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為,越努力會越幸運,付出越多,得到的愛就會越多。
但現(xiàn)實卻常常啪啪打臉,在關(guān)系里付出越多,失望越多,關(guān)系越惡劣。
喜歡說“我這都是為你好”的父母,完全為了孩子而活,孩子卻只想逃離,甚至養(yǎng)出“白眼狼”。
圍著男友、老公轉(zhuǎn),付出一切的女人,卻被嫌棄太煩、太作、太無理取鬧,被分手、被背叛。
對朋友、同事隨叫隨到,什么都幫忙的“老好人”,卻被當做傭人。
是做得還不夠多嗎?
不,是付出太多了。
無論親情、愛情,還是友情,過度付出都不是愛,而是雙方都無法承受的枷鎖。
很多時候,你的過度付出,是親密關(guān)系最可怕的隱形殺手。
過度付出,卻養(yǎng)出巨嬰式伴侶
熱播劇《三十而已》里的完美人妻顧佳,就是一個為“巨嬰式老公”過度付出的“奶媽”。
她在家?guī)Ш⒆樱鬯览刍睢?/p>
老公卻和剛認識的女生毫無界限感,對方故意吃他的冰淇淋,他不但不拒絕,還喜滋滋地舔一口。
明知道小姑娘深夜故意發(fā)微信撩自己,還曖昧回復說:你太壞了。
不輸洪世賢的那句,“你好騷啊”。
太惡心。
但不得不說,這個巨嬰式老公,是顧佳自己養(yǎng)出來的。
顧佳,諧音“顧家”。
全心全意顧著家里的大小事,付出了所有。
不但要照顧一家大小,還要管公司財務(wù),要開拓和維護客戶關(guān)系,還要時刻注意安撫老公的自尊心。
在內(nèi),扛起了照顧兒子的全部重任,不讓老公操心。
為了讓兒子進更好的幼兒園,費盡心思接近富太圈,放下自尊給人拎鞋子、拍馬屁……
在外,雖然自從生了孩子就退出和老公一起創(chuàng)立的公司,回歸家庭。但只要公司一有事,都是她出馬解決。
老公生意談崩了,就耍性子說不談了,顧佳說:“如果你不想打這個電話,我去打。”
他像個孩子一樣甩一句“要打你自己打,我聽都不想聽”,大發(fā)脾氣,控訴自己開了公司就再也沒辦法堅持藝術(shù)夢想。
顧佳打電話求客戶,赴酒局面談,被客戶逼著喝白酒,還被咸豬手性騷擾、侮辱。
明明很委屈,她卻讓司機不要告訴老公。
忙了一天回到家發(fā)現(xiàn)兒子沒接,又去接兒子;和欺負兒子的家長打了一架,大半夜穿著高跟鞋抱著兒子回家。
老公呢?開開心心地和朋友在外面踢球回來,完全不知道發(fā)生什么事。
她不但不告訴老公自己受的委屈,還安慰和鼓勵老公別擔心公司,一遍一遍哄“沒事的,我們會一起度過”。
她想盡辦法打進太太圈,打通人脈,拿到了拯救公司財務(wù)危機的大單子。
但顧著老公的自尊,人前人后,總是說都是老公的功勞,老公是一家之主,都是因為老公有才,老公的設(shè)計方案無敵好,一家人才過上了好生活。
這樣完美的“付出型”妻子,為了這個家當牛做馬,毫無怨言。
卻沒想到,這樣的過度付出,對老公的過度保護,把老公養(yǎng)成了“巨嬰”,什么事都依賴她。
一遇到問題就發(fā)脾氣,不顧公司資金鏈斷裂,不想打的電話就不打,不想談的生意就不談。
明知第二天要出差,前一天跟人打架打得鼻青臉腫。
顧佳辛苦打通富人圈層談下的單子,他反而冷嘲熱諷,說她虛榮,攀高枝。
顧佳想找育兒師照顧孩子,自己可以安心開甜品店拓展事業(yè),但許幻山卻反對說:“你個當媽的做不了嗎?非得找一個外人來做”,怪她把兒子當包袱丟了。
最后,還出軌了。
兩種過度付出模式
過度付出常常有兩種模式。
一是像顧佳這種,一心付出、不求回報的自我閹割型。
她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從來沒有向許幻山抱怨過自己付出了什么,犧牲了多少。
反而是處處大包大攬,不用許幻山提需求,她就能提前想到并主動付出,去滿足她覺得許幻山需要、或應該需要的東西。
許幻山檢查出有脂肪肝,她二話不說就開始控制他的飲食,不讓他吃晚餐,還提出自己也不吃晚餐,陪他。許幻山說不用,她堅持。
自己遇到難題,被欺負,受委屈,從來不會告訴許幻山。
就算許幻山主動問起,她的回答也永遠是“沒事”,把所有事情都自己硬扛,解決了就報喜。
二是總是強調(diào)自己付出了多少的“犧牲型”。
Ta們過度付出的目的非常明顯,會通過語言、行為告訴你:我為你付出了所有,犧牲了自我,你要報答我。
如果得不到想要的回報,就通過行動、情緒等暗示別人,期待對方能看到自己的委屈、悲傷、不滿等。
譬如父母經(jīng)常對孩子說的那些話:
“我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為什么不能爭氣點?”
“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你怎么就不能懂事一點?”
“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和你爸離婚了,你這樣對得起我嗎?”
