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對成功表示懷疑?
總是自我貶低?
總是不敢開口表達自己的觀點?
總是迎合對方,覺得自己是討好型人格?
自尊太低,想要提升,不知從何下手?
從這篇文章開始,你將學會如何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我們將用三篇推文的篇幅來系統(tǒng)介紹如何調整自己自尊的方法。
調整自尊的九個要點
按照調整自尊的九個要點,我們將從三個大方面——改變對自己的看法,改變與行動的關系,改變與他人的關系——進行改變方法的介紹。
今天我們先來介紹“改變對自己的看法”。
要點1:認識自己
認識你自己,似乎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它確實很重要,是一個人獲得自尊的首要前提。認識自己既包括認識你對自己的看法,也包括認識你將自己展現(xiàn)給外人的方式。這不是要你迷失在自省的泥潭之中,而是要你認清自己的能力和局限。
介紹一種有利于認識自己的自我思考的工具——“周哈里窗”。
“周哈里窗”假設自我認知存在四個區(qū)——
開放區(qū):自己知道,周圍人也知道的那部分。
例:人們說我是一個忠于朋友、樂于助人的人。是這樣的,我同意。
盲區(qū):關于自己,別人知道,自己卻沒有清楚地意識到的部分。
例:人們可能會這樣說你:“這是一個聰明的女孩,但是脾氣不是很好。”,而你卻覺得自己是一個和藹可親但不那么聰穎的人。
隱藏區(qū):關于自己,別人不知道,但自己卻知道的部分。
例:我是一個很愛嫉妒別人的人,并且對自己沒有一點信心。表面上看我是一個放得開、輕松自如的人,其實我總是在懷疑自己,并把這種懷疑小心謹慎地藏起來不讓別人發(fā)現(xiàn)。
未知區(qū):關于自己,周圍人和自己都不知道的部分。
例:在某些新情況下,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我”?!皠e人托付給我一些責任,我發(fā)現(xiàn)我很喜歡,并發(fā)掘自己有能力成為領導。”
利用“周哈里窗”來提升自尊,遵循的原則是——盡可能擴大自己的“開放區(qū)”。具體方法如下:
1、將“盲區(qū)”轉化為“開放區(qū)”
你需要善于聆聽,請求周圍人對自己提出意見。即使別人對我們提出了批評,我們也要對他們表示感謝,因為這讓我們更了解自己。你可以這樣表達:“雖然你對我說的話并不悅耳,但是我要感謝你的坦誠,讓我知道這些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p>
2、將“隱藏區(qū)”轉化為“開放區(qū)”
你需要自我披露,即毫不猶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即使我們并不確定所說的與對方是否一致或能否令對方高興:“我必須要對你說,我和你想的一點也不一樣?!?/p>
自我披露的好處是能夠讓我們的想法和感受與事實進行比照,通常這可以令我們改正錯誤。
但是一定要注意,在自我披露的時候要小心謹慎、注意措辭。社會生活中不可能一點“虛偽”都沒有。你沒有必要喊道:“啊,從我們上次見面到現(xiàn)在,你怎么老了那么多!”或者說:“我覺得老板的發(fā)言完全跑題了!”
3、將“未知區(qū)”轉化為“開放區(qū)”
經常參加一些新的活動,進入不熟悉的環(huán)境和嘗試新的經歷,這些都是大有好處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可能多接觸一些自己與自己日常工作生活不一樣的領域,開拓一些新的興趣愛好,結交新的朋友,這些都可以幫助你開拓自己的“未知區(qū)”。
除了周哈里窗,為了更好地認識自己,你可以經常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你是否能夠清楚地確定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
你如何與其他人談論這些?
你如何去接受與自己不同的觀點?
哪些領域你掌握的知識超過了一般水平?
你如何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其他人?
你敢不敢就你不了解的領域進行提問?
你是否能夠談論自己的失敗,同時不使自己的價值受到貶低?
你是否能夠談論自己的成功,同時又讓人覺得你不是在自我炫耀?
你是否能夠確定自己的缺點和優(yōu)點?
