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97国产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片无码视频不卡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作者:申荷永 2021-05-08 18:18:54 心理百科

諾伊曼Erich Neumann(1905年1月23—1960年11月5日)1949年出版《意識的歷史與起源》(The Origins and History of Consciousness),數(shù)年后出版《大母神》(The Great Mother,1955),都堪稱心理學(xué)以及哲學(xué)經(jīng)典,被譽(yù)為最后一位德國古典哲學(xué)家。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埃利?!ぶZ伊曼(Erich Neumann)是榮格學(xué)生中十分出色并極具原創(chuàng)性的一位?!俺跤觥敝Z伊曼便留下深刻印象,那是閱讀了其《深度心理學(xué)與新道德》;隨后,讀其《大母神》和《精神的歷史與起源》,由此而結(jié)緣,念念不忘。后來,通過我的分析師亞考畢(Mario Jacoby,1925-2011,榮格心理分析師,后榮格發(fā)展學(xué)派重要代表人物),與其思想有了更多的連接;再后來,去到特拉維夫,對諾伊曼有了更多的親近與感受。

諾伊曼1933年前后接受榮格的心理分析。他的妻子朱莉亞(Julia Neumann)同時接受托妮·沃爾夫的分析。在榮格眾多才華橫溢的學(xué)生中,諾伊曼依然顯得十分耀眼。他的許多著作都是分析心理學(xué)乃至整個心理學(xué)與哲學(xué)領(lǐng)域的經(jīng)典。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諾伊曼與榮格在愛諾思圓桌會議

盡管諾伊曼55歲去世時榮格還健在(1960),人們已經(jīng)在他的著作中看到了分析心理學(xué)理論,尤其是集體無意識和原型理論的發(fā)展。

諾伊曼把榮格分析心理學(xué)傳播到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我也曾前往耶路撒冷,與諾伊曼的學(xué)生和家人,探討中國文化對于諾伊曼思想的影響,比如諾伊曼的《易經(jīng)》日記,以及諾伊曼與榮格所討論的《易經(jīng)》及其意義。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參與討論“榮格與諾伊曼書信研討會”(2015·以色列 特拉維夫)

大過中孚1949年2月10日,諾伊曼寫信給榮格,討論有關(guān)“陰影”的問題。盡管已是榮格學(xué)派的“陰影”專家,但面對陰影,諾伊曼往往仍感到“束手無策”。如同榮格,每遇困阻,常請教《易經(jīng)》。在這封信中,諾伊曼說,“我求問《易經(jīng)》并獲得‘大過卦轉(zhuǎn)化為中孚卦’。于是,我希望放棄己見而順從《易經(jīng)》,‘初以陰柔巽體而處’,知道盡管有‘過涉滅頂’之兇。”

《易經(jīng)》之“大過”,巽下兌上,澤風(fēng)大過。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易經(jīng)》之“大過”

諾伊曼用大過卦的初六和上六爻作為面對“陰影”時的啟示:

初六,藉用白茅,無咎。

如《周易折中》所釋:當(dāng)大過之時,以陰柔居巽下,過于畏慎而無咎者也,故其象占如此。

面對“大過”而“藉用白茅”,頗有舉重若輕的氣度;慎始持敬。

大過之上六,過涉滅頂,兇,無咎。

觀其爻及卦象,澤之滅木,上之所以“過涉”、“滅頂”;然而,至兇,而無咎,為其變,為其反而成中孚。

大過之“顛倒”,反而為“中孚”;兌下巽上,風(fēng)澤中孚。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中孚”卦

中孚卦的英文翻譯為“內(nèi)在真實”或“內(nèi)在真理”(Inner Truth)。中孚以巽行于上,兌悅于下;兩德相協(xié),而克得其正;以中和為用,故為中孚。

損益之道1952年2月6日,諾伊曼寫信給榮格,討論了禪與禪宗,《易經(jīng)》與共時性。諾伊曼特別提到他求問《易經(jīng)》遇到益卦之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坦言自己怎么也不太明白益卦的寓意,故向榮格求助解答。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益卦

