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很久,關于李雪琴,這篇文章需要從什么角度寫才好。從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來寫?從不論從事什么職業(yè),歸根到底都需要才華來寫?從成功的途徑不再單一來寫?從未來的孩子更需要最求獨特性來寫?最終我小心翼翼地選擇了這個話題,抑郁癥。
抑郁這件事,之前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好像很少見,大家好像都覺得,這是個“富貴病”,窮人每天拼命掙錢貼補家用,哪里有時間坐在窗邊傷春悲秋?
“以前的人,面朝黃土背朝天,哪里有現(xiàn)在這么多臭毛???”“現(xiàn)在過著這么好的日子還抑郁?就是閑的”“就為自己不好好學習找借口!”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抑郁”這件事,還真不是“閑的”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李雪琴”,是因為一條短視頻,一個身穿黑衣的女孩,素顏,站在清華大學門前,用東北話一本正經(jīng)地說:“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你看清華大學的校門,多白?!?/p>
當時很多人覺得這女孩一本正經(jīng)又有點兒喪喪的樣子很可愛,而且有一種莫名的喜感,這條視頻火了,而且還得到了吳亦凡本人的回應,吳亦凡模仿著李雪琴的風格,用東北話說:“李雪琴你好,我是吳亦凡,別管我在哪兒,你看這燈,多亮?!?/p>
同樣的一本正經(jīng)。在得到吳亦凡親自回應后,李雪琴被送上了微博熱搜第一名,喜得稱號,:“追星錦鯉”。
在陸續(xù)喊話球星郭艾倫、企業(yè)家李彥宏并且都得到了本尊的回應之后,李雪琴成為了擁有三百萬粉絲的“網(wǎng)絡紅人”,簡稱:網(wǎng)紅。
很多人對網(wǎng)紅的印象都是“整容,低級,沒文化”,可當李雪琴逐漸在大眾面前曝光的時候,很多人傻眼了,原來其貌不揚的李雪琴,是北大的高材生,畢業(yè)于北大新聞系,畢業(yè)后又在紐約大學攻讀研究生,妥妥的高材生,妥妥的學霸。
最近李雪琴登上了《脫口秀大會》的舞臺,展現(xiàn)了自己過人的幽默才華。
李雪琴在臺上讓人捧腹大笑,吐槽坐飛機遇到熊孩子,她說:
“有一次坐飛機受不了熊孩子,就給自己升了個頭等艙,但是我沒想到,也沒有人告訴我呀,那有錢人也生孩子?!?/p>
談到PK,她說:
“這期一對一PK,贏了就能晉級,你們都沒看見,那些人老想贏了,爭著搶著就要選我,搞得我壓力特別大,我這輩子都沒被這么多男人競爭過?!?/p>
談到“天賦異稟”,她又調侃自己的老板:
“李誕在臺上說我天賦異稟,我有啥天賦啊,我現(xiàn)在就有個餅?!?/p>
賽程結束后,李雪琴獲得了第五名,更令人驚訝的是,上這個節(jié)目,是她第一次嘗試脫口秀,沒有任何經(jīng)驗,每次上臺的稿子都需要現(xiàn)寫。
大張偉說她:“怎么辦,她太厲害了?!崩钫Q夸她:“真的是天賦異稟?!薄懊摽谛闾觳拧睏钐煺娓枪_搶人:“我太喜歡她了,讓她老板把合同轉給我?!鼻仃灰彩琴澆唤^口:“特別棒,比突圍賽的時候還厲害?!?/p>
“北大才女”、“天賦異稟”
現(xiàn)場包括網(wǎng)上對李雪琴的夸贊鋪天蓋地。
這時,李雪琴發(fā)了一條微博:可別夸了,我沒那么厲害,茍住就不錯了。
被大家夸贊的的李雪琴似乎對自己并沒有什么信心,嘴里總是說著自己要被淘汰。
李誕說:“只要生活足夠倒霉,你是不需要創(chuàng)作的”
李雪琴用自己的天賦和搞笑段子,征服了觀眾和嘉賓。她的段子從催婚、人際關系再到職場,每一個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場景,都被李雪琴寫到了段子里。
有句話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p>
這句話用來形容在舞臺上幽默風趣的李雪琴,再合適不過。她把自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變成吐槽,用自帶喜感的東北話慢悠悠的講給觀眾聽,給很多人帶來了笑聲,殊不知,她自己本身卻是個抑郁癥患者。
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李雪琴會抑郁,包括她最開始去看的心理醫(yī)生,醫(yī)生問:“你能順利畢業(yè)嗎?”
李雪琴說:“能”
“那你還抑郁啥?”
