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需要一點天分在里頭的。
有的人天生就有很強的表達能力,很善于與人溝通。
但很不幸,也有不少的人真的很不善于說話。
他們通常言語笨拙,不知道怎么說話才算是高情商。一到人多的場合,看著別人談笑風(fēng)生,就覺得自己好沒有存在感。
其實,溝通的時候,口才固然重要,但真的不是最重要的事。
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呢?
就是通過彼此的接觸,讓對方覺得你這個人不錯,愿意更深入地與人交往。
有的人確實能說會道,但是也可能會讓人覺得這個人不實在,表面上哈哈哈哈以后再也不想深交了,這樣的情況也很多。
所以,對那些表達能力不是很強的人來說,依然有機會成為一個溝通的高手,只要你記住這4個字:
正向溝通。
正向溝通的本質(zhì)就是尋找共識,建立情感上的連接。
具體怎么做呢?
1.表現(xiàn)出對對方的重視
人都是自戀的,所以,人際交往的過程也是尋找自戀滿足的過程。
如果一個人覺得在和你聊天的過程中得到足夠的重視和尊重,就會很滿足,然后覺得兩個人聊的很愉快,哪怕整個過程你都是在傾聽,沒說幾句話。
重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那么,你怎么做才能讓對方覺得自己被重視了呢?
很簡單,就是在對方說話的時候要認(rèn)真的傾聽。當(dāng)然傾聽也不是簡單的不說話,而是要適度的回應(yīng)。
就像德云社的于謙老師,一場下來可能說的話很少,但因為通過“嗯、啊、是嗎、好”這種適時的回應(yīng),會讓你感覺很舒服。
除了言語上的交流和附和,也可以要注意身體語言,比如通過注視著對方,或者點頭回應(yīng)等方式也可以顯示出對對方的重視。
這樣,對方就會覺得你是在很認(rèn)真的和自己交流,從而更愿意深入的溝通。
2. 注意情緒上的交流
我們之前討論過,溝通是有兩層含義的:
一層是信息的交換;
另一層是情感的連接。
比如你的朋友被一個人欺騙了,很生氣,正在氣頭上,這個時候如果你說,生氣有什么用,你該怎么怎么去做,然后提一堆的建議。
這個時候,即使你說的再對,道理講的再深刻,對方恐怕也很難聽的進去。但是如果你說:我能理解你的感受,被信任的人傷害確實很難受。
這樣說,就是對別人情緒的回應(yīng),對方就會覺得有人能理解自己,在情感上就能建立一種認(rèn)同。
等對方情緒化解了,不那么激動了,再來談你的看法,對方也就更容易接受。
如果你能按照這樣的順序安慰別人,相信越來越多的朋友會愿意找你談心事,那么你們的關(guān)系也就會越來越深。
3.不糾結(jié)對錯,找到雙方的共識
很多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習(xí)慣性的分對錯,這點可以理解,但是我們也要明白這個道理:
有時候?qū)﹀e是很難分清楚的,因為雙方立場的不同,看問題角度的不同,對錯真的很難去判斷。這也是為什么,現(xiàn)實生活里人們在爭論一些事情的時候很容易爭吵起來的原因。大家都覺得自己對,對方錯。
很多錯誤,就是在我們堅信自己正確的時候發(fā)生的。過于在乎對錯,代價就是會傷害兩個人的感情。
所以,當(dāng)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尤其是問題比較復(fù)雜,也不好分對錯的時候,不要在這個問題上過于糾結(jié)。
在溝通的時候以尋找共識為導(dǎo)向的人,有時候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可能會吃一些小虧,比如有時候明明不是自己的問題,他可能也會主動的妥協(xié),以化解一些沖突。
這樣的做法看起來不夠聰明,因為是在吃虧嘛,但是在吃虧的同時,他其實也在在積累別人對自己的信任,讓別人知道而且確信,我是一個可以信任,可以共事的人。
當(dāng)越來越多的人認(rèn)識到這一點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就會愿意靠近你,因為你能照顧別人的需要和利益。
這樣越往后走,你得到的信任就會越來多,那時你和別人溝通時,就很容易事半功倍了。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99315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8642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03825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3712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686503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