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的性格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很開朗,有的人很內向,和不同性格的人交流甚至生活也是完全不一樣的,那么你知道怎樣和回避型的人溝通嗎?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什么是回避型人格,其實這類人在生活中還是很多的,并且造成的原因也是有很多!
回避型人格障礙,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對負面評價極其敏感為特征的一類人格障礙。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時期就開始表現出害羞、孤獨、 害怕見陌生人、害怕陌生環(huán)境等。成年以后這些問題對患者的社交和職業(yè)功能產生不利影響。這類患者總覺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 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處于劣勢,因而顯得過分敏感和自卑。自尊心過低加上過分敏感,擔心自己會被別人拒絕,使得患者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
舉個例子:A女士的老公B就是回避型障礙人格的人,A與B經常因為說話態(tài)度問題吵架,并且每次都是A去說B,B會很不高興,覺得A嫌棄他,并且A只有在與B吵架的時候會去說B的不好,告訴B平時能忍的都忍了,B想要與A溝通,但A平時根本就不溝通,一直回避!
其實回避型的人比常人更敏感、脆弱。當我們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就能慢下心來,好好去溝通,不要覺得這樣自己很委屈,要去遷就他,在這一方面,他是弱者,你是強者,你要照顧他,反之,在他是強者的方面也是如此,這就是夫妻。
B說“我能忍的時候都忍了”,似乎在說這是潛藏的矛盾點,一旦突破了極限,再也忍不住了就會成為爆發(fā)點。事先把問題解決好,小矛盾才不會釀成大矛盾。但其實沒有矛盾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即使再和睦的家庭也會有矛盾,很多家務事你真要尋根究底,盤根錯節(jié)中對的變錯的,錯的變對的,揪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不妨換個方式,找到”免傷金牌“無限擴大極限范圍。事實是,家庭中的矛盾爆發(fā),不是因為矛盾點的存在,而是因為愛的程度趕不上矛盾的代價。因為愛,有些矛盾相比之下也就變得可有可無。因為愛,有些導致分崩離析的矛盾不會出現。
其實A也是有很大問題的,知道丈夫是回避型人格之后在說話的時候確實應該注意點態(tài)度,雖然會很不開心,但是夫妻之間應該互相理解包容才對!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95227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95458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46063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0649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379836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