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曾說:“成名要趁早。”無論面對生活還是工作,“年少成名”已然被很多人所推崇。
一顆顆害怕來不及的心,倍感焦慮。生怕自己的某個選擇是錯誤的,不僅努力白費,甚至從此掉了隊。
殊不知,這世上有“年少成名”,亦有“大器晚成”,放下焦慮,一樣會與幸運不期而遇。
01、越努力越焦慮
同事小玲,最近所在的部門經理離職,公司決定內部選拔,很多人都認為,這次機會非她莫屬。
畢竟,她一直非常努力,努力工作、努力協調各種人際關系。領導常常表揚她的工作態(tài)度,同事們也頻繁贊美她能力出眾。
票選期間,小玲心煩意亂、特別焦慮,害怕最終的結果,與她內心的期待不同。
票選結果,恰恰是她不愿看到的。
生活中很多時候,越急于得到,越容易陷入焦慮。陷在焦慮里,努力掙扎了很久,結果卻不盡人意。
身邊的人大都如此,努力早起、健身,讀書。沒見有什么效果,焦慮卻一大把,反而怪努力沒用,最后選擇了放棄。
殊不知,即使最勤奮、最好運的人,有時也需要時間的沉淀。
我們只想看到碩果累累的秋天,卻忘了經歷春種、夏耕才能秋收。
無謂的焦慮從來都是徒勞,過于急躁也一定會迷失方向。
焦慮的人,忘記了人生之路漫漫,從起點到終點,還隔著很多份努力和堅持。
02、納自己,克服焦慮
李嘉誠曾說:要克服生活的焦慮和沮喪,得先學會做自己的主人。
生活中或是工作上,我們常常感到焦慮,原因無他,不過是現實與想象有差距,而我們對自己,卻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
故而,在現實面前,除了積極的心態(tài),還要客觀認識自己,扔掉 “完美人設”的包袱,坦然接納自己。
適度的焦慮,有助于我們邁出舒適區(qū);而過度的焦慮,卻會讓我們止步不前。
一位備考注冊會計師的學員,總是擔心自己基礎很差,無法順利通過考試。
聽課復習時,便胡思亂想,無法靜心。
后來,我給她建議,放下焦慮、接納自己,先模擬測試,了解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然后逐一攻克。
她調整了心態(tài),依言照做,最終順利通過了考試。
現實中,很多人也是如此,前進,怕沒把握;后退,又不甘心;于是,站在原地各種焦慮。
倒不如,痛快地承認確有差距,接納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專注于解決問題時,自然不會有時間焦慮不已。
戰(zhàn)勝焦慮最要緊的,就是與自己和解,而不是與問題為敵。
03、唯有前行,可破焦慮
我的好友,是位全職媽媽。在她專心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候,老公出軌了。短暫的低迷后,她決定考研。
只有大專文憑的她,想要找份心儀的工作,確實有難度。只有通過考研,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方能實現經濟獨立,從而改變現在的生活。
她非常清楚,以現有狀態(tài),考研的難度有多大,但她并沒有浪費時間焦慮,而是馬上行動起來,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于學習。
最終,考研成功,雖然,她在班級里,年齡最大,然而,學習力卻一點不差。
幾年后,她順利畢業(yè),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重新找回原本優(yōu)秀的自己。
確實,打敗焦慮的最好辦法,就是行動起來、立刻去做。
這世界上獲得成功的人有很多,而他們的成功秘籍,無一例外:那就是從不拖延,小跑著前進。
最怕的是,你從不做退而結網的事,卻臨淵慕魚,甚至熱烈地盼著魚兒們從天而降。
很喜歡一句話:“別去展望那些遙不可及的前景,我們當務之急就是應付眼前的事物?!?/p>
未來都是遙不可及的,立足當下才是最重要的。再多的焦慮和迷茫,都會在行動面前拜下陣來。
04、后記
很喜歡一個故事:有位老禪師帶著徒弟,提著燈籠在黑夜里行走。一陣風,燈滅了。
徒弟驚慌失措地不知該怎么辦時,師父淡定地說:“注意腳下,向前走就好”。
黑暗中,克服恐懼與焦慮的辦法,唯有注意腳下,向前走!
想到就去做,不要糾結,而是永遠向前走。再強大的焦慮,也會敗給行動。
愿你我從今日起,做一個不焦慮的人!接納自己,永不止步!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99283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1473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01017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65591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909027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