在必要的情況下,你是否能就自己的優(yōu)缺點進行評價,并且沒有半點你吹噓或哀嘆?
自尊偏低的個體一般很少談論自己,不得不談論的時候也是用一種過于中立、折中的方式進行。你需要好好思考上面這些問題,給自己的自畫像增添一些棱角和色彩!
要點2:接受自己
完成了認識自己的第一步,面對已經確定的優(yōu)點和不足,你需要接受自己。
擁有高自尊并不等于沒有缺點,而是要能夠接受這些缺點并予以改正。
接受自己最大的敵人是羞恥感。羞恥感會把你對自己缺點的認識轉化為情結,而情結會阻礙你進步。
舉個例子,如果有人邀請你跳舞,而你不會跳。
你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你為此而感到羞恥,不承認自己不會跳舞,隨便編一個不跳舞的借口。這樣的選擇會帶來三個弊端:第一,你會感覺不自在;第二,邀請你的人也有可能感覺不自在;第三,你因此沒有機會學習跳舞。
第二個選擇——你承認自己不會跳舞。如此一來情況會大不一樣:第一,你的內心更平靜了;第二,對方也會對此予以理解;第三,也許對方還會提議教你跳舞,你有機會多學習一項技能。
因為羞恥心而阻止自己進步的人往往會在腦中產生“我必須把它隱藏起來”的念頭,這些念頭會讓他們把自己困在自己的問題之中??朔@個障礙的第一步,你要讓自己的注意力不要集中在這些問題上,并且能夠談論這些問題(自發(fā)地講出來或是回答別人的提問)。
正如印度作家維·蘇奈保爾所說:“在人們承認自己羞恥的那一刻,羞恥感也就隨即消失了?!泵鎸ψ约旱摹叭毕荨?,是你不再“缺陷”的第一步。
要點3:對自己誠實
對自己誠實,言外之意就是不要欺騙自己。自尊低的個體常常會用一些小手段來欺騙自己從而保護(至少是短期內)自己的自尊心。
試著回答以下問題:
當你乘車時,司機的駕駛速度對你來說過快。你有些害怕,但卻不敢說出來。司機觀察到你害怕,問道:“你不害怕吧?”你怎么回答?
你在等待競聘某個職位的考試結果。結果是你沒有得到這個你非常想得到的職位。一個同事過來對你說:“沒有太失望吧?”你怎么回答?
你正在提高嗓門對一個親友說話,因為他做了令你很不愉快的事情。他問你:“你沒生氣吧?”你怎么回答?
在這三種情況下,為了不有損自尊,你可能會想要否認自己的情緒:不承認自己害怕、傷心或生氣,這是社交禮節(jié)的一部分。
但是,在這些社交禮節(jié)的背后,經常會隱藏著自尊的問題:我們特別希望在承認自己情緒的同時,不會感到丟臉。
自我欺騙的兩種方式
面對威脅到自尊的事情時,通常會有兩種否認的反應:
自衛(wèi)(“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的!”)和屈服(“是這樣的”)。
自衛(wèi)情況下,人們會傾向于執(zhí)拗地否認自己的情緒狀況:承認自己很看重某些目標(“我一心想要被錄取”),某些苛求(“我不喜歡人們做令我不快的事情”),或是某些局限(“我坐車會害怕”)。
屈服情況下,人們會對自己撒另一種形式的謊:從否認有想法變成否認自己為了改變而嘗試行動。他們的說辭將會以認命(“不管怎樣,我們都改變不了任何事情”)和平庸化(“我達不到我所希望的目標,不重要”)為主。
認識到自己的自衛(wèi)和屈服,然后拋掉他們,誠實面對自己。
本篇文章我們介紹了改變對自己的看法的三個步驟:認識自己,接受自己和對自己誠實。下周我們繼續(xù)介紹改變與行動的關系,敬請期待。
作者注:
本文主要觀點參考自:克里斯托弗·安德烈[法]、弗朗索瓦·勒洛爾[法]著,周行譯,《恰如其分的自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5年。如果想了解更為詳盡的內容,推薦閱讀此書。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038131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56129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6407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29319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263526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