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耐爾現(xiàn)象
戴耐爾現(xiàn)象(Dehnel phenomenon)指全北區(qū)(包括從歐亞大陸北緣到撒哈拉沙漠和喜馬拉雅山,以及從北美次大陸至墨西哥索諾拉州的動物地理區(qū)),哺乳動物的體重在冬季趨于降低的現(xiàn)象(不要問為什么你在冬天會長胖)。
這是一種動物適應(yīng)惡劣的環(huán)境的生物學(xué)對策:天寒地凍,食物難覓,咋辦呢,只好吃少點,變瘦點。能量的需求變低,對食物的需求量也自然變低了許多。
這聽起來是合理的,但是有一些小家伙,對冬季的適應(yīng)改變到了讓人覺著非常驚奇的地步:每逢冬季來臨,它能夠把腦袋和全身的骨骼縮小,等來年春天再重新長大。
鼩鼱(qú jīng)。(雖然長得像老鼠,但其實和老鼠沒有什么關(guān)系。)它是最早的有胎盤類動物,產(chǎn)生于中生代白堊紀,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動物(體長僅4~6厘米,尾長4~5厘米,體重1~5克[對于不同種類鼩鼱而言,體重差異比較大,因此這里指的主要是小鼩鼱與細鼩鼱])。
眼細小,視覺差,聽覺、嗅覺發(fā)達,外耳殼不明顯。適于食蟲,是一種小巧可愛的有益動物。鼩鼱的腳有五只有爪的腳趾,吻部尖長,眼小、耳短、四肢細、足爪細小,尾長大于體長的一半。
除了可可愛愛,又小又萌以外,鼩鼱最大的特點是——能吃!
鼩鼱一天到晚總是忙個不停地吃,每天至少得吞進同自己體重一樣重的食物。如果食物豐富,它甚至一天能吃下相當于自己體重3倍的食物,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超級吃貨”。
小鼩鼱的冬天
2017年,在德國國,研究人員對小毛球們進行了測量。結(jié)果顯示,在冬天,鼩鼱的骨骼尺寸和體重都有明顯的減少,這種縮水不僅限于“外在”,主要的一些臟器如心臟,肺,脾都在縮小,就連大腦也會一起縮水。而來年的春天,這些縮小的部分又神奇的長了回來。
這種連骨頭都縮小的御寒策略在哺乳動物中并不常見??蓱z如小鼩鼱,既不能冬眠,也不能學(xué)習(xí)候鳥遷徙,活動范圍有限而生活環(huán)境季節(jié)變化又大,只能采取這種非常策略“縮水”來抵御嚴寒。
測量的最終結(jié)果顯示,它們的平均體重縮小近18%,顱腦等重要臟器縮小高達20%。想象一下,到冬天,你的腦袋小了1/5……
科學(xué)家們接著又對小鼩鼱“會縮小的腦袋進行了研究。柏林的科學(xué)家使用核磁共振的方法對它們的大腦進行了長期的追蹤,發(fā)現(xiàn)大腦皮層是改變最顯著的區(qū)域,冬季皮層比夏季皮層縮小了將近10%。
這種縮水不僅大大減少了腦部的耗能,還帶來了一種奇妙的效應(yīng):體感皮層的變化則使小鼩鼱在冬季變得“饑不擇食”。
對于視力不發(fā)達的小臭鼩,捕食主要依賴自己的觸覺,通過觸覺的高靈敏器官——胡須來定位獵物。雖然它們個頭很小,但是小鼩鼱們個個都是捕獵高手,從觸碰獵物到咬死獵物,僅僅需要幾百個毫秒,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秒殺“。
而在冬季,體感皮層的變化讓小鼩鼱的大腦更容易被觸覺所激活。這使得小鼩鼱的捕食范圍大大增加,對食物的選擇面也變的更廣。這種差別,好比一個人從吃飽的狀態(tài)回到了饑腸轆轆的狀態(tài)。
在春秋季,食物充足,小鼩鼱偏好捕食高蛋白嘎嘣脆的蠕蟲和美味多汁的蟋蟀,而在食物匱乏的冬季,它們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吃難咬堅硬,有著厚重外甲的土元。而對于擁有干飯魂的吃貨鼩鼱來說,縮水自己的大腦,降低自己的美食閾值,也許才是活過冬天的最好選擇。
別挑食,能吃是福,吃就完了!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也許餓了的時候,吃shit也是香的……
參考文獻
1.Saikat Ray, Miao Li, Stefan Paul Koch, Susanne Mueller, Philipp Boehm-Sturm, Hong Wang, Michael Brecht, Robert Konrad Nauman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ov 2020, 201922888; DOI: 10.1073/pnas.1922888117
2.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11/24/1922888117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248485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55355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01424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5955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202896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