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我今天想要講的內容,分為轉行成為心理咨詢師前、中、后三個部分,主旨是想傳遞兩個東西給大家。
我希望大家以我作為一個窗口,能夠盡量給大家還原一下,轉行成為心理咨詢師,這個過程中會有哪些體驗和感受。有些問題我也沒有答案,我想每個人會有自己的答案,但我想試著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考這些問題的框架和方法。
為什么要轉行成為咨詢師
1、轉行是轉什么?
首先我們先定義一下這個問題,就是轉行是在轉什么,這個可能是大家的一個常見誤區(qū)。大家要用一種職業(yè)化的心態(tài)去看待心理咨詢師,作為一個職業(yè)的身份,而不是一個職業(yè)來實現(xiàn)自我的療愈和成長。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你喜歡美食,那你要搞清楚你是喜歡自己吃,還是喜歡做,還是想當做一個掙錢的手藝,這三個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自己喜歡吃的話,你就要知道什么東西好吃,在哪里吃到好吃的東西。如果你是喜歡做,比如說你覺得我喜歡烘培,做一些小點心、蛋糕和別人分享,這是一種愛好。但是你一旦要把這個作為職業(yè),想要成為一個西點師,那就和愛好是不一樣的概念。
回到心理咨詢上,不論你是想進行自我療愈和成長,或者對這方面感興趣,想作為一個愛好,還是想把它作為一個持續(xù)你人生一段時間的職業(yè),這幾個需求都沒有問題。但是關鍵在于你搞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去找到合適的方法去滿足自己的需求,用最合適的途徑方法去達成你想要的東西。所以我想說的是,既然是轉行,那就是第三種選項,我們是把它作為一個職業(yè)化的職業(yè)來看待的。
那什么是職業(yè)啊,我還特意去查一下,總結出三個點。
第一,你要能夠給社會創(chuàng)造一些價值,提供一些產出,就是你能夠輸出一些有用的東西給到別人。第二,你能夠通過你輸出的東西換取一些收入,作為你自己養(yǎng)活自己、給自己生活支撐的來源。第三,你的職業(yè)會占據(jù)你醒著時候的主要的時間,你至少有八小時以上是在做工作。所以說其實很多時候你的人就是跟你的職業(yè)在一起,你把你的生命花在了你的職業(yè)上面。
那當你把心理咨詢師作為一個職業(yè)的話,是要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的。
那我們說我們轉行是在轉什么?
轉行就意味著你放棄了之前的一個可以給你提供這三項內容的職業(yè),然后要進入到心理咨詢的行業(yè)。這其實意味著你要從頭來一遍,你之前學的那些專業(yè)課,以及你工作開始積累的工作經(jīng)驗,到咨詢師這邊基本上就是清零了。清零的意思就是你的一些思考方法、做事方式能夠有所保留,但是原來專業(yè)上的積累,其實是要重新開始的。
所以轉行的工作量其實就意味著,你要先學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等心理學本科的一些專業(yè)課。之后要學習對應到臨床心理方向的這個研究生需要學的,比如心理咨詢的各種理論、流派,然后再到咨詢具體的操作方面,倫理、接診的技術,評估來訪者、危機干預等,就是你從接到來訪者到咨詢結束的全過程,都要重新開始學習。
除此之外,還有實踐。你學完理論之后,從接待來訪者開始,到基本上能夠獨擋一面接待一些來訪者,至少也需要兩年的時間。
2、轉行成為咨詢師面臨的困難
