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悲觀不同于真正的悲觀,真正悲觀既降低了期望水平也降低了成就,是一種適應不良的反應,而防御性悲觀不會對實際的成績產(chǎn)生負面作用,防御性悲觀者的表現(xiàn)并不差,真正的悲觀往往會影響成績。
我們常在生活中見到那些樂觀自信的人。相信你一定很好奇,自己雖然做不到那樣樂觀,常常會因為一些事情焦慮,擔憂,悲觀,但是在真正的社會競爭中,悲觀者一定比樂觀者成績差嗎?
01、防御性悲觀與樂觀的成就比較
雖然防御性悲觀和樂觀在期望水平,反思性及焦慮水平上都存在著差異,但研究表明當允許防御性悲觀者和策略性樂觀者使用各自的策略時,他們的成績沒有顯著的差異。也就是說,一定程度上,適度的悲觀不會影響我們的成績。也有研究顯示,長期來看,防御性悲觀者的學業(yè)成績的平均分低于樂觀者,防御性悲觀者經(jīng)歷了更多的壓力,有更多的心理癥狀,他們的生活滿意度也較低。隨著時間的延長,他們的內(nèi)部動機逐漸減弱,人感到精疲力竭,最終影響其成就。
防御性悲觀者能夠做好充足的準備、將壓力轉換為動力,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承擔了很大的壓力以及很高的工作強度,所以防御性悲觀和樂觀并沒有好壞之分,我們應該理性地看待自己性格中樂觀和悲觀的那一面。也就是說,學會在生活中正式正視自己看起來不那么好的一面。
02、防御性悲觀者與樂觀者成就無差別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人們認為積極的心境有利于個人的成績表現(xiàn),樂觀地看待生活比非樂觀主義者有更多的成就。然而防御性悲觀者往往比樂觀者報告更多的消極情感,更少的積極情感,為什么他們的成就卻是相當?shù)哪兀?/p>
Norem 等人用實驗的方法證實了心境(mood)對防御性悲觀和樂觀的不同作用:消極的心境有利于防御性悲觀者的成就表現(xiàn),對樂觀者的成績沒有影響。這種作用可以用心境輸入模型(Mood as Input Model,MAI)來解釋。
心境輸入模型將心境作為一種信息,這種信息與個體在朝向他們的目標努力時所使用的停止規(guī)則有關,所謂停止規(guī)則是一個人在決定是否達到了目標及是否該停止努力時所參照的標準。
不同的目標有不同的停止規(guī)則,根據(jù)一個人的停止規(guī)則,積極或消極的心境可表明一個人是該停止還是該繼續(xù)努力。在不同的目標條件下,對積極的或消極的心境的解釋是不同的。
防御性悲觀者和樂觀者的一個顯著差異是他們對于目標的解釋不同。與樂觀者相比較,防御性悲觀者認為他們的目標更有壓力,目標之間的沖突更大,更花費時間,失敗的可能性也更大。根據(jù) MAI 模型,防御性悲觀者把消極心境解釋為自己必須繼續(xù)努力,因為自己還沒有解決沖突,沒有減輕壓力,或者還沒有完成任務。
而積極的心境則意味著事情已經(jīng)處于失敗的邊緣,不再需要關注,因此積極的心境會導致他們不再努力,也不能有效地控制焦慮。對于樂觀者而言,只要心境沒有表達出來或沒有直接地與將來的任務有聯(lián)系,他們對任務的動機就不會受到什么影響。當樂觀者避免與任務有關的想法時,他們也會避免自己的心境與任務聯(lián)系起來。根據(jù) MAI 模型,由于心境輸入不被解釋為與隨后的表現(xiàn)有關,樂觀者的心境也不會影響其成績表現(xiàn)。
除此之外,防御性悲觀和抑郁、自我妨礙等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如今的社會,壓力與焦慮橫行,很多人往往有抑郁傾向,特別是對于相對悲觀的人來說,更容易陷入抑郁。
那么怎么區(qū)分自己是防御性悲觀還是其他呢?
03、防御性悲觀與抑郁的異同
防御性悲觀者在某些方面與抑郁者是相似的:在事情發(fā)生之前,他們都會報告消極的期望水平,焦慮水平也很高。
然而防御性悲觀與抑郁的悲觀性期望是有區(qū)別的。Showers 的一項研究將防御性悲觀與抑郁進行了比較,發(fā)現(xiàn)防御性悲觀者并不使用抑郁者常用的回避式應對方式。在壓力性事件結束后,他們不再焦慮,不再反復地思考問題。
可以認為有效的準備工作和非回避式的應對方式是防御性悲觀者和抑郁者的區(qū)別。
04、防御性悲觀與自我妨礙
從自我價值動機的觀點來看,防御性悲觀和自我妨礙都是個體用來保護他們的自我價值的策略。自我妨礙通常把失敗的原因放在遠離他們的能力而朝向諸如缺乏努力、缺少運氣等因素上,從而改變失敗的意義,這樣便能很少威脅到他們的自我價值。
防御性悲觀則是通過為學習的結果設置較低、較安全的標準,當面臨失敗時達到保護自我價值的目的。Garcia 和 Pintirch 提出這兩個策略具有兩個關鍵的特征:
防御性悲觀與自我妨礙的區(qū)別在于,自我妨礙是一種積極的妨礙成功的行為選擇策略,如減少努力,關注與任務無關的行為等。
而防御性悲觀僅僅是一個認知性的策略,并不是行為上的,防御性悲觀者并沒有放棄努力,他們的低的期望水平也并沒有變成現(xiàn)實,因此它們對學業(yè)結果的影響程度是不一致的。防御性悲觀者的學業(yè)成績往往并沒有受到不良的影響,而自我妨礙者往往學業(yè)成績不理想。
每個人對于達成目標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和心態(tài),因此我們不需要糾結到底是悲觀還是樂觀更好,而且二者之間并沒有嚴格的界限、并非對立。因此我們需要做的是坦然面對自己的性格,樂觀也好,悲觀也罷,都是我們對待這個世界、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改變,但改變不是目的,讓自己活得更舒服才是目的。
你是防御性悲觀者嗎?你遇到了與之相關的問題嗎?關于本期內(nèi)容有什么看法或者故事,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
參考文獻
蘇彥麗,張進輔.國外防御性悲觀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8(05):745-752.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59190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90240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4833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49077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526370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