不久,1952年2月28日,榮格回信給諾伊曼,十分關(guān)心諾伊曼的情緒與健康。其中,榮格也回應(yīng)了有關(guān)《易經(jīng)》的益卦,希望其意象與意義能給諾伊曼以啟發(fā)。榮格在信中說:

“我覺得對話已經(jīng)開始(當(dāng)諾伊曼求問《易經(jīng)》獲益卦之時)。‘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ㄒ尕粤常夯蛞嬷笾?,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于帝,吉。)若一個人懷有內(nèi)在之需的善良,那么即使不幸的事件,也會轉(zhuǎn)化為吉祥。人真的應(yīng)該呈現(xiàn)于上帝,這樣人們所追求的事情將被確認(rèn)為真理。我覺得這益卦真的是非常適合(你的求問與狀態(tài))。你只需靜靜地聆聽,若‘有孚惠心’(益卦九五爻: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你將聽到你所期望的?!?/p>

益卦繼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與損為往來卦。損之與益,如咸之與恒;皆相往來,而其用相成。如《易經(jīng)證釋》所言:損以艮止,而合兌悅,柔與剛應(yīng),其行宜退;益以巽順,而合震動,陰與陽諧,其行宜進(jìn)。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損卦

在《自性化過程個案研究》(1933愛諾思演講)中,榮格有對損卦的解讀與分析:“損卦上面三爻為山,下面三爻為澤。山在澤上以‘制約’這是被解釋為自制和自約的‘意象’,也即似乎為自損?!?/p>

榮格尤其關(guān)注了損卦之上九,其爻辭有“得臣無家”之說,榮格將其聯(lián)想到“佛教僧人的出家思想”(《易經(jīng)》損卦上九:弗損益之,無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無家。其象曰:“弗損,益之”,大得志也),并留下這樣的評說:“這在心理學(xué)水平上,這并非是指某種宣告放棄和獨立的激烈示范;而是意指病人對所有關(guān)系的條件性、所有價值的相對性、以及萬事萬物變易的必然洞察?!?/p>

《易經(jīng)》之損卦(山澤損,兌下艮上),包含極其深刻的心理分析寓意,知損而善用之,則其所損正其所益。故損中有益,益中有損,故兩卦互綜,相輔相成;即損卦中藏益卦,益卦中藏?fù)p卦。

在《孔子家語·六本》、《淮南子·人間訓(xùn)》、《說苑·敬慎》和帛書《要》篇中,皆有關(guān)于孔子“論損益”的記載。

如:孔子讀《易》,至于損益,喟然而嘆。

子夏避席問曰:“夫子何嘆焉?”

孔子曰:“夫自損者必有益之,自益者必有決之,(《易》損卦次得益,益次夬,夬,決也。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吾是以嘆也?!?/p>

也如帛書《要》篇:“《損》《益》之道,足以觀天地之變而君者之事已。是以察于損益之變者,不可動以憂憙。故明君不時不宿,不日不月,不卜不筮,而知吉與兇,順于天地之心也,此胃(謂)《易》道。” 故損益著重人道,如泰否所傳達(dá)的天地消息。于是,無泰否,不知天道之盈虛;無損益,不解人道之消息。

于是,損益之卦用與豫卦和謙卦可相互印證,謙孚于損,豫孚于益;謙者志在自卑,損則情貴自約,約情以明性。這也是榮格在《易經(jīng)》卦象中所感受到的“共時性”和“自性化”意義。

苦節(jié)賁飾諾伊曼多次提到,在其準(zhǔn)備愛諾思報告的時候,也常有求教《易經(jīng)》,聽從《易經(jīng)》的啟迪。諾伊曼舉例,曾遇到《易經(jīng)》節(jié)卦之上六:上六,苦節(jié);貞兇,悔亡。其象曰,苦節(jié)貞兇。其道窮也。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在1948年4月14日寫給榮格的一封信中,諾伊曼說,“《易經(jīng)》總是有求必應(yīng),而夢有時則會趨于沉默。”