首先,你要放棄掉你以往積累的東西。你工作時間越長,其實轉行的機會成本就越高,因為之前的經(jīng)驗基本上換行業(yè)后就用不上了。
第二,你需要從頭開始學習一個新的學科。
第三,轉行做咨詢師,初期需要投入一筆錢。在學習的過程中,前期階段其實是收入很少的?,F(xiàn)在我國心理行業(yè)還是比較初期的,一開始還是需要靠自己打拼,不太可能像其他行業(yè)一樣能找到一個公司,讓你從零開始進入,然后慢慢有人帶你成長起來。
這些成本都得靠你自己之前有積累,然后先付出這些成本,才能換得一個職業(yè)的身份。這是一個客觀的壓力來源。
心理咨詢師職業(yè)現(xiàn)狀
然后也想跟大家說一下,你轉行了之后,大概所面臨的一個職業(yè)的現(xiàn)狀。
1、 從業(yè)選擇
第一類現(xiàn)在國內我感覺比較專業(yè)的就是全職咨詢師。全職咨詢師的意思是和機構簽勞動合同,按小時計算我覺是不算的。就我所知全職招咨詢師的機構還是比較少的,大多數(shù)在高校里,招聘基本上都是要臨床方向碩士或者博士背景,所以我感覺這類機會給轉行咨詢師就比較渺茫,當然除非你去讀一個學位。
第二種是EAP公司(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員工心理援助,旨在幫助解決員工及其家庭成員的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提高員工在企業(yè)中的工作績效)。我周圍沒有直接的認識人在EAP公司。我了解到,對于咨詢師來說,這可能也不是一個可以長期做的工作,可能一開始作為初期的積累,或者是入行的方式。但是長期來說可能不是一個特別好的選項。
我自己個人感覺,對于轉行咨詢師來說,個人執(zhí)業(yè)并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比如簡單心理)找到一些來訪者的來源,是比較常選擇的一個從業(yè)方式。
2、社會地位
咨詢師的社會地位我總體感覺來說是比較邊緣的,這個既是由于咨詢師的工作性質,也是由于現(xiàn)在我國的咨詢知識或者咨詢行業(yè)的普及率還不是那么高,所以我身邊朋友就會不是很知道心理咨詢師到底在干什么,我覺得也很難給他們解釋清楚這件事情。
咨詢師除了在機構或者團體和家庭咨詢師是會有合作的,大部分咨詢師其實是單兵作戰(zhàn)。在這個行業(yè)里,同事、工作上的合作伙伴等,相比其他行業(yè)要少的多。
第三,因為我們工作跟來訪者接觸的方式非常干凈,在咨詢室之外不會跟來訪者有接觸,然后除了咨詢之外,也不會有任何其他的往來。所以從這種社會關系網(wǎng),或者從人情世故的角度來說,作為一個咨詢師,從職業(yè)方面能得到的人際關系幾乎是很少的。那就意味著比如你想托人辦個事兒,看個病等等,就要靠自己或者其他的關系來源了。
3、日常工作狀態(tài)
然后第三個是講一下你做了咨詢師之后,進入一個日常比較正常的狀態(tài)之后,每周都在干什么。
因為咨詢師是一周一循環(huán),每周都是在固定時間點見來訪者,所以很容易感到生活是以周為單位來循環(huán)的。我大概算了一下,也列了一下咨詢師每周要干的事兒,就這么幾項。你見不同的來訪者,然后看不同的書,刨去里面的內容來說,單調的工作性質其實就是接來訪、寫報告、準備咨詢、參加督導、體驗、受訓、讀書會這些東西。
我大概算了一下,我覺得我算的還是比較保守的,算出來我發(fā)現(xiàn)每周需要大概四十到五十小時的一個工作時間,基本上就相當于你一周工作五天,一天八到十小時的一個職場工作。這個是純工作時間,還沒有算任何的午休什么的。而且我感覺這個算的非常的保守。所以在職業(yè)的工作量其實跟你在公司上班也是差不多的。
4、收入
