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不停喜歡不同的人,戀愛腦怎么辦? 10個回答
很容易對愛情上頭,不停不停喜歡不同的人。在親密關系中沒有安全感,怎么樣才能獲得成長
匿名網友
2023-01-30 16:57:55
王翠芳 向TA咨詢 打賞
秦鐘洪 向TA咨詢 打賞
題主你好!您的描述很簡單,但從有限的信息中,我們也可以推測一些信息,供您參考。
您說您會不停地去喜歡不同的人,好像生命中全部的事就是用來戀愛的,但在戀愛中又無法獲得安全感,導致不停地更換戀愛的對象,而你最終的訴求不是如何找到真愛,而是如何獲得成長。
從你的戀愛模式和最終訴求來看,你并不是一個純純的戀愛腦,戀愛腦的目標就是一個,就是找到所謂的真愛并好好愛下去、一直愛下去。但是,你看,你戀愛的目的似乎并不是為了戀愛而戀愛,其實你是為了獲得一種成長,就像你的咨詢目標一樣。
自己選擇的伴侶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自己的表面的樣子、潛在的樣子或者渴望的樣子,有些人不斷地換鏡子,其實就是想找到一面合身的、比例更好的鏡子照出更加真實的自己。所以說,與其說你在不停地尋找真愛,不如說你在不停地尋找真正的自我,你在不斷更換不同的戀愛對象,其實你也不確定自己是誰,自己究竟是什么樣子的,自己渴望什么樣子,更不知道什么樣的人與自己匹配。有的人通過更換工作來尋找真我,找到自己的能力、興趣的邊界,找到人生真正的意義,而有的人是通過戀愛的方式來尋找真我,沒有哪個方法是高貴的,也沒有哪個方法是可恥的,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是我們在作出選擇的過程中,盡量減輕對自己、對他人的傷害,每次選擇過后,都要有一個復盤,而不是真的無腦地往前走。
比如,你在這段關系中,你觀察到了什么,自己的特質是什么?對方的特質是什么?對方眼中的自己是怎樣的?我在這段關系中所體現出來的狀態(tài)是怎樣的?是愉悅的、舒服的還是不安、別扭的?不安的導火索是什么?復盤完本段感情之后,要有橫向、縱向的比較,和上一段、上上段感情相比,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這樣你就更看到越來越全面的自己,更接近真實的自己。
以上只是舉例的一些思考方式。當你更加了解清楚、全面地了解自己后,你的不安感就會降低一些,所謂“自知者明”,我想說的是,“自知者安”,那些安全感比較強,能夠安住在每個當下的人,都是很了解自己的人,或者在馬不停蹄地了解自己的路上。對于戀愛的目標感就會更加清晰一些,讓每段戀愛都收獲一個真實的全面的自己,這就是你每段戀愛的成就。所以,您不是戀愛腦,而是通過戀愛來尋找真我的人,戀愛不會給你帶來真正的安全感,在戀愛中挖掘真正的自我、并在真我的驅動下尋扎到合適自己的愛、學會愛人、也學會愛自己,這才能給你帶來終極的安全感。
祝好!祝早日發(fā)現自己!好好愛自己,找到對的人,好好愛。
孫貴鳳 向TA咨詢 打賞
郝崟玲 向TA咨詢 打賞
趙宇宏 向TA咨詢 打賞
親愛的,
從你的敘述中,你對自己的狀態(tài)有很清晰的認知,知道自己在關系中的短板在哪,同時也很清晰自己的目標是什么。因此你并不迷茫,你想找的只是途徑與方法。
首先,戀愛腦,并非一無是處,也不是談之色變。只要自己能夠把握好底限與尺度,并且雙方你情我愿的情況下,享受與生俱來的權利,追求快樂,沒有什么不好。
其次,安全感的獲取是無法通過親密度達成的。這就如同做菜時想要酸辣口感,那即便把整瓶醬油倒進去,菜中也不會如所愿,原因是目標弄錯了。安全感要靠增強自身來完成,從認知層面弄清楚什么才會讓自己有安全感,財富,涵養(yǎng),陪伴....然后再抓重點完成。親密是交往距離,而安全是生命感知的底限,他們是感受的不同方向。
最后,成長的實現,理清目標,選好方向比盲目努力更重要。向日葵在陽光下永遠知道自己該朝向哪邊,是因為植株內部的生長素的分泌,因而不要將成長與結果或時間硬性掛鉤,而是要理清自己的內部配置,即你想要哪方面的成長,想成長為什么樣子,愿意花多長的時間或心力來實現她
趙清秀 向TA咨詢 打賞
戚麗嘉 向TA咨詢 打賞
耿磊 向TA咨詢 打賞
黃思敏 向TA咨詢 打賞
題主,你好。
看到你的文字,感到隱隱地心疼。我好像看到一個熱烈的你,不停的追逐著自己想要的感受,可真的靜下來想一想,你追的到底是什么?似乎又那么模糊。
因為你的信息比較少,也沒有具體問題,我根據我的經驗,談談想法,供你參考:
