了道理,教導我們克服本能,走出舒適區(qū),對自己狠一點。這是什么語境下的策略呢?——是在舒舒服服,允許你慢速反應的時候。就是說,等環(huán)境變好,有保障了,你已經足夠安全,不必時刻緊繃的時候,就開始考慮更細致,更有謀略的反應,謀求安全之后更長遠的發(fā)展。套用一句流行語,為了讓人成為更「好」的自己。有危險的時候,人只要活著,等到安全了,人就想活得更有質量。

并非「應該」那樣做,只是一種選擇。

為了更高的質量,可以選擇無視身體的信號。在沒有健康負擔的情況下,為了身材健美,哪怕疼痛也可以選擇咬牙多做幾組運動。醫(yī)療體系健全的前提下,有些藥吃下去讓你更不舒服,但你選擇相信醫(yī)生的話,繼續(xù)吃。工作996很累,如果你判斷自己還年輕頂?shù)米?,為了未來你選擇多堅持一段。嚴厲的老板讓人不舒服,但你感覺他最多也就是罵罵你,你選擇多跟他待一段時間學點東西……這些選擇都是在克服本能,為了更大的好處。

而這一切的好,都要以活著為前提。

只有你活得安全,穩(wěn)定,沒有威脅的時候,理智才會從容判斷:本能的聲音讓我停下,但我要慢慢想一想……嗯,我估計沒有問題,可以繼續(xù)!

你看,這并不是適合危險狀態(tài)的策略。

兩種策略對應兩種不同語境。學了那么多道理,這一點不能忘。危險的時候就跟隨本能,不舒服了就跑。等確定安全了以后,你再慢慢考慮要不要「忍受不舒服」。人在和平時期才喜歡冒險。那些鼓吹「走出舒適區(qū)」的理論,沒有講出故事的全貌。走出舒適區(qū)是反本能的,是冒險,并沒有天然的正確性。它降低我們的反應效率,打開身體的屏障,增加暴露于風險的概率。當然有好處,讓我們有機會做一個不同尋常的選擇,成為更高級或者不一樣的人。而不必遵循本能的聲音——那聲音是我們?yōu)榱吮Wo自己,做出的安全限定。

打破這個限定,可以跑更快,好處更多。就像限速60的公路,有人在沒有攝像頭的時候也可能狂奔過80。但只是一次成功的冒險而已。

冒險挺好,但它是個人的選擇。你可能會聽別人勸:「假如你愿意,可以選擇冒一點險」,這話你聽不聽隨便。但如果他說的是:「你不應該順著自己,你必須大膽一點!」,那就不要聽。冒險永遠不是,也不應該是一個必需品,它需要以安全為基礎。這是關鍵。哪怕最嚴厲的健身教練,也會讓你根據身體的感覺量力而行,不會叫你「什么疼痛都不要管」。什么時候停,什么時候再多忍耐一下?一旦進入細節(jié)的探討,當然就很復雜,因人因事而不同。但如果有什么簡單結論的話,就一句話——只有先保證自己活著,才有機會慢慢探討。

記住這一點,就不會懷疑常識。

如果說世上真有什么精神控制,方法不外乎就是對一個人感受的真實性或是合理性進行全盤否定:你不應該這樣感受,或者你不該沉溺于你的感受。你應該這么做,應該那么做,走出舒適區(qū)才是更好的你:媽媽就應該多付出一點,爸爸就應該多賺一點錢,孩子應該是努力學習的,工作應該是全身心投入的。你覺得很痛苦?不不,你必須忍受痛苦,痛苦是你進步的階梯……最有迷惑性的是,這些說法有時是對的。公正地說,它們有可能是對的,有可能同時也是安全的,但不一定總是。

它們「不一定」安全,這就夠了。

這樣的態(tài)度有其冒險性。如果我請你不要相信自己的本能,「相信我,我才知道怎么對你好!」,無論我是不是真的知道,讓你放棄自己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冒險。而冒險是在安全,穩(wěn)定,沒有特別大的危險,可以從容選擇的語境里,才適用的策略。

用不用這種策略,取決于你在哪里。

在相對安全的環(huán)境,當然沒有問題。我有時也喜歡思維上的挑戰(zhàn),問自己「你感受到的都是真的嗎」。我懷疑自己的一切,懷疑頭腦里建構的整個世界都是假的——這叫「顛覆」——很過癮,它讓我頭腦變得更靈活。但這種時候我坐在沙發(fā)上,剛吃完飯,手邊有一杯茶,天氣又舒服。讓我覺得陷入一會兒虛無也沒關系。如果不是這樣,如果我身處險境,周身疼痛,我就不會再這么想,不再質疑感受的真實。我只會遵從本能,轉身就跑。當然,健身房里的疼痛除外,教練說:「痛都是你想出來的!你只要不想就不會痛!」聽上去非常精神控制,但我也愿意聽一聽,因為知道隨時可以停下。

劃重點:任何選擇,都可以停下。

所以我一直在說自由,自由,自由,停下的自由,隨心所欲的自由。自由的意思就是你可以停下,也可以不停。但如果有聲音告訴你:「你不應該停,因為你沒有這樣的自由!」,你就要警惕了。這個聲音可能對你好,也可能毀了你。是不是真的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沒法確定它好不好。而只要你沒法確定,它就是有風險的。那你就不如停下來,先把自己保護好?;钪且磺械那疤?。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最新測試

  • 雙向情感障礙無性婚姻心理效應心理咨詢心理測評職業(yè)價值觀心理男人心理咨詢師性取向正念社會心理學依賴型人格焦慮產后抑郁回避型人格障礙心理醫(yī)生偏執(zhí)型人格自卑心理控制情緒情商測試女人心理智力測試潔癖弗洛伊德社交恐懼癥綠帽情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