說到收入部分,這也是大家很關心的,但其實我覺得咨詢師是最不密薪制的一個工作了。因為我們是小時工嘛,按小時收費,你每周能見的來訪量也是有數(shù)的。
所以咨詢師的收入非常容易算的出來。我算的這個是按照收費500到600塊錢,然后一周15到20個來訪,一年工作40周,還要扣掉一些抽成。扣完之后能算出來一年總的收入是24到48萬,然后再扣掉這個督導、場地、培訓,這些大概都是估算的,就是你用的多的多一些,少的少一些。算出來的我們每個月的凈收入是在1到2.5萬。這是什么概念啊,就是一萬的話對應的是500塊錢一小時的咨詢費和每周15個來訪。
轉行決策需要考慮的因素
其實很多時候大家接觸咨詢師,因為某種向往、興趣、熱情,會很心之所向。但其實把心理咨詢師作為一個職業(yè),并不是那么的美好。那既然是這個前提,我覺得就更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就是要問我為什么要轉行。
我不是來勸退大家的,我只是想要把這個現(xiàn)狀非常真實地告訴你們,然后請大家想一想,在這個階段你為什么要成為心理咨詢師。我覺得可以從三個方面考量要不要轉行。
職業(yè)匹配度
職業(yè)匹配度就是你適不適合,因為你做一個自己適合的工作可能會不那么痛苦。
1、你對人感興趣。就是你做這個行業(yè),你至少會覺得人是挺有意思的一個存在。人怎么會這樣想呢?或者怎么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呢?你對這個東西好奇,那你面對來訪的時候才會有想要去跟他一起探索他自己內心的這樣一種驅動力吧。
2、你至少要不討厭負面的經(jīng)歷和感受。我覺得所有時候來訪都是因為有問題有困難才會進入到咨詢里,然后尋求幫助的。然后當這些問題得到解決,他們有更好的成長或者功能,能夠應對他們的生活了,他們自然就會離開咨詢,不會跟你在這里一直長相廝守,所以就意味著你面對的來訪者一定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解決的人群,所以咨詢里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跟這種我們稱之為“負面”的東西相處。所以你至少是得不反感,不討厭。然后如果說你可以對這種人類的苦難感興趣,或者對于創(chuàng)傷感興趣,如果這樣的話,可能會更好一些吧。
3、開放,能夠包容多元性。我們在咨詢里也會見到各種各樣的人,然后你會發(fā)現(xiàn)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就是你以為自己的價值觀是絕對正確的嗎?
你會見到形形色色的人,然后各種背景角度的人,你越能夠自己從心而發(fā)的愿意去相信這個世界是各種各樣的,什么情況都有,我所信奉的東西只是其中之一,然后我也尊重并且理解他人的價值觀。越是這樣的話,你就越能更好的去跟來訪者建立關系,然后去幫到他們吧。
4、對情緒和人際比較敏感。這里面要區(qū)分的是對人際和情緒敏感,不是對評價敏感,往往會有的時候我也會見到來訪說我這個人很敏感,其實你發(fā)現(xiàn)他只是對于別人怎么看他,別人覺得他好不好,對批評特別敏感。
這個其實是兩個概念,我們說到對情緒和人際敏感,其實更多的是你對于那些比較細微的東西,或者是對于人和人之間互動的那個過程里面的一些場或者互動的一個過程,帶給你的一些原始的素材,對那些東西比較敏感。你只要有這個敏感性,然后再去訓練怎么去加工怎么去利用這些素材。
5、一定的邏輯分析能力,我覺得比較喜歡思考的話,也是一個加分項。因為畢竟在咨詢里我們是一句一句話跟來訪來對話,在對話的過程中,一次五十分鐘,每周都說其實還能說挺多內容的。那這些一句一句話說出來的東西里,怎么去透過這些現(xiàn)象去看到來訪背后的問題是什么,去進行概念化,然后再反過來去幫助來訪來工作。所以你有一定的從現(xiàn)象里面抽象出來一個綜合性的東西,或者面對復雜個案的時候能夠有一個整體的把控的能力是對做咨詢很有幫助的。