***你喜歡的是不同類型的人,我想他們身上一定有哪一個特征是吸引你的,不妨從這里入手,去思考一下,他們最吸引你的分別是什么?由此,找出你的需求都有什么。
***如果你做到了上一步,接下來還可以進行難度大一些的思考——他們之間有什么共同點?
這個共同點有可能不是顯性的,例如,他們雖然外表各異,性格迥然,但他們都有些“霸氣”,這樣的感覺會讓你感到被保護、安全感。這只是舉例,我想你喜歡的人身上會有相同的東西,是什么呢?
如果你能有所發(fā)現,那么這就成為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你為何對具有這樣特點的人如此著迷?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也許要發(fā)現這一點是有難度的,畢竟自己看自己的事容易有盲區(qū),我想尋求專業(yè)人士的幫助可能是必要的。
***你提到不停不停喜歡他人,這好像也意味著你在不停地放棄,那么為什么放棄?受到了什么影響,我想這也是值得探索和思考的。
因為信息有限,我的想法供你參考。如果有需要,也很期待進一步交流。我是心理咨詢師王學靜,祝愿你順利!
梁峻萌 向TA咨詢 打賞
題主,新年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帶來一些些幫助。
你說自己很容易對愛情上頭,不停不停喜歡不同的人,在親密關系中沒有安全感,想知道怎么樣才能獲得成長。其實,能夠經營好一份穩(wěn)定、長久的關系,你也知道,這是并不容易的,也或許,正是由于我們在關系中沒有安全感,所以,到了關系有了進一步進展,將要進入磨合期的時候,我們就開始選擇其他的人,但每一段關系其實都會遵循從浪漫到磨合的規(guī)律,所以,我們就不斷地換不同的人,又不斷地重復著同樣的模式,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呢?
看到你的提問,我想,你還是非常希望自己可以收獲穩(wěn)定的、長久的親密關系的,對不對?那么,要想打破這個模式,就需要首先來調整我們內在的模式,安全感其實來自內在,當我們能夠調整我們內在的模式,讓自己成為安全型依戀的人,我們在親密關系中就會有安全感,也就不會再想著去換不同的人,而是學會和同一個人經營一段穩(wěn)定的關系,擁有真正愛的能力。
給你的建議是:
明白愛情的發(fā)展規(guī)律,每一段關系都會走向充滿矛盾的磨合期,這并不代表關系的結束,而是一段關系走向長久、穩(wěn)定的必經之路。
愛情,并不是只有激情浪漫,一段關系越發(fā)展到后期,激情浪漫的成分會越來越少。一般來說,親密關系的發(fā)展會經歷以下四個階段——激情期,磨合期,內省期和啟示期。
在激情期的時候,就是戀愛腦的呈現,這個時期,我們看到的往往只有對方身上的優(yōu)點,這種美好的感覺一般只能持續(xù)三到六個月,最多一年,親密關系就會進入磨合期;在磨合期,激情慢慢褪去,彼此身上的問題將不斷暴露,如果這個時候雙方覺得彼此之間的矛盾無法調和,比如彼此都想讓對方改變,那么,就很容易引發(fā)沖突和矛盾,甚至導致分手;只有當一段關系經過了磨合期的考驗,才有可能進入內省期,在內省期,我們開始自我反省,而不再糾結對方的問題,開始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了解自己的模式,并看到自己在親密關系中、在沖突中需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今后自己有沒有可能改變等問題,這是成長和關系重建最為關鍵的一個時期;到了啟示期,彼此開始心靈相通,可以做到彼此接納,并且愿意用愛去包容彼此,我們各自也學會了擁抱自己內在的小孩,這樣,親密關系就進入到了一個更高、更深的階段,也就是一種深度親密關系的狀態(tài)。
所以,你會發(fā)現,當我們喜歡一個人,卻不能夠和他一直好好相處到最后,說明我們一直都只是停留在親密關系的第一個階段,每當激情褪去,我們會以為沒有愛了,但真正深刻的愛是需要經過不斷地磨合與重建,才能夠逐漸建立起來的,這需要有感情為基礎,但更重要的是,要花心思,花時間,花精力去經營和管理。
2.覺察自己內在的模式,看到自己內在的需要。
如果你可以靜下心來,審視自己的內在需要,你會發(fā)現,我們的很多情緒其實都是來源于早年經歷中,我們被壓抑的安全感的渴望。而在親密關系中,我們會退回到自己的童年狀態(tài),那份未被滿足的童年需求和未被實現的童年渴望就成了我們在關系里的需要。