1952年6月21日,諾伊曼為了其在愛諾思的演講,與榮格討論《易經(jīng)》的啟示。諾伊曼說,每次為愛諾思演講做準(zhǔn)備,當(dāng)其感到困惑與無助的時候,都會求問《易經(jīng)》,也只有《易經(jīng)》的回應(yīng),能夠使他獲得安慰。諾伊曼說,上帝知道在《易經(jīng)》的啟示中會帶來怎樣的愛諾思報告風(fēng)采。

1956年11月12日,在寫給榮格的信中,諾伊曼說,以其涌現(xiàn)的意義中,《易經(jīng)》總是給我指引。

諾伊曼在其1959年出版的《藝術(shù)與創(chuàng)造無意識》(1959)的論文集中,多次使用《易經(jīng)》闡釋其心理分析思想。比如,引用賁卦:“賁亨,柔來而文剛。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眮矸治鏊囆g(shù)與文明。也曾引用豫卦,“雷出地上,奮,豫?!币约霸ブ笙螅骸白鳂烦绲拢笏]上帝”。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衛(wèi)禮賢曾用《易經(jīng)》的賁卦,講述中國文化中的藝術(shù)觀。賁卦中“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正是中國“文化”的由來;如干卦九二之“見龍在天,天下文明”;亦如漢字之“文”本來寓心其中;寓心之文,以及文化與文明的意象,已是包含深遠(yuǎn)的心理分析意義。

旅與大有諾伊曼晚年,曾遇《易經(jīng)》旅卦,那是他在英國旅行之時。諾伊曼以分析心理學(xué)“自我與自性”的關(guān)系為背景,討論了旅卦及其意義。諾伊曼說,《易經(jīng)》“旅卦”之后有“巽卦”。如《易經(jīng)·序卦》所述,“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p>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旅卦艮下離上,火山旅;其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是以小亨;旅貞吉也,旅之時義大矣哉。

旅卦與豐卦,皆以兩陽互于中爻,互成大過;如《易經(jīng)證釋》:所謂大者過也,亦即陽剛之過。惟豐有離之一陽在初,旅有離之一陽在上。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諾伊曼的妻子擔(dān)心諾伊曼在外奔波的辛勞,曾占得“大有卦”(干下離上,火天大有)。大有與同人往來;地返于天為歸,天降于地為生。如《易經(jīng)證釋》所云:故大有以干象物,象其歸也;以陽指物,指其成也;成則返于氣,歸則通于神。不久,諾伊曼積勞成疾,55歲離開人世。帶著他的榮耀與歸期,留下其思想與智慧。

對于旅卦,以及巽、豐、及大有卦,諾伊曼皆有自己的見解:旅者孤寂,居無定所,于是有巽,有巽之具與容納,具有家的意象。由旅及巽,已是具有超越性,而在此超越性中,包含了神性與自性。于是,《易經(jīng)》給了我們旅中“自我與自性”的現(xiàn)實感與可接受性;由此,接近于心靈家園或者最終回家。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在衛(wèi)禮賢《易經(jīng)》英文版的封底,我們可以讀到這樣的評價:“《易經(jīng)》,或《變化之書》,象征著人類心性置身宇宙的最初努力之一?!币约啊捌浜诵闹黝},為初始元氣立象,演繹萬物的持續(xù)變化與轉(zhuǎn)化?!?/p>

在中國哲人看來,尤其是道家,其所追求的“返璞歸真”、“天人合一”也在其中,包括從“后天”返回“先天”的途徑,其方法與意義。

(《榮格全集》20卷,以及未收入《全集》的數(shù)十部著作,如榮格的諸多講座和《榮格書信集》等),《易經(jīng)》隨處可見;其“象”其“數(shù)”其“理”,其“中”其“時”以及“時中”,其六十四卦及384爻,潛移默化融入榮格分析心理學(xué)體系。

