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十一二月,年底將近之時,都是人們最忙碌的時候。學生們迎來繁忙的學業(yè),打工人們投身于快速的工作節(jié)奏當中,家里的長輩也開始籌備過年的年貨......
時常可能會覺得焦慮壓力大,而這時筆者和身邊的朋友們常常用一種奇特的方式來舒緩心情,那就是打掃房間、整理床鋪。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有沒有同感呢?當你花了半小時的時間,將床鋪收拾得整潔干凈,書架上的東西井井有條排列好,是否也會覺得身心舒暢呢?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種感覺。在心理學上,這種愉快的體驗叫做掌控感或控制感(sense of control)。
什么是掌控感?
作為一種基本的權利需要,掌控感指的是個體相信自己能夠決定自己內在的狀態(tài)和外在的行為,能夠影響周圍環(huán)境,以及實現(xiàn)預期結果的信念(Wallston et al., 1987)。
有多項研究都表明,如果能夠有更強的掌控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壓力,同樣也可以提高心理彈性和生活滿意度,更加靈活地應對生活中的突發(fā)狀況,處理自己的不良情緒,能夠更加感知到生活的美好,也就更能促進主觀幸福感的提升(Averill, 1973; Greenaway et al., 2015; Lachman & Weaver, 1998)。
如果一個人的掌控感很強,他就會更容易掌握生活(Rothbaum et al., 1982);而缺乏掌控感的人會時常覺得世界是無法改變的,而出現(xiàn)行為上的僵化(Pagnini et al., 2016)。
在我們變老的過程中,可能會由于身體健康狀況較年輕時有所下降、社交范圍變小或經濟能力下降等原因造成掌控感的下降,從而更容易感到悲傷(Wrosch et al, 2018),但掌控感強的老年人在面對挑戰(zhàn)時會更加有毅力(Infurna et.al., 2016),也更加會覺得生命充滿意義(馮富榮 等, 2020)。
從歸因的角度上來說,掌控感可以分為內控和外控兩種,內控型的人更多會認為事情的結果主要取決于自己的努力,而外控型的人會認為事件結果主要取決于運氣、機會、命運這些外部的不可控力量。有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人內控程度越強,越易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活動水平也越高,能力和婚姻質量越高,越易使用相對性思維與操作來解決問題,越易參加體育鍛煉、休閑活動等有益于身體健康的活動(劉萃俠, 肖健, 2003)。
那么在我們明白了掌控感的重要性之后,應該如何提高掌控感呢?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思路:
做喜歡的自己
馮富榮等人(2020)的研究表明,如果人們的自我認同感越高,那他們就會有更高的掌控感。因此做喜歡的自己,過喜歡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提升掌控感的方式。幾年前在《中國達人秀》上有一位年過七十的老人令人印象深刻,她是如今很受歡迎的“銀發(fā)網(wǎng)紅”,是愛穿高跟鞋的汪奶奶,本名汪碧云,今年剛好是八十歲。她有一個特點,就是時刻保持精致和年輕的心態(tài),蕾絲裙,口紅,小禮服,搭配10厘米以上的高跟鞋,始終做著心中想成為的自己。在漫長的人生里,步履不停歇,不被年齡所局限,不斷地學習、接受和嘗試新鮮的事物,過自己喜歡的人生吧。
《中國達人秀》選手汪碧云
做力所能及的小事
很多時候,那些看似微小、輕而易舉的小事,或許更能讓我們快速、簡單地得到掌控感,筆者想稱它為性價比最高的做法。在文章最開始提到的整理房間、清潔等小事,能夠讓我們在短時間內收獲成功和愉悅的心情。
在以往的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了小事的重要性,在Langer和Rodin的研究中,他們選取兩組老年人,每位老年人都得到一盆綠植,第一組老人需要每天自己打理綠植,澆水、修剪,而另一組老人的綠植由護士來打理,老人們只需要觀賞。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自己照顧綠植的老人,他們的幸福感、責任感和參與社交的主動性都有了提升,也覺得生活質量提高了很多。
除了這些,還有養(yǎng)寵物,親手制作美食,做手工,旅行等等,都可以給我們帶來掌控感的提升。
不斷學習
提升掌控感,很重要的一點是不斷學習,刷新知識。當人步入老年,從60歲之后掌控感就開始不斷下降,但是知識水平能夠有效地減緩下降的速度(Heckhausen et al., 2010)。程夢和韓布新(2019)的研究發(fā)現(xiàn),參加老年大學的老年人更加傾向于內控,未參加老年大學的老年人傾向于外控,教育水平和知識學習對于掌控感是有很大影響的,而且內控感高的老年人積極情感更多,心理健康水平更高,而內控作為調節(jié)壓力的決定性因素,能夠降低主觀的壓力感知(Ahren & Ryff, 2006; Ng et al., 2006)。參加老年大學也有利于人際交往、社會適應能力等。除了老年大學,也可以選擇進行體育鍛煉和培養(yǎng)新的愛好,如瑜伽、舞蹈等等。
參考資料
[1] Ahrens, C. J. C., & Ryff, C. D..(2006). ORIGINAL ARTICLE Multiple Roles and Well-being: Sociodemographic and Psychological Moderators. Sex Roles, 55(11-12), 801-15.
[2] Averill, & James, R.. (1973). Personal control over aversive stimuli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t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0(4), 286-303.
[3] Greenaway, K. H., Haslam, S. A., Cruwys, T., Branscombe, N. R., Ysseldyk, R., & Heldreth, C.. (2015). From "we" to "me": group identification enhances perceived personal control with consequences for health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9(1), 53-74.
[4] Infurna, F. J., Gerstorf, D., Ram, N., Schupp, J., Wagner, G. G., & Heckhausen, J. (2016). Maintaining perceived control with unemployment facilitates future adjust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93, 103-119.
[5] Lachman, M. E., & Weaver, S. L.. (1998). The sense of control as a moderator of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 health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74(3), 763-73.
[6] Ng TWH, Sorensen KL, Eby LT. (2006). Locus of control at work: a meta-analysis. J Organizat Behav, 27(8), 1057-87.
[7] Pagnini, F., Bercovitz, K., & Langer, E. (2016). Perceived control and mindfulness: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26(2), 91-102.
[8] Rothbaum, F., Weisz, J. R., & Snyder, S. S. (1982). Changing the world and changing the self: A two-process model of perceived contro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2(1), 5-37.
[9] Wallston, K. A., Wallston, B. S., Smith, S., & Dobbins, C. J.. (1987). Perceived control and health. Current Psychology, 6(1), 5-25.
[10] Wrosch, C., Barlow, M. A., & Kunzmann, U. (2018). Age-related changes in older adults’ anger and sadness: The role of perceived control. Psychology and Aging, 33(2), 350-360.
[11] 程夢, 韓布新. (2019). 老年大學學員控制感與心理健康的關系.中國老年學雜志, 2(39), 473-478.
[12] 馮富榮, 朱呈呈, 侯玉波. (2020). 控制感與老年人生命意義感:自我認同和政策支持的作用. 心理科學, 43(5), 1087-1094.
[13] 劉萃俠, 肖健. (2003). 關于老年人對生活的控制感的研究. 中國老年學雜志, 23(2), 126-128.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50529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9388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7843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00865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00282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