……
一旦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想要的回報,覺得整個世界都虧欠自己,累積的委屈就會變成憤怒噴涌而出,摧毀一段關(guān)系。
但不管哪一種過度付出模式,付出者做的所有事情,也是在積累道德資本。
付出行為的背后,都有更深層次的需求,那就是:
我付出了那么多,對你那么好,你是不是也應該對我好一點、多重視我一點、多關(guān)心我一點、多愛我一點呢?
如此一來,就能把被動變成主動,道德資本積累到一定程度,付出者就會變成關(guān)系的控制者。
就像顧佳,她主動付出這一切,是為了老公、孩子,一家人過上越來越好的生活。
看似不需要回報,但行為的背后也藏著深層的需求,即獲得愛、自我價值感、關(guān)系控制權(quán)。
顧佳對許幻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沒事的,有我在。
而許幻山說得最多的則是:我都聽你的。
顧佳在家里是絕對的領(lǐng)導地位。
為什么過度付出,卻沒有好結(jié)果?
可為什么有的人付出了那么多,卻常常沒有好下場?
為什么?
心理學家霍曼斯提出的社會交換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基本上是一種交換過程,這種交換包括情感、報酬、資源、公正性等。
在健康的社會交往中,需要維持付出和回報的平衡,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
過度付出,必然導致關(guān)系失衡。
當過度付出的一方,得到的小于付出的,可能會在不知覺中用積累的道德資本情緒壓迫、勒索接受者。
接受者,往往會因為無法回報付出者,產(chǎn)生愧疚感。
比如面對總是用“為你好”的理由,不斷犧牲自己的父母,無論你是否需要,都把一切都給你。
孩子在“為你好”這座大山壓迫下透不過氣來,覺得自己一定要很努力,變得很好,才能回報父母。
回報不了,便覺得自己不夠好,很愧疚,很無力。
只想逃離。
再者,付出者讓接受者感受到自我的壓迫,產(chǎn)生羞恥感。
付出者對接受者的大包大攬,會讓對方覺得自己很沒用,自尊受損。
就像顧佳,把許幻山當兒子養(yǎng),事無巨細地管著他,他連穿一雙什么樣的襪子都不能自己做主,反抗也無效,只能聽話。
從一個成年人,退化成需要老婆照顧的嬰兒,他內(nèi)心肯定充滿羞恥感,覺得很丟臉。
尤其是公司的一次次危機,都被老婆化解,哪怕老婆在人前人后都肯定自己,但外人都覺得,他事業(yè)成功,都是因為老婆。
在老婆這里,他永遠是弱的、無用的、需要被呵護的一方,感受不到被需要。
而在第三者的誘惑里,他被夸獎,被崇拜,被依賴,不再是一個依賴老婆、聽老婆話的的孩子,最終沒堅守底線,偷食了。
第三,有個社會心理學效應,叫貝勃定律。
當人經(jīng)歷強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對他來說就變得微不足道,在心理感受上,第一次刺激能沖淡第二次的小刺激。
也就是你第一次對 Ta 好,Ta 會感激你。
當你第二次、第三次、每一次都對Ta好,時間長了,對方就習慣了,麻木了,理所當然了。
但凡有一次對Ta 沒有之前那么好,反而還會被責怪。
俗話說“一斗米養(yǎng)個恩人,一石米養(yǎng)個仇人”,便是如此。
如何停止過度付出?
過度付出,不會給任何人帶來幸福。
付出者要打破這樣的關(guān)系模式,得先了解自己的行為動機。
為什么自己非要主動去付出那么多?
到底是什么驅(qū)使著自己要這樣去犧牲?
付出者的內(nèi)心往往有這樣的原動力:
沒有人愛我,我只能靠自己。
我只有不斷付出,才能獲得別人的喜歡、認可、愛,才能確定自己的價值。
我要犧牲自己的需求,來滿足別人的需求,才能獲得好的關(guān)系。
如果我拒絕了付出,就會被別人排斥、否定、討厭,關(guān)系就會破裂,他們就會離開自己。
所以,我只能從不斷的過度付出、自我犧牲中,獲得認同感、價值感、安全感。
付出者的自我價值,是建立在對他人的付出之上的。
對顧佳來說,14歲喪母,父親不擅交流,第一次來月經(jīng),不敢告訴父親,只能自己一個人面對。
從那以后,她就過早地獨立照顧自己,遇到問題都是自己扛,自己成為自己的媽媽。
只懂付出,不會索取。
當媽以后,她告訴自己,顧佳死了,活下來的是兒子的媽媽。
她要為兒子而活,要當一個完美的媽媽,給兒子完整的、條件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
對丈夫,她也要當一個完美妻子,一個人沖鋒陷陣,為丈夫遮風擋雨。
她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丈夫和兒子,從來沒關(guān)注過自己的真實需求。
她是許子言的媽媽,是許幻山的老婆,唯獨不是自己。
她沒有了自我。
改變的關(guān)鍵,就是把“我”的價值在于付出的觀念中解放出來。
一段健康的關(guān)系,必定是平等的。
學會“放手”,樹立起自我的精神界限,給自己空間,也給他人空間和自由。
把自己從對他人的過度付出中解脫出來,讓他去經(jīng)歷他該經(jīng)歷的困難與挫折,去體驗他該體驗的失敗與成功。
像《浪姐》阿朵對袁詠琳說的:“這是你的功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你沒有義務(wù)去代替對方完成他的功課。
做好自己的功課,就很棒了。
當你更多地關(guān)注自我,生活也會更輕盈豐富吧。
想對所有“顧佳式女性”說:別只會付出了,你可以活得不那么累。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52467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2417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50036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37996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008411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