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真正的來訪者?
在焦點解決課上,趙老師用《蛤蟆先生看心理醫(yī)生》的第一次初診來引發(fā)我們思考。這個問題讓我感悟頗深。
咨詢師有時候會作為雙重身份存在,工作會陷入兩難。比如在做親子咨詢的時候。家長因為焦慮孩子的各種問題會求助于咨詢師,或許我本人擅長和學生溝通,曾幫助好多厭學輟學的孩子走上了“大家認為的正途”,就這樣在家長的心里,我成了他們的“救命稻草”。他們不遠千里來找我,就是希望我能幫他們搞定他們搞不定的熊孩子……幾乎把我架到了“大神”的位置。
家長和孩子各有訴求,總想讓我(咨詢師)替他們發(fā)聲,總是有各種要求不斷地升級再升級……而我經(jīng)常會很“分裂”的一會兒扮演“學生的知心阿姨”,一會兒扮演“家長的知心朋友”,難免會有一些不舒服的情緒。和趙老師溝通后,發(fā)現(xiàn)清晰角色很重要,要在初診之后,準確表達自己的工作邊界。
帶著這樣的反思,我再次做了實踐,這次實踐居然偶然地跟我們的課堂練習重合了。
當家長帶孩子來到我的咨詢室。一個像蘆葦一樣低著頭,隨意搖擺的男生,坐在椅子上,就一直用手玩椅子上的絨毛,忽左忽右,就像在擼貓。老爸氣宇軒昂客氣地和我打招呼后,領(lǐng)導范兒十足。兒子感覺很不自在,讓爸爸去車上等他。隨后他的一句話讓我震驚“我有很多困擾,但我就是不想告訴你”天!這不是昨天趙老師讓我們練習的課題嗎?!??!
這顆蘆葦?shù)念^放在了椅子背上,C樣的坐姿,臉沖著椅子,手不斷摸摸摸,小聲地和我對話。我的聲音更柔和了,這是個能量極低的孩子,焦慮抑郁一一浮在當下?!拔也恢滥憬?jīng)歷了什么困擾,但你今天能坐在這里,我猜你想好”“誰不想好呢?可是我不可能,或許一輩子都……”
“我不知道這些困擾伴隨了你多久?你是怎么熬過來的?”“就那樣唄”阻抗進行中啊!“你風輕云淡的說,我可感受到了有許多委屈在心里,我的心里有一種酸沉的感覺”“我一個月沒上學了,天天中西藥輪著吃,好不了了”“身體怎么啦?都看過哪些醫(yī)生啊”“醫(yī)院開了藥說我有中度焦慮,重度抑郁,可是越吃越難受,天天起床都困難,我爸非拉我出來鍛煉”“哦,原來如此,看得出你的身體有些弱,沒想到心理也感冒了啊”……
對話艱難的往下進行,我開始明確“誰要來咨詢?”“如果你要,我想我們可以合作,如果你沒準備好,沒關(guān)系,等你想試一試的時候,再提前一周預約我?!彼谷淮饝恕!拔蚁胛以摵湍惆职终務劇薄皼]用的,老師,我爸從來就不會聽別人的,他很固執(zhí),他不會變”……“
讓我試試吧,我覺得你老爸需要了解一些心理學常識”聽我這樣說,他立馬撥通電話讓老爸上來,我請他回避一下,去車上等。老爸一見我就說:“魏老師,下周還今天嗎?”我搖搖頭“這得讓孩子預約,他需要我可以留出時間,如果孩子還沒準備好,就等等。”接下來我和孩子爸爸講講如何陪伴抑郁的孩子,如何改變自己的舊模式,建議家長為了孩子好好學習……心理健康課講了一通給家長。
有了自己的框架和界限后,心情無比清爽,這可能就是邊界清晰,角色明確的感覺,利利落落,不被家長架空,自由拿捏自己的各種角色。好久沒如此輕松了,現(xiàn)在才體會到了趙老師說的“解決之道”,我們堅信每個來訪者都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關(guān)鍵你得知道誰是“來訪者”。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00037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87080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9204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00993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74660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