所以,你可以去覺察一下,你在親密關系中最看重的是什么?你最需要對方給到你的是什么?你最希望在親密關系中滿足自己怎樣的需求?是被關心?被理解?被認可?被支持?被尊重?還是其他的呢?只有當你看到了自己的這些核心需求,才能夠將自己的這些需求告訴對方,并在關系中通過合適的方式滿足自己的這些需求,而當你在關系中能夠滿足自己的核心需求,自然就會覺得這段關系是安全的,是可以給自己帶來踏實感的。
3.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學會自我關懷。
其實,要想在親密關系中保持安全感,我們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向內求,改變自己的內在模式,不斷嘗試、練習以及習慣去信任自己,不斷地去理解和發(fā)展自己,最終,你對自己的信賴,那種發(fā)自內心的力量感和踏實感,才是你在任何關系中安全感的來源哦。
而要想改變我們的內在模式,我們首先要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而不是一直盯著自己的缺點不放,當我們學會了自我接納,我們才能夠學會放下,放下童年時期對于父母的不滿和憤怒;也只有當我們學會了自我關懷,我們才能夠學會照顧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逐漸建立起內在的安全感和力量感。
那么,關于自我接納,推薦你看兩本書:《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和《生命的重建》,另外,我也寫過一篇關于自我接納的詞條文章,也可以參考閱讀,用大量的自我接納的練習,不斷提升自我接納的程度,也是一種自我關懷。
而對于自我關懷,可以看看《自我關懷的力量》這本書,并且,也需要在現實生活中去實踐自我關懷,不管是給自己留出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還是照顧好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還是像自己的好朋友那樣關心和支持自己,還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等等都是需要我們去練習和做到的。
我相信,當你通過不斷地自我接納和自我關懷的練習,找到一些積極體驗,你會越來越自信,當你把自己的情感和其他需要都照顧得足夠好,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成長,你的內在模式也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huán),那么,你的內心也就會充滿安全感和價值感,自然,你在關系中也就會更有安全感。
以上,供你參考,祝幸福!
求助問答
每個女性朋友們心中都會有自己喜歡的男人,而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男性朋友們對于女孩都喜歡什么樣的問題都是比較關注的,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夠
去看看電影《重慶森林》里,王菲飾演的阿菲喜歡上了梁朝偉飾演的警察663。663剛失戀,前女友把他家的鑰匙留到了阿菲打工的快餐店。阿菲偷拿了鑰匙,每天下午,趁663不在家的時候,就偷偷
去看看梧桐坐在我的對面,舉著酒杯,一飲而盡。這個男人的身上,承載了太多的故事。他看著我,借著酒勁,欲言又止,卻又情不能自已,我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一個人,驅車幾千里,從小城到最遙遠的
去看看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破冰:我們?yōu)槭裁葱枰湍吧苏f話》,作者是:小荻老師,本來當成一本溝通書籍來讀,讀完幾遍之后,這本書實際上更象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為什么要跟陌生人說話。書中有
去看看試想,現在是周四下午你呆呆地坐在辦公桌前,盯著面前的任務清單,想想周末前還有至少十件要完成的是事情。整個人僵住,但心率卻逐漸飆高,大
去看看很多心理科普文章都強調了“關系”的重要性,在心理咨詢時咨詢師也會從當下的朋友關系、同事/同學關系、夫妻關系、母(父)子關系問到成長過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