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前來咨詢的是一個7歲孩子的情緒問題,媽媽說了很多孩子突然暴怒、難以平靜的情況,媽媽還特意參加了一些心理的學習,和我說到用溫和堅定的方法來處理遇到的問題,自己態(tài)度也很好,但是仍然沒有改善,也是很懊惱。
大致捋一捋孩子發(fā)脾氣的經(jīng)過是這樣的:孩子在家和家人發(fā)生沖突,起因是他去看看熟睡的弟弟,而弟弟醒了,家人開始訓斥孩子不懂事、故意搗蛋、總是捉弄弟弟balabala......孩子開始摔東西。
媽媽回來見狀就把孩子拉著暫停下來,“溫和堅定”地說:“不可以扔東西,你和大家道歉”。
結(jié)果孩子生氣地沖了出去,媽媽趕緊又去追上,拉住孩子后先是講道理:和你說過,生氣也不可以跑,要保證安全,我們現(xiàn)在在這里好好說說!孩子掙扎......
后面不大記得清楚了。但是媽媽自信地使用了一些合適的方法在引導,可是為什么不管用呢?
一個方法是否需要使用以及是否有效,自然是要有“土壤”(需要解決的問題)才需要使用,并且這個方法確實能解決這些需要才能行之有效的。
也就是說,解決不了的問題背后的可能原因是我們首先需要考慮和重視的。
日常和孩子互動或者引導過程中的沖突常常會因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事情、不同的家庭文化而有所不同。
打個比方,孩子可能在自己家能大聲說話,但是去西餐廳吃飯可能是不被允許的;對于3歲的孩子,要求言而有信、許諾了就必須做到,是會很有困難的。
所以在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前,至少我們需要從幾個方面想一想:
孩子是否是個獨立的個體
大多數(shù)人都能認可孩子是個獨立的人,那么如果孩子是個獨立的人,他就會有不同的想法、感受、需要、行為方式等等,而且這些豐富的心理過程就會因為不同年齡的心理能力、文化背景差異等等而有不同的表現(xiàn)。
是否解讀到孩子的各種“語言”和需要
孩子的需要是用各種方法來“告訴”身邊的我們的,年齡越小的孩子、用說話來告訴我們的能力越是有限,而他們更常用到的方式包括:行動(例如對什么感興趣、看得時間更長一些)、表情、動作(躲起來、東西藏起來)、情緒以及情緒行為。
其次才是語言的表達,這樣我們才可能透過這些了解到孩子真正的需要。
是否能放下或者調(diào)整大人的期待和孩子同頻共情
當大人的期待和孩子能力不一致的時候,例如期待4歲的孩子學英語像小學生一樣安靜地坐著聽完一節(jié)課,只是溫和堅定的要求孩子保持安坐是不可能的對不對?
但是如果認為這是方法的問題,那么就是反復的強調(diào)大人用什么方法來讓孩子坐下來聽完20分鐘課程。
如果看到這是需要考慮到這個年齡孩子的注意力、認知理解能力的差異、學習的特點,我們“用力”的方向可能就會不同,同樣用到的正面管教的方法也會不同。
如果考慮到孩子可能是不理解,對于老師上課的進度跟不上,孩子的興趣不大、更喜歡游戲式的教學,那么我們可能通過和孩子制定時間表、減少一次課程的時間、找到合適的老師、調(diào)整課程的進度來學習。
回顧前面的孩子,我們看到孩子在摔東西、發(fā)脾氣,雖然確實讓人頭疼和腦大,但是有沒有弄清楚孩子發(fā)生了什么?
當我們不清楚的時候,溫和堅定的界限是需要保證孩子的安全,然后嘗試共情、等待情緒平靜后才來理清楚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對不對?而不是溫和堅定地堅持自己的要求,因為我們的期待和要求把孩子推到另外一個情緒的風浪上。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是孩子,去幫忙的時候別人把過錯推在自己身上,領(lǐng)導過來不加調(diào)查就要求我們和對方道歉認錯,我們是不是會很委屈?
正如我們平??傉J為自己在態(tài)度很好地和孩子講道理、教導作業(yè),看到孩子不情不愿、或者發(fā)脾氣、一說就哭的時候,孩子往往是在大人第一句話說出來的時候就知道大人要說什么了。
看看這個場景是不是很常見:爸爸(態(tài)度好的):“爸爸看到你這個字寫錯了,來擦掉重寫一次?!?/p>
孩子(看到爸爸過來的時候就開始不情不愿,爸爸一說重寫就開始發(fā)脾氣),用橡皮擦用力地擦、扔東西、一邊哭叫一邊不情不愿地繼續(xù)擦。
也有一些孩子是低低地哭著、不大敢說話、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寫了一次。
看起來大人沒有做錯對不對?但是通常這樣的情景背后,孩子可能每天都在重復抄寫、反復重做、爸爸多次的指錯和糾錯,而孩子可能盡了最大的努力、已經(jīng)做到自己最好的水平了仍然沒有得到理解和認可(這些案例臨床上并不少見,尤其是學習困難的孩子)。就像要求孤獨癥譜系的孩子做到懂得禮儀、遵守日常的社交規(guī)則、不亂發(fā)脾氣,不是期待了、要求了就能做到的。
因此,在明確的要求和期待前,至少先要了解孩子行為語言背后的需要,嘗試理解、調(diào)整期待,才能找到孩子適合發(fā)展的任務(wù),并且用合適的方法幫助自己和孩子學習和取得進步與收獲。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58228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86022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0646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49957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364176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