從業(yè)獲益
從業(yè)獲益就是從這個職業(yè)里能得到什么好處。比如我覺得做咨詢很多時候有可能的一個好處是你做的事情是你自己喜歡的。我覺得這樣的事情其實還挺屬于一個奢侈品的,我覺得是挺幸運的一件事情。
第二就是幫助別人帶來的價值感。
第三是自我成長和人格成長,作為咨詢師,行業(yè)會促使著你要不斷的去成長。因為你如果不成長的話,你沒有修通的地方就會妨礙你和來訪者一起工作。所以這個行業(yè)自然會倒逼著你越來越成熟,但這種成長和成熟又會成為自己很好的一個資源,來更好的幫助你把自己的生活會過得越來越好。
第四個就是我們做這個職業(yè),不斷的在往人性的深處走,自然地就會去不斷的去思考人、思考世界。在這個過程里會得到一些更深的體悟吧。
支持系統(tǒng)
我們前面說到了轉行之路不易,在這個過程里,如果有一個比較好的支持的話,對于轉行的成功率或者你自己的體驗感會好很多。
第一就是你的家人是不是支持你,你的父母啊,你的伴侶是不是能夠理解你想要做一個咨詢師的愿望,然后愿意給你情感上還有經(jīng)濟上的支持。
第二就是你是不是有一個相對充足的讓自己感覺到安全的一個經(jīng)濟基礎來完成前期的投入,這對于你后續(xù)做咨詢師的心態(tài)是會很有幫助的。
因為不然就是前期投入很多,然后收入又很少的時候,如果你的經(jīng)濟上不太支撐,其實心里很容易失衡,你就會非常在意自己收費是多少,這個個案會不會脫落,是不是還繼續(xù)來.....當以這樣一種心態(tài)的時候,其實是不利于初期的學習和積累經(jīng)驗的。
轉行要經(jīng)歷哪些階段
這部分是我個人的一個經(jīng)驗總結。
一、初探彷徨期
這個階段就是指你剛剛開始了解到咨詢,然后到參與第一個長程培訓之前的一段時期。
學習和受訓
你開始初步接觸到心理咨詢這個行業(yè),搜集資料更多了解行業(yè)大概怎么運作、咨詢師的工作內容等等。
在這個階段,你可能會去參與一些普及性的中短期課程,不會在上面投入太多的錢。
執(zhí)業(yè)狀況
在這個階段,如果想要進行一些實踐,可以找一些比較靠譜的那種熱線實習機構去那邊接線。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這個階段就千萬不要去給人做咨詢。你在還沒有學習的情況下做,對于你和對方都不負責。
心理狀態(tài)
你剛剛接觸到一個完全新的行業(yè)和領域,會不知道從哪里下手,一知半解,感覺很迷茫很混亂。
接觸了之后,覺得自己挺感興趣,但是你并不能判斷我喜不喜歡做咨詢師,我能不能夠做咨詢師。而且你在這個階段會感覺到我不知道怎么回答這個問題。這是因為你對自己的了解、對咨詢師的了解都不夠多,所以其實判斷不了的。
第三,在這個階段會容易對自己有一些批判和質疑的聲音,我聽到最多的就是“我想要學咨詢是不是為了逃避我原來的行業(yè)”。
大家在了解信息的時候,我覺得一開始盡量更多、更廣、更深入的去了解,不要接觸到一點點東西,就直接在這個上面去投入了。我覺得一開始多了解一些,再去仔細的篩選還是挺有好處的。了解的方式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知乎、靠譜的公眾號都是挺好的方式。如果你認識一些咨詢行業(yè)的從業(yè)者,愿意跟你分享一些經(jīng)驗我覺得是更直接的。
在這個階段其實重要的是你去真正接觸到心理咨詢行業(yè)、接觸一些靠譜的人、靠譜的老師、靠譜的從業(yè)者,這個是最重要的。在這個階段先接觸,先感覺這個行業(yè)是是干嘛的,他們的這個內容是我所感興趣的嗎,不用著急學東西。
