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來訪者,會跟我表達這么一個現(xiàn)象:
自己很渴望感情,但在每當能夠得到的時候,卻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得到,然后選擇跑開。
工作中也一樣。
自身很上進,付出也很多,但每當要得到回報的時候,就會選擇放棄。
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呢?
答案是:低價值癥。
為什么會這樣?
在我們所有的自我情感中,有一種情感,是對我們整個能量,具有最深遠影響的。
這種自我情感就是——自我價值感。
很多的來訪者, 面對情感關系的第一感受是:
自我價值感低,會讓自己不容易得到愛。
總會喜歡逃避、隱藏、或討好他人。
無論是喜歡別人,還是會被人喜歡,都不能有長久的關系。
事實上,低價值感的人,在面對關系矛盾和沖突的時候,第一感受更多的是恐懼。
恐懼情感關系會消失,恐懼自己被拋棄,焦慮關系會朝不好的方向發(fā)展。
然后,第二感受,就變成了攻擊。
因為害怕,所以攻擊。
“你為什么這么對待我?”“你為什么不考慮我的感受”“你把我傷害的好嚴重,你知道嗎?”
于是在此基礎上,會對對方形成更強烈的不滿,然后把自己壓抑的情緒,變成力量,懟回去。
而這種心態(tài),其實恰恰是面對關系矛盾的時候,自我把缺失的情感,又帶到了自己的關系當中。
所以我們經常會講,在關系當中不成熟的人,往往做出來的行為,總是抱怨和指責。 實際上他們內心當中,對情感有很多憤怒。
這個憤怒是對父母帶給自己情感匱乏的憤怒,然后在親密關系中重現(xiàn)了出來。
因此,低價質感的人,總會覺得:自己有一個好的親密關系,是件很難的事。
然后我們變得越來越封閉、自卑。
所以無論你在過往擁有,經歷了怎樣的美好時刻,而當你一旦陷入一段關系的糾葛和矛盾的時候,內心都會開始陷入迷茫,還有揮之不去的自我挫敗感。
而過去的自我塑造,都會在一瞬間被打回了原形。
所以會發(fā)現(xiàn)一個特點:在兩個人相處中,其中一方一旦自我價值感比較低,那么兩個人之間,就會因此發(fā)生矛盾。
誤解、不敢表達、對抗關系、內疚、自我否定。
全都來了。
無論最開始是因為什么因素而爆發(fā)矛盾,最終都會引發(fā)到自我攻擊。
自我攻擊、攻擊他人。
實際上,低價值感是一個繼承過程: 心理學家指出:低價值感的獲得,往往和童年的成長過程中,沒得到外界環(huán)境的重視,有直接的關系。
童年期對于一個人的存在感證明,是極為重要的。
如果一個孩子在童年期的時候,在家庭中得不到父母的重視,沒有得到愛的回應,那么在這種冷漠的狀態(tài)下,長大的孩子,就會特別容易產生自我低價值感。 這種缺乏愛的破碎情感,還有早年痛苦的體驗,會在整個人生當中,不斷的被激活。
最終重復著自我否定,不斷感受著自我的卑微。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總喜歡從外部的形態(tài)上,去構建自我的自信和價值。
穿什么衣服?吃什么美食?或者有什么妝容,旅游、名牌、外在形象,或者某方面興趣愛好。
短時間,我們的確可以通過這些,給自己提供滿足感。
但根本上,還是需要一段穩(wěn)定的良好的關系,才會給我們更多的能量和持久動力。
所以,覺察自我哪些情緒背后,是存在的低價值感,以及如何擺脫掉,是一件需要我們花時間去處理的重要的事。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28659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702956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25388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30918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191685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