沒有人能理解,一個北大高材生,站在中國最高級的學府,二十幾歲幸運成名,過著很多人羨慕的生活,有很多很多人喜歡她,為什么還會抑郁?
“我媽是我?guī)Т蟮摹?/p>
李雪琴說:“我媽是一個小女生,她是我?guī)еL大的,她不是能照顧我的,這個家是我撐起來的?!?/p>
這話聽來令人發(fā)笑,背后卻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承擔著辛酸和無奈將自己逼迫成一個大人。
初三那年,李雪琴的父母離異,她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赡苁且驗榛橐龅牟恍液蜕畹膲毫?,李雪琴的媽媽非常容易焦慮,并且情緒十分不穩(wěn)定,女兒成了她唯一的依靠,也是唯一的發(fā)泄口。
李雪琴小心翼翼地照顧著媽媽的情緒,從不敢考第二名,怕媽媽情緒崩潰,怕別人說:“離婚都把孩子耽誤了,她媽媽沒把她帶好。”
原生家庭的影響,讓李雪琴比同齡人更早的長大,更懂得照顧別人的情緒,慢慢的變成了討好型人格,將快樂帶給別人,負面情緒埋在自己心里,整個人當然不會快樂。
大學時期,李雪琴確定自己患上了抑郁癥,病情反反復復,之后出國讀研,在遙遠的異國他鄉(xiāng),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抑郁癥變得越來越嚴重,后來干脆休學,回國工作。
“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人用一生來治愈童年”
用一生來治愈童年的人其實日子并不好過,她有很多情緒要去發(fā)泄,但她不敢,因為她從小就是一個照顧別人情緒的孩子,她怕自己的情緒會給別人帶來負面的反饋,所以只能反噬自己。
她自己非常不開心,但她希望能給別人帶來快樂。
在這個經(jīng)濟與科技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越發(fā)追求完美,孩子要懂事、要聽話,要學業(yè)蒸蒸日上,興趣特長也一樣不能少,否則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家長在工作上不斷精進,在孩子面前力求完美,但卻時常忘記照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在朋友圈里轉發(fā)幾篇養(yǎng)生文章可能是對自己的身體最大的照顧了。
其實,現(xiàn)在的生活壓力大,節(jié)奏快,每個人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小感冒”、“小發(fā)燒”,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也并不讓人聞風喪膽。
我們要做的首先就是要正視這種情緒,有負面情緒是一件很正常很正常的事情,每個人都有壓力,都有負面的情緒,而每個人緩解壓力的方式都不同。
我們第二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方式來將負面情緒疏通出去。有的人緩解壓力的方式是跑步,有的人是聽音樂,有的人是唱歌,有的人是畫畫。
如果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方式,不妨一件一件的試一試,找到自己緩解壓力的方式,這真的太重要了,它能將負面情緒趕出身體,不至于郁結于心,反噬自己。
在上面的文字里我沒有刻意的去強調保護孩子的內心,因為在我看來,作為父母的成年人一樣需要保護。
不可否認的是,李雪琴這種討好型人格的養(yǎng)成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原生家庭。李雪琴媽媽的脆弱和情緒不穩(wěn)定,使李雪琴被迫早熟,去安慰和照顧“還是孩子”的媽媽。但是如果一味的去責怪一個母親,似乎是對家長的一種不公平。
最近看了很多文章,對做家長、作父母,有鋪天蓋地的要求,有非常明確的責任劃分,子不教,父母之過。別忘了,媽媽也有媽媽,爸爸也有媽媽,父母也曾經(jīng)被捧在手心上,媽媽曾經(jīng)也是一個不敢走夜路的小姑娘,成年人也有缺點,也有脆弱的時候。
李雪琴懂得媽媽的脆弱,理解媽媽作為成年人的辛苦,懂得媽媽的愛,并且感念媽媽的關愛,心里并不懷有怨恨,媽媽將孩子教育的優(yōu)秀,懂事,她也照顧了媽媽脆弱的情緒,李雪琴和媽媽是相互成就的。
李雪琴為媽媽發(fā)文解釋:“我媽是個很愛我很愛我的小姑娘,高三學習緊張,媽媽曾帶我翹課去吃燒烤喝啤酒?!笨纯醋约褐車惺懿⒉华毩?,很多情緒都是大家生而為人共同的感受。父母也有很多來自社會、來自工作的壓力,我們要做一個優(yōu)秀的父母,但是一定要學會自我關懷,自我排解,只有把自己照顧好,才能有更多的能量去照顧家庭、照顧孩子。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455406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2676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5130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0315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61810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