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人為什么要有儀式感」?有個高贊答案是這樣的:儀式感為每一個普通的日子和動作,標定它背后的精神內(nèi)涵。
而《小王子》中有一個片段,為「儀式感」給出了最清晰的解釋。小王子馴養(yǎng)狐貍之后,第二天去看它。
狐貍說:「最好還在原來那個時間來。比如說,你下午四點鐘來,那么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幸福。到了四點鐘,我就會坐立不安;進而發(fā)現(xiàn)幸福的代價。
但是,如果你隨便什么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時候應(yīng)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yīng)當有一定的儀式?!?/p>
「儀式是什么?」小王子問道。
狐貍說:「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p>
NO.1
「儀式感」
是歷史流轉(zhuǎn)的記憶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千百年來,我們始終生活在一個注重儀式感的國度。
立秋剪楸樹葉,大寒踏雪尋梅。24節(jié)氣作為萬物和時光的節(jié)點,體現(xiàn)了古典時間里的「儀式感」,激發(fā)我們順應(yīng)時間的結(jié)構(gòu)去生活。
中秋的賞月吃餅,重陽的登高望遠,春節(jié)的拜年賀歲,如果沒有儀式感,這些節(jié)日便與平日無異。因為有了儀式感,才成為了文化記憶和精神感念,散發(fā)著溫暖的人性光芒。
這些帶有儀式感的節(jié)俗,因其中的文化追尋和情感慰藉,又超越了儀式感本身。儀式感之于國家,是一種文化;之于個人,是一種銘刻。
我們一生也在儀式感中度過,從滿月抓周到畢業(yè)典禮,從婚禮宣誓到葬禮悼詞,我們借助「儀式」來表達內(nèi)心的莊重和敬虔,并賦予未來以期盼、祝福和全新的意義。
正如洛蕾利斯 ? 辛格霍夫在《我們?yōu)槭裁葱枰獌x式:心靈的意義、力量與支撐》中所言:「儀式能令我們在自由和秩序之間達到一種平衡,更有意識地去感覺、珍惜生活中的特殊時刻?!?/p>
NO.2
「儀式感」
是掌控生活的坐標
社會結(jié)構(gòu)的殘酷之處,在于它毫無憐憫,無論你是誰,都不得不跟著節(jié)奏跑。光鮮亮麗的生活背后,潛藏的永遠都是三個詞:忙、累、沒時間。
早晨急匆匆起床上班;午餐外賣叫個便當;晚上加班到深夜,回家只想倒頭就睡。難得熬到周末,睡掉大半,匆忙收拾一周積攢下的瑣碎,然后準備下周要交的報告。
在生活的重負之下,我們每一個人,似乎都習(xí)慣了被推著走。所有的「自然性」和「個人性」,通通讓位于「社會性」。
與其說是我們在生活,不如說是生活在我們的生命里,不留情面地呼嘯而過。時光匆匆,還沒來得及細細體味,忽然某一刻,就感覺力不從心了。
我們迫切需要從生活的慵懶、無聊和空虛中,重新獲得對生命的專注、期待和激情。體會到一種自控和莊重的力量,重新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感」。
這種「掌控感」會帶給我們相對的「安全感」,因為只有確認自己的自主意識,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價值。而這,是一切存在的精神基礎(chǔ)。而最能掌控生活的的儀式感,應(yīng)該要和造物主連接在一起,如此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感。
NO.3
「儀式感」
是超越現(xiàn)實的詩意
喧囂的時代里,生活節(jié)奏變快了,情趣卻變少了。我們在紛繁雜亂中來去匆匆,沉浮在情緒的汪洋大海中,失去了那份洞察的敏感和詩意。
王小波曾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yīng)該擁有詩意的世界?!惯@個詩意的世界不在遠處,就在身邊。
無論是在陌生的城市偶遇故知,圖書館發(fā)現(xiàn)一本喜歡的書,還是寒冷冬日突然降臨的暖陽,都會讓人產(chǎn)生微小的幸福。
給自己一點時間靜下來,慢下來,「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花心思為生活增加點儀式感,平淡無奇的時刻也能擁有詩情畫意。
心有儀式感,即便窮苦困厄、時運多艱,也能保持積極樂觀。用心對待自己,用情對待他人,用愛對待生活。盡可能地保持澄然的底色,永葆向美的勇氣和信心。
雖然明知生活依然煩瑣細碎,有了一顆真誠敬虔的心,那些具體的當下會被詮釋得格外生動。你會發(fā)現(xiàn),在期待和專注中,生命的節(jié)律自然會變得清晰,生活的色彩自然會邁向絢麗。儀式感是對生活的深情,以及對人對己的深愛。
NO.4
「儀式感」
是精心設(shè)計的狀態(tài)
儀式感看似可有可無,實則意義非凡,它可以對抗世俗的粗糙和消極,諸如懶散消沉、沮喪頹廢。儀式感不需要繁文縟節(jié),不需要大費周章,只需要一點小心思,就能迅速聚攏思想和精力,讓整個生命呈現(xiàn)出不一樣狀態(tài)。
為何「儀式感」有種神奇的效果?人是習(xí)慣型生物。我們的行為中只有5%是有意識的,其余95%是無意識、或下意識的反應(yīng)。當我們的意識開始指向某處時,潛意識便不受控制。
建立「儀式感」,就是讓這5%的有意識,統(tǒng)合這95%的無意識,讓自己進入狀態(tài)。儀式感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是一種精神的禮儀。將普通狀態(tài)與此時此刻劃分開來,帶著某種神圣感,給予我們信念與力量。
就如同我們一年365天,每晚10點的準時更新一樣,同樣是一份「儀式感」,為了讓你在一天的疲憊之后,有一點小小的期待和收獲。
2019年很快要隨風而去,時光如此匆匆,新的一年如何更好地對待自己和生活,如何陪伴你抓住時間的坐標,珍惜每一個當下和此刻,是我們始終在思考的事。
因此
我們特別設(shè)計了「萬物有時 ? 節(jié)氣日歷」
作為新年的特殊禮物,為懂生活的你
精心送去一份生活的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01921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55410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94460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3679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909047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