在這個階段,你的心態(tài)有一些搖擺和迷茫,是你在探索過程中所必然的一個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其實并不需要被解決,也不需要被消滅,它只是一個正常的常態(tài)而已。在這個階段可以仔細思考幾個關鍵問題,心理咨詢師是什么,心理咨詢是干什么的,我對于心理咨詢是不是感興趣,我對心理咨詢具體對什么感興趣。
二、兼職積累期
學習與受訓
第二個階段我取名字叫兼職積累期。在這個階段大家會完成對咨詢的一個深入探索,然后決策自己未來是不是要以咨詢?yōu)闃I(yè)。大概的起止時間是從你參與第一個長程培訓到有五個左右的來訪者。
在這個階段會參與到自己的第一個長程系統(tǒng)培訓,大概為期兩年左右。這意味著你已經(jīng)完成了第一個階段的了解,想要系統(tǒng)的投入你的時間和金錢來學習心理咨詢。在這個階段你會在長程培訓里面自己看書學習等,去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咨詢知識體系,去學習各種基本的咨詢技術,比如怎么去接待來訪者、怎么傾聽、怎么共情……
在這個階段的學習中,還有在慢慢開始實踐的這個過程中,你去逐漸了解自己的特點,去思考自己大概要從一個什么樣的流派去入手來學習咨詢,哪個是自己未來的方向。
執(zhí)業(yè)狀況
在長程培訓項目內,你以學員的身份開始接觸到來訪者,就是你在項目內有督導的情況下,真實地體驗到你和來訪者一起面對面的坐在咨詢室里是一個什么樣的感受。
畢業(yè)之后要繼續(xù)開始積累個案,這時候因為自己的經(jīng)驗還是非常少,所以可能除了一些朋友的介紹會有一些收費的來訪,你自己接到收費來訪還是比較困難的。
所以,在這個階段大家想要積累個案的話,可以到各個高校的咨詢中心那邊去做兼職的咨詢師,是一個最初期積累個案的一個好的機會。大家也可聯(lián)系一些規(guī)模大一點的靠譜的機構,也會給新手咨詢師提供一些兼職的機會。但有一些機構據(jù)我了解是需要交費的,就是你不但不掙錢,還要給機構交一些培訓的費用??赡苁墙o你上一些課,或者是提供督導,給你一些個案的機會,等于你在那個機構繼續(xù)去學習然后花錢買到個案的機會,這也是一個方式。
在這個階段的你大概有能力跟進每周一到五個來訪者來工作,最開始可能一兩個后面慢慢四五個。
但是你工作的狀態(tài)還是非常依賴督導的,基本上屬于你這次接待來訪發(fā)生了一些不知道的情況,下一次要怎么處理,靠自己是完全不行,可能會有比較慌的情況,這個非常的正常。
因為你畢竟是從零開始,并不知道咨詢是怎么一回事兒。所以可能都會經(jīng)歷這樣一個一開始比較依賴督導,自己不太能獨立,慢慢走向獨立的一個過程。
心理狀態(tài)
01、喜歡拿自己或者自己生活里的人往里套,比較喜歡分析
這個階段的心理狀態(tài),一個是會因為你在長程培訓里會學到比較多理論的東西,會容易對學到的東西感到非常的興奮。
有一個比較常見的情況,在大家的第一個長程培訓的班里面都剛剛學的這個東西,平時說話也都很喜歡用一種咨詢師的方式來給對方共個情,給對方回應一下,很喜歡在生活中當咨詢師,這個我覺得也是正常的一個學習階段中自然的過程。過了這個階段,你就不會再對誰都想下帽子了。
02、會非常在乎自己的臨床表現(xiàn),很擔心勝任力不足
當你面對來訪的時候,會非常在意我對來訪有沒有幫助,來訪覺得我好不好,來訪是不是覺得跟我做咨詢是值得的等待這樣的一些擔憂,這個也是正常的。
因為這時候你其實對自己能不能做一個咨詢師,還不確定,你非常怕那個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會非常在乎這件事情。