作為心理分析師的榮格,從《易經(jīng)》中發(fā)現(xiàn)了他尋覓已久的“哲人石”,可從中發(fā)揮其“點石成金”的轉(zhuǎn)化作用;對于榮格來說,這也是他渴望獲得的“阿基米德點”,其分析心理學(xué)的核心所在。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榮格,與其書房中收藏的《金花的秘密》德文版

諾伊曼在其《創(chuàng)造之地》中說:“我們可能不是《易經(jīng)》專家,但我們是其學(xué)生,因為我們在使用《易經(jīng)》。于是我們應(yīng)該也必須盡量來依靠《易經(jīng)》。”接著,諾伊曼分析了《易經(jīng)》的泰卦,將“泰”中之“干”解釋為創(chuàng)造力,“泰”中之“坤”為接受力;干之上揚(yáng)與坤之下沉交互作用,相輔相成為泰之意象和意義。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同時,諾伊曼甚至比較泰卦意象與大衛(wèi)之星的符號,其中所包含的陰陽與天地之合體,以及核心的上帝之首的意境。

諾伊曼使用《易經(jīng)》互卦,分析了泰卦中所包含的“震”與“兌”之意象,將其描述為創(chuàng)造的“阿尼瑪”與陰性原則,及其意識接受性,心靈與現(xiàn)實創(chuàng)造的相輔相成。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本卦

互卦第11卦:泰卦(地天泰)

第54卦:歸妹卦(雷澤歸妹)

2015年4月,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舉辦了“榮格與諾伊曼書信”國際研討會,被稱之為諾伊曼在21世紀(jì)復(fù)活的象征。我們受邀前往,并在以色列巴蘭大學(xué)和耶路撒冷榮格研究院做有關(guān)《易經(jīng)》和“中國意象”的報告。

榮格與諾伊曼的通信,尤其是其中的《易經(jīng)》卦象,是我們交流與討論的重點。記得我也有對其“損”“益”意象的分析,損中互復(fù),益中互剝;一剝一復(fù),乃陰陽消長之機(jī)。故《易經(jīng)》雜卦傳曰:“損益。盛衰之始也?!睋p卦以艮合兌,與咸卦同體,故損中亦有咸之相感相和,也如老子所說之“為道日損”;損卦中互地雷復(fù),因此而有來復(fù)之象。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本卦

互卦  第41卦:損卦(山澤損)

第24卦:復(fù)卦(地雷復(fù))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諾伊曼:易經(jīng)是有求必應(yīng),夢則會趨于沉默

錯卦

綜卦第31卦:咸卦(澤山咸)

第42卦:益卦(風(fēng)雷益)

益卦震下巽上,風(fēng)雷益,其中之意象與內(nèi)含,也如榮格所說,如此符合諾伊曼當(dāng)年的需要。正如益卦之《彖》曰:“益,損上益下,民說無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慶。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動而巽,日進(jìn)無疆。天施地生,其益無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其中的意象和意義,幾乎也是諾伊曼一生的寫照,其著作和思想也因此具有深遠(yuǎn)的影響。

參考來源:

1.榮格:《榮格書信集?第二冊》英文版第42頁(C.G. Jung Letters. Selected and edited by Gerhard Adler and Aniela Jaffe. Bollingen Ser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1973. P.42);

2.《孔子家語·六本》;

3.Analytical Psychology in Exile:The Correspondence of C. G. Jung and Erich Neumann. By C. G. JUNG AND ERICH NEUMAN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5. P.223;

4.《易經(jīng)》,衛(wèi)禮賢/貝恩斯翻譯(I Ching / Book of Changes,Richard Wilhelm and Cary F. Baynes’ translations, Bollingen Series XIX,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5.諾伊曼論文集:《創(chuàng)造之地》,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289-290頁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最新測試

  • 雙相情感障礙MBTI親密關(guān)系情商社交恐懼癥控制情緒產(chǎn)后抑郁測試智力回避型人格易怒癥心理健康測試心理測評系統(tǒng)綠帽情結(jié)源碼依賴型人格PUA咨詢師心理咨詢師偏執(zhí)型人格外貌焦慮社會心理學(xué)親子關(guān)系自閉癥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