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的注意力又被新一期《奇葩說》給抓住了。雖然心底也會吐槽該節(jié)目略偏娛樂,但當兩方為一個辯題打到彈盡糧絕之時,由題目透射出對不同觀點的思索會清晰地擺在觀眾面前。
沒有人談論是非對錯,大家只為從其中找到一個與自己意識相似的影子,得到認同是大家集體渴求的部分,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一圈子與另一圈子同時存在卻又毫不粘粘的獨立。
昨天的辯題是“伴侶一心想當咸魚,我們該不該鞭策?”。起先,我的第一直覺是不該鞭策,因為心理學里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愛其所是”,直譯為愛的就是對方這個人而不是因為對方做了什么才去愛。
但后來,關上電視后,腦海里一直有一個聲音在回蕩,仿佛有人再告訴我,“愛其所是”在現(xiàn)實世界是一個難以實現(xiàn)的愿望,這份價值信念會遭受許多排擠和責難,以至于它會成為一個句空洞的口號。
咸魚,被我們想當然地貼上懶惰、不思進取、游手好閑、不務正業(yè)的標簽。如果對方以這樣一個狀態(tài)存活在你們的關系中,那么你“愛其所是”的成本可能會很高,前提是你們都希望兩個人的節(jié)奏是同步的。為了保持一致,你們之間會在協(xié)同上耗費精力,還可能將感情推至險境。假若你真的可以做到愛咸魚本身的樣子,在你擁有和對方一致的價值觀和生活目標下,就必須付出其它的代價來鋪平你們未來的道路,還得壓制你躁動不安的心靈。
做到這點的人不能說沒有,但我相信是鳳毛麟角,不然這個社會也不會有這么多人不惜磨蝕生命來賺取錢財??v使有人他下定決定要賺錢,但生活也不會如他所愿,讓他一帆風順地得到他所需要的。因此才會有,不努力絕無可能成功,努力了才有可能成功。所以,成功不全靠努力。這是作為人比較悲哀的一點。
節(jié)目中,反方三辯傅首爾的那段辯詞使我頗有感觸,但這份觸動不是因為她為了讓她和老公還有家人過上優(yōu)質生活的那份努力拼搏,而是因為她看到自己在關系中成為了那個更好的人,反觀身邊的老公卻掉隊許久。因此感到遺憾和后悔。
可以看到,從她紅色濕潤眼眶順著臉頰留下的熱淚里,包含了對過往那段平靜美好時光的喪失感。當她回頭往望去,滿眼都是自己二十多歲的青春年華,在苦澀寒風肆虐的天橋上,她充滿信心地對著那時四處碰壁的老公傳遞她對未來的期望。生活雖不易,但老公那一句:和你在一起就最好了,給了她動力和希望,讓她有了沖破黑暗的勇氣。
十多年過去了,他的老公似乎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就,然而這樣的一個男人被站在聚光燈下的愛人貶為咸魚。
任何一個人都帶著與生俱來的攻擊性,底層那份需求在源源不斷的催促著每一個人走出家門,擁有屬于自己的廣袤疆土。這是每個人最理想的狀態(tài),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這點?我們的理想在許多人眼里可能一文不值,缺乏穩(wěn)定自我的人在他人不斷暗示和催眠下開始動搖初心,那些堅定執(zhí)著之人也需要抵御外界一切迫害,在孤獨中完成一場以一敵百的懸殊戰(zhàn)役。這需要的不僅是決心與勇氣,還需要近乎瘋狂般偏執(zhí),身體也得抗住時間與風雪的侵蝕,再上一些無法控制的運氣,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奇跡。
奇跡之所以稱為奇跡,也在于它出現(xiàn)的概率微乎其微。所以,大部分人仍然可能是一條咸魚,這跟想不想當咸魚沒有關系。
至于傅首爾她說虧欠老公很多,這十幾年來,他們的感情好像并沒有因生活變好而一起變得濃稠。她有個愿望,如果可以,她想要回去,回到當年那個天橋上,回到老公騎自行車載著她回家的溫馨浪漫時刻,但這僅僅是如果。這是她獲得現(xiàn)在成功后的一番領悟,而我卻覺得她似乎感到不滿足。她不僅想要豐富精彩的家庭生活,還想擁有親密無間的伴侶關系,想要完成此壯舉,身心該蛻去多少層皮?這似乎沒有答案。
當她在事業(yè)上一路狂奔時,就該懂得她不可能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投資情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之理雖人人都曉得,但心底那份全都想要的渴望卻一次次欺騙自己,落下感動自己、感動他人的淚水。
她站在反方,支持的是“不該鞭策伴侶”,但她昨晚整體的表現(xiàn)卻正好是“支持鞭策”。她的“不該鞭策”背后更多是心有不甘,是對喪失的遺憾表達。當她兩眼直直看向天棚,我猜她可能心里會想:要是老公能和我一起加油狂奔該多好,事業(yè)和愛情都有了。
可能我的拆分也顯露了我的攻擊性,但目標是該辯詞而非她本人。辯論包含很多技巧,有時可能還得強壓自己主觀意識來解釋自己不擅長的分析,所以,從這點可以看到傅首爾是一位非常專業(yè)、辯論技巧高超的辯手。而我越是“攻擊”她,同樣說明,我有多么欣賞和妒忌她的才華。
今天借著對《奇葩說》傅首爾的辯詞做分析和大家分享了我關于“愛其所是”的感想。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身邊的伴侶有一雙跨越山海的翅膀,有著堅不可摧的護甲,可以載著你尋遍世間所有美好,還能幫你抵御風雨冰雹的侵害??此葡M幕孟胍仓豢赡艹霈F(xiàn)在我們和父母之間的關系中。
只要是兩個平等的人,擁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兩個人在一起就不可能將幻想付諸現(xiàn)實,如果這么做了,里面必定包含大量的犧牲與奉獻,沒有人心甘情愿的犧牲自我成全他人。一個內(nèi)心健康,四肢健全的人是不會做出攻擊自我的舉動。
還有一個詞叫“愛我所愛”。不知道大家如何理解這個短語,我個人對此的理解有兩點:
1、愛我所愛中“所愛”的部分在于對方身上存在某個優(yōu)點與你內(nèi)在某個需求點相契合,從何吸引你愛上他。當你主動把優(yōu)點放大后,對方身上所存在的缺點在你的屏蔽下就不會影響你和對方之間的關系,或者說你看在優(yōu)點的“面子”上能容忍對方的不足。
2、愛我所愛中的“愛我”是一個主動需求,這時有可能你會把內(nèi)在某個需求點投射給對方,并且對方在你的誘導下達到了你的期待值。因此你會感到對方是適合我的人,愛他是一件正確的事情。
所以,“愛我所愛”最關鍵的部分在于,對方有你的需求點或者對方能夠滿足你的投射條件。一旦對方無法滿足這兩個條件,“愛我所愛”就很難成立。
因此“愛其所是”與“愛我所愛”之間相差一個塑造的過程。改變自己或改變他人都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如果我們能保有“愛其所是”的心態(tài),在“愛我所愛”的道路上做出努力,那可能就真沒魚和熊掌什么事了。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03710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68647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9243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7208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81167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