實際上你自己越在乎自己的表現(xiàn),其實是你真正表現(xiàn)的一個極大的減分項。因為當你在乎自己表現(xiàn)的時候,注意力都沒有放在來訪身上,你還在審視自己。所以這是一個不利的情況。但就我自己了解和感覺來說,好像每一個新手咨詢師都會慢慢經(jīng)歷過這個過程,從非常在意自己到能夠不把自己作為中心,這可能是個必經(jīng)的階段吧。
03、遇到比較困難的個案或是個案脫落,有較大的情緒波動
第三個是在這個階段會遇到的,可能是如果你在初期遇到一些比較困難的個案,或者是有一些個案脫落,脫落的這個過程帶來一些沖擊等,這些會對于你的心態(tài)有一些比較大的挑戰(zhàn)。
經(jīng)濟狀況
這個階段是大家在錢上面初期投入最多的。因為一開始你還沒有多少來自咨詢的收入,但是你在這個階段就要開始投入你的學費,開始接受督導,還有個人體驗的費用,所以這個階段大家要給自己準備較多經(jīng)濟基礎的一個階段。
在這個過程里會有一個反復地波動,一會兒覺得自己行,一會兒覺得自己不行,最終到給自己的答案。
另外一個這個階段需要注意的就是,在這個階段的后期,當你從長程的項目畢業(yè),需要自己去找來訪者的時候,來訪來源是這個階段比較大的一個壓力。因為這時候經(jīng)驗還不是很多,需要找到一些收費的個案。然后我回想起自己那個時候的心態(tài)也是挺怕的,我覺得什么時候能來訪多一些啊。
想跟大家的說的是,其實你只要按照這種比較靠譜的培訓,認認真真的上下來,踏踏實實的去學東西,去積累這些知識,然后去一個一個的見個案,這個階段是會過去的。
初期你需要的關注其實也不是特別多,你只要手里拿了一兩百小時咨詢時長的話,再去找一些高校的兼職,就比較有機會。你慢慢的以那個為基礎,再滾雪球就能越滾越大,不用太慌。
它確實需要一到兩年過程,但只要你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這個階段都是可以過來的,慢慢地訪數(shù)量可以上來,來訪的來源不再那么出問題的。
在這個階段就是需要回答的兩個關鍵問題:
我能不能做一個咨詢師,能不能勝任一個咨詢師我真的愿意把咨詢作為一個未來職業(yè)嗎
那如果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話,那你就可以進入到我們的第三個階段了,就是全職新手期。
在這個階段里已經(jīng)決定要辭職,然后全職地從事心理咨詢。你的來訪數(shù)量在這個階段會從0慢慢提升到15個左右,15左右大概就是一個相對比較職業(yè)化的,相對比較職業(yè)化的一個咨詢師的日常的工作狀態(tài)了。
三、全職新手期
學習與受訓
在這個階段是會開始探索自己個人的未來、專長或者方向。
你是做成人咨詢還是兒童青少年,還是家庭團體,你想主要工作的流派是什么,然后會參與一些進階的系統(tǒng)培訓,去進一步的再去學一些兩年三年的這種系統(tǒng)項目。
執(zhí)業(yè)狀況
在這個階段的職業(yè)狀態(tài)是能夠與一些機構像「簡單心理」這樣的平臺來合作,逐漸就能夠有相對穩(wěn)定的個案的數(shù)量了。比如每周你會固定見多少的來訪者。
在這個階段已經(jīng)能夠具有一定的獨立處理個案的能力了,但仍然需要督導,持續(xù)督導來幫助。你自己其實見到個案的時候,已經(jīng)有自己的一些思路啊,處理方法,在這個階段的后期,你的咨詢數(shù)量穩(wěn)定的時候,可能會開始考慮場地,你就會擁有一個自己的工作室。
心理狀態(tài)
這個階段的心理狀態(tài)是對自己作為咨詢師的一個勝任力,更能相信自己是可以勝任咨詢師這個崗位,是能夠有信心的,獲得起碼的一個職業(yè)穩(wěn)定感。
我確定我是一個相對合格的一個心理咨詢師,我未來可以吃這碗飯了,你自己心里會有一個這樣的感覺。
