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好像成為一種流行標簽,當我們問起怎樣才能自律的時候,腦海里第一個浮想的就是這個人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非常強,甚至覺得自律就意味著要壓抑自己的欲望,而這是對自律非常大的誤解,因為自律是管理欲望而不是壓抑欲望
自律不是壓抑自己的欲望,而是主動的去管理自己的欲望,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因為這是人的本性,從精神動力學的角度來說,人的本性是人格中的本我,追求本能的快樂和及時滿足,就像是嬰兒在餓了的時候就要吃,吃不到就會哭,得到了就不會再哭了,就像是我們的欲望在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我們會不高興,如果持續(xù)得不到滿足,那么人就比較容易產(chǎn)生焦慮,脾氣煩躁,甚至會有心理層次的問題,因此,持續(xù)的壓抑欲望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
對欲望的壓抑只是將欲望從意識層面排擠出去,讓它進入潛意識層面,而欲望本身并沒有消失,對欲望的壓抑只會讓欲望變得更加強烈,產(chǎn)生的欲望就像一個浮在裝滿水的缸里的皮球,如果我們試圖將皮球壓入缸底,除非一直用手按住它,否則它就會浮出水面,而且按壓的力度越大,反彈就會越大,我們感受到的欲望也隨著壓抑變得越強烈,越想要得到滿足,壓抑欲望是需要消耗意志力的,意識里是有限的可持續(xù)資源,有它的衰退和恢復的周期,我們可以持續(xù)壓制皮球一兩天,但是時間久了就會累吧,當你累的時候,就是欲望的皮球浮出水面的機會,因此,通過壓抑欲望來獲得自律是不可持續(xù),也是違反人性的,更合理的方式是管理欲望,而不是壓抑欲望。
欲望的來去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有意識地去主動管理自己的欲望,更好的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這是自律的根本意義和目的所在,本我對需求的表達和渴求不分時間和場合,就像兒童逛商場看到某件喜歡的東西,如果父母不給買,立馬就會表現(xiàn)出不高興,甚至會當場舉起或在地上打滾,而不會考慮其他人會如何看待自己,自己的行為會有什么后果,只要能達到目的就可以。
這個時候,你將兒童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其他感興趣的事情上,或父母跟孩子約定他如果達成某種目標就給他買喜愛的東西,這個遇到就得到了有效的管理,甚至變成了促成目標實現(xiàn)的一個動力,如果任由本我自由發(fā)揮,讓自己被欲望所駕馭,在獲得某種程度上的自由的同時,我們的注意力,時間和精力將被分散,而無法聚集于想要達成的目標,如果我們想要更好的實現(xiàn)目標,就必須自律,學會駕馭自己的欲望,成為我們的目標服務。
當行為得到維持,通常是因為能夠給我們帶來某些好處,如果自律是痛苦讓我們很難堅持的,持續(xù)壓抑欲望會讓人感覺痛苦,這也是為什么通過持續(xù)的壓抑欲望很難獲得自律的一個原因,嚴格自律帶來的是心理上的自我挫敗感,要在所以時候都嚴格自律,是很難實現(xiàn)的,至少大多數(shù)人都是做不到的,在做不到的時候為難自己,認為自己做不好事情,否定自我,時間久了就容易自卑,不要試圖成為一個完全自律的人,多想想自己希望達成的目標,用目標引領自律,嘗試用溫和的方式去循序漸進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用自制力強化習慣,當這些習慣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也就回變得越來月自律,越來越好。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455406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6010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68825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9283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93639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