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我將心底排練數遍的話語訴諸于口,掛上無懈的微笑表情,迎向臺下領導的審視目光。
鞠躬致意,掌聲響起。
就算一場匯報結束了。
這樣普通至極的匯報里,我常將PPT匯報口語化,頭先數天放在心里排練N遍,當日再公之于眾。
僅這樣,才能緩解一點內心的緊張與恐懼。
在同事面帶笑意的眼神中,我知道這種姿態(tài)稱得上游刃有余。
我向來不是一個足夠自信的人。
不夠自信,或是因為足夠自卑。
但越是清楚了解自己自卑的狀態(tài),越是得努力活出自我的精神。
想起某天與一位領導對話,心里高速運轉,拆解著應對的話語,卻在最后幾句匆匆對答時出了疏漏,一下子神色赧然。
所幸領導并不在意這點表面符號。
我在心里暗暗吐槽自己,多大的人了,還是這么容易臉紅。
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記憶中小時候的糗事容易浮上心頭。
課堂上自己被老師當眾點名,卻因為回答不上來而結巴半天,在一眾同學的目光中,連空氣都變得有了焦灼感。
鬧了個大紅臉,更是讓嘲笑聲過耳穿心,像附骨之疽。
很多感覺會遠去,記憶會變得黯淡而模糊,最后,一些東西會生長在血肉當中。
就像糗事帶來的尷尬感,會隨著年齡的漸長,自己逐步走向成熟,而漸漸消弭,
自卑卻通常如影隨形。
我時常在想,一個人何以成為一個人當下的模樣。
答案很明顯,你所經歷的一切形成了如今你的模樣。
在心理學領域,通常這樣解釋,如榮格所言:你的潛意識引領著你的人生,而你卻稱之為命運。
我自然萬分相信,自卑早已成為我的潛意識之一部分。
但,這又如何呢。
人是一種容易生活得混沌而又模糊的生物,五根不凈,六情不舍。
與血肉化成一體的,難以追根究竟,而我能觸碰的是微涼的露水,清晨的雨霧,川流不息的人群,
還有向上的姿態(tài)。
要知道,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自卑情結,原本就無可厚非。
因為所謂自卑情結,是人在面對棘手的問題時,所產生的無能為力感。
人生,可不就常常有那么點無力么。
誰沒有在歲月漫長中產生一點脆弱、渺小又無助的感覺呢,連蘇子都說渺滄海之一粟,遑論普羅大眾。
重要的是,向上野蠻成長,向下萎靡不頓,都是一種選擇。
之所以這樣說,并非將深陷自卑困擾的人,打上一個“萎靡”的標簽。
也不是盲目呼喚每個人,你站起來啊,去成長。
只是某一時刻,突然發(fā)現,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狂妄的天才,
一生從未有過挫敗感,那已不是人。
世人都會深陷在自己的局中,“自卑”只是個偽命題,并不單存在于看得見的人身上,也存在于看不見的人身上。
光鮮亮麗,從來都是外衣,雖然有的人穿得俏麗一些。
于是,選擇權還是落回在自己手中。
也許,骨血難以改變,外衣,還是可以拿到手的。
我曾與友人討論過彼此的戀情。
她說,過了年紀才發(fā)現,主動是一個女孩子最健康的姿態(tài)。
我隨后接了句,可惜,女性大多往往“執(zhí)著”于被動。
并非真的執(zhí)著,或者當中有霸道總裁的荼毒,但更多的是身陷被動的困頓中。
我想要,卻說不出口;我想逃離,卻放不開;我想被愛,卻不愿去追尋,執(zhí)著于等待。
而女孩子,又最容易在愛情中激起骨子里最深處的自卑感。
“喜歡一個人,卑微到了骨子里,然后開出花來?!?/p>
每每有人說,張愛玲這句話道出了愛情中的苦澀。
可是,再卑微也開出花來,不也是一種勇敢嗎?
女孩子的心思總是如同盛滿了散落湖面的月光,神靈也難以描摹其形狀與姿態(tài)。
無論心底的無力感多少,踮起腳尖在潑地的月色下跳舞,永遠令人心向神往。
那天,好友最后說:“所以,無論我在他面前有多自卑,又有過多少卑微,也要再去見他一面?!?/p>
無論是愛情,或者事業(yè),生活。
曾迷失在心底的,曾雕刻你心神的東西,將永遠伴隨你。
如同自卑這么件事。
只有一點,自卑從來不該成為你淹沒自我的理由。
所以,自卑么,我不在乎。
選擇什么樣的精神世界,是你可以決定的。
祝愿你,努力向上攀緣。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46096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9247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50163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8645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974491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