第二是隨著你自己接待來訪者然后個人成長的這個步驟,你會越來越清楚自己身上的特長是什么,局限是什么。
這個點我覺得是挺重要的,因為大家還記得相對于第一個階段的時候,你對于自己能不能做咨詢,喜不喜歡做咨詢,是無從回答的。但是要經(jīng)歷這么長的過程,慢慢地你對于咨詢在做什么,對于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自己的哪些特點可以幫助做咨詢,能有越來越清楚的了解,你才能對于這個職業(yè)有一個慢慢的掌控感。
經(jīng)濟狀況
這個階段的經(jīng)濟狀況稍微好轉一些,隨著個按量的增加慢慢的會能夠實現(xiàn)盈虧平衡以及會有一些收入。但是初始的那些投資要回收的話,可能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這里我們會遇到兩個可能面臨的挑戰(zhàn):
01、把咨詢量提上去,慢慢地適應跟更多的來訪者同時工作
因為你每周見五個來訪者,十個來訪者,然后十五個,然后二十個來訪者,感覺是非常不一樣的,所以能夠慢慢的習慣跟很多來訪者多線同時工作,我覺得是咨詢師的一個起碼的保證吧。
02、為積累經(jīng)驗去見各種各樣類型的來訪
最好能跟一些來訪者進行長期工作,長期工作就是至少按年來算,一年、兩年三年……因為這樣子你才能夠親身經(jīng)歷到陪著一個來訪,從最初期走到后面,一個人是怎么成長和變化的。
我覺得對于新手咨詢師來說,這樣的經(jīng)驗是非常的寶貴的,對于你怎么理解人、怎么理解咨詢、怎么幫助人,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在這個階段,可能你未來的成長方向和路徑會成為一個新的迷茫點。
你現(xiàn)在對于自己做咨詢師已經(jīng)有信心覺得ok了,但是未來你的路又在哪里?你要做一個什么樣的咨詢師,可能在這個階段又要開始考慮了。
四、全職成熟期
第四個階段是全職成熟期。我在這個階段寫的比較少,因為是因為我自己還沒有到這個階段,就是像這個階段的心理狀態(tài),我想一想就不知道,沒有經(jīng)歷就不知道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
0基礎如何入門?
學習路徑
如果你要學咨詢轉行做咨詢師的話,要去參與一個學歷教育,或至少是一個兩年的系統(tǒng)的長程的培訓(比如簡單心理的「心理咨詢師培養(yǎng)計劃」)來作為轉行的第一個培訓。不要去上那種短期的工作坊,因為工作坊費用高也不系統(tǒng),自己也很難整合這些學到的知識。
選培訓的時候,一定要選針對臨床實踐的方向培養(yǎng)的。就是這個培訓會以培訓項目為主體來幫助學員招募來訪者,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你在一開始還零經(jīng)驗的時候,是比較難找到來訪者的,所以項目能給你做一個背書來招來訪,來給你配備督導,去幫你完成最初的個案積累。
所以大家一定要選擇這種,而不要選那種純理論教學,而不教你怎么實踐的,不教實踐對于轉行非常不利。
不要一上來就學一個流派。我自己是覺得你如果想把這個職業(yè)作為一個長期的職業(yè),走的更遠的話,先參與一個非流派的培訓,它不針對任何一個流派,是一個綜合性的基礎培訓,先形成你對整個心理咨詢的一個知識框架和體系,這就相當于有了一個地圖。然后你在這個地圖上再想,我更喜歡哪個方向,我想在哪個方向深化。
在美國,你要先拿到一個臨床方向的心理咨詢的碩士之后,才能去申請他們的執(zhí)照。也就是你要先讀碩士才有執(zhí)照,相當于他們認為你要上崗,你至少要學過這些課程。
我們國內的行業(yè)的情況雖然跟美國不一樣,但我們至少要知道,他們對一個咨詢師的要求、一個基礎的學習框架是什么樣的,你想學的話可以參照美國大學心理咨詢碩士的培養(yǎng)內容去找資源。
成長助力
01、甄別信息
大家在初期一定要做好信息分別,因為現(xiàn)在行業(yè)的情況還是比較魚龍混雜的,所以說在初期選到靠譜的資源,比如說簡單心理這樣的平臺,至少是不會不會掉坑。再去找到一些好的老師來引路,這樣在學習過程中能少很多彎路。
02、個人體驗
推薦大家盡早去做個人體驗。
你作為一個來訪者、作為一個客戶去感受一下咨詢,你可以至少切身的感受到咨詢是怎么幫助你的,你的咨詢師和你在一起干什么。
然后你換位想一下,你想不想跟你一起跟你的來訪者在一起做這樣一件事情。
我不太能理解有的咨詢師不去做個人體驗,說做個人體驗沒用,我就很困惑了,你覺得做個人體驗沒用,然后你把咨詢師作為職業(yè)來幫助別人,這個豈不是很矛盾?
如果你未來沒有把咨詢作為這個行業(yè)的打算,但是你進行一段時間的個人體驗,對你自己有一些探索,在一些問題上會有一些修通。不論你今后是干什么,我覺得還是都挺有幫助的。
個人體驗的意思就是咨詢師作為來訪者去接受一個咨詢,然后去幫助自己身上的一些個人的議題,還有成長方面的內容。
03、伙伴支持
學習階段是可能面臨很多波折和困難的。所以早期大家找到一些靠譜的同學來一起去學,我覺得是挺有幫助的一件事情。
兩難選擇:辭職節(jié)點 & 學歷教育
我覺得轉行咨詢師來讀學歷,這個事情是一個非常兩難的選擇。為什么這么說呢,按照咱們之前列的四個階段的轉行步驟的話來說,其實是一個兼職轉行的方式。
兼職轉行就意味著在你對咨詢還不是那么了解,沒有親身去面對來訪者做咨詢的時候,其實你可以通過兼職的學習來完成。
也就是你在兼職積累期的中后期見到來訪者,然后確定自己工作起來覺得不錯,然后也想以這個為職業(yè),可以到那個時候再來辭職。如果你覺得不太適合自己,你也可以不辭職,你并沒有放棄原來的職業(yè)和原來職場的一些收入,或者是職場的一些發(fā)展。
但是如果你要去讀一個全日制的學歷教育來轉行的話,其實就意味著要在讀之前你就要做好辭職的這個決定,我自己覺得是挺難的。
因為那個時候你沒有接觸到咨詢,你還沒有體驗到咨詢,你怎么能說我想好了,我要做咨詢師呢?
對于這個問題,我自己大概想了一下怎么去選擇,就是我自己的個人的建議。
如果你已經(jīng)辭職了,已經(jīng)是一個全職學咨詢的狀態(tài),那這個就不在你的考量范圍內了。但現(xiàn)在還沒有辭職,有自己原來的一個職業(yè)的話,我覺得這幾個條件是大家可以考慮的。
一個就是你現(xiàn)在的年齡,年紀越小的話,我覺得越有條件再去重新讀一個學位;另外一個就是你現(xiàn)在的時間,如果工作不是很忙,在工作之余有比較多的時間,以及你的經(jīng)濟條件是怎么樣的,有沒有比較多的學費的儲備。
大家結合這幾個情況就可以去看自己更適合去讀學歷教育還是讀非學歷的培訓。我自己的個人感覺是,如果現(xiàn)在轉行的話,有條件去讀一個學位還是挺好的選擇,但大家要根據(jù)每個人自己特定的情況去做最后的考量。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15471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00493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9182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9327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92127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