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真正強大的人,并不只是表現(xiàn)在外表上,也不是持強凌弱,而是內心強大,總是聽人說,要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那么,什么才算是內心強大,成為內心強大的人又需要具備哪些品質呢?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見解,也給出了一些自己的答案,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談論討論內心強大的人都是什么樣子的?
01
關于內心強大的人的品質,可能最先讓人想到是“樂觀和積極”,畢竟一個人能呈現(xiàn)出快樂的模樣,也就會更容易感染帶動周邊人的情緒狀態(tài)。
一個能夠正向影響他人的人,應該稱得上是內心強大的。同時這也說明:內心世界變得強大之后,才能產生合力,去致力改變外部世界。
從“合力”這個角度來看,那些內心不夠強大的人內心往往是無法產生合力,而且是相互沖突,內耗的。這樣就無法形成強大的能量去和外部世界交流。
舉個例子,一個年輕的小伙子想要追求心儀對象時,內心卻產生另一個聲音:“你覺得她真的會喜歡你嗎?畢竟她的追求者那么多,而你又憑什么脫穎而出呢?還是不要追了吧,不追就不會面臨被拒絕的風險”。
于是這個小伙子就為內心的兩種想法所糾結,左右為難。當他心儀的姑娘來到他面前時,他非但無法抓住時機,好好展示自己的魅力,反而會顯得手足無措,沒法吸引到姑娘的注意。
內心強大的人的感受力是開放且豐富的,不僅能體驗愉悅的情緒,同時也不抗拒悲傷,焦慮等情緒。因為悲傷,憤怒,焦慮等情緒對他而言同樣有意義。這樣,他的感受就是豐富多彩的,整個人就顯得充滿活力與創(chuàng)造力。
02
內心強大的人,都只會在意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和想法。
當你看到我這個觀點的時候,你可能會跳起來罵我太自私:人怎么可以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呢?那樣和禽獸又有什么不同。
但你現(xiàn)在好好想想,你時刻都在擔心別人怎么看你,時刻想著討好別人,做出的事情,是有多么累人和糟心。
你擔心自己被人孤立,于是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琢磨別人的愛好,別人說出什么話,你都要把它們給記下來,以至于忘記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你發(fā)的朋友圈,大部分不是發(fā)給自己看的,而是想讓其他人看到你的生活狀態(tài),別人一旦給你的動態(tài)點贊,你立刻就心花怒放。
而一旦自己的動態(tài)沒有收到任何反饋,你就立刻開始自我檢討了:
我是不是得罪誰了?我是不是哪句話不該說?我究竟做錯了什么?為什么他們都不理我?!
長此以往,你的內心脆弱地像塊玻璃一樣,只要受到一點點打擊,立刻就碎了一地。
說到底,你還是太在乎別人的感受和想法了。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揣測別人的想法,他們只會把自己該做的事情給做好,至于別人怎么想,怎么看,這些統(tǒng)統(tǒng)都不重要。
除了不去在乎別人感受和想法之外,你還得降低對他人的期望值。
你邀請別人一起去登山,你就要做好別人拒絕你的準備,只有這樣,別人去還是不去,你都不會太過于失望;
你暗戀一個男生,能和他一起吃頓飯就已知足,他答不答應和你在一起,其實已經不那么重要;
你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要做好準備,迎接別人的冷言冷語,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達到你想要的期望值。
當你想通這一點,你所有的顧慮和擔憂,才能最終釋懷。
03
內心強大之人最重要的一項品質就是:面臨重大變故時,能坦然承受,不輕易向命運低頭。
《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的作者弗蘭克爾是猶太人,著名的心理學家。在二戰(zhàn)期間,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集中營,他的親人,除了他和妹妹,全都死于毒氣室中。
在集中營煉獄般的環(huán)境里,在遭受到非人的磨難時,許多人的心理瀕臨崩潰。而弗蘭克爾并沒有倒下,他反而能借此機會好好的思考人生,將自己的學術與經驗相結合,在苦難中找尋到生命的意義,開創(chuàng)了意義療法,并因此而改變了無數(shù)人的人生軌跡。
依靠著強大的內心支撐,弗蘭克爾的生命煥發(fā)出別樣的光彩。
所以,內心強大的人面對詆毀和打擊,會選擇淡然面對,他們更多關注的是內心的平和,即使身處困境,也不會放棄對生活的希望。
當然,這種內心的強大,并非一朝一夕所能修煉成的,更多的需要在事上磨練。愿我們也能不斷精進,“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04
在我看來,一個人內心的強大,最直接體現(xiàn)在他的“自控力”上。
當一個人能夠為了長遠的目標,犧牲眼前的利益、抵御住誘惑時,便足以稱得上是“內心強大”的了。
試想一下:甜點、炸雞、漢堡好吃,但沒有營養(yǎng)且有害健康;家里溫暖又舒適,出門健身又冷又累,但后者有利于健康;健康作息很重要,不刷手機到凌晨兩三點;購物要有節(jié)制,不要過度超前消費;應該按時完成任務,不拖延……
對于以上這些,你是否也覺得“道理我都懂,但卻做不到”?
然而,對于那些擁有極強自控力的人而言,他們就總能把目光放長遠,并克制自己、抵擋誘惑??吹竭@里,你是不是也會和我一樣,認為這些人果真是“內心十分強大”的呢?
或許,你曾覺得,自控力是對欲望的壓抑,會讓一個人很不開心;甚至,讓你在內心強大與開心之間抉擇,你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在心理學上,自控力并不是一種“壓抑”,而是一種主動選擇。
它是人在意識到當下的沖動和長遠目標之間的沖突后,選擇了長遠的利益。一個減肥的人意識到雖然自己想吃蛋糕,但是吃蛋糕會影響自己的減肥效果,因而主動選擇放棄吃蛋糕,這才是自控力的體現(xiàn),而不是反復欺騙自己“我一點都不喜歡吃蛋糕”。
影響自控力的因素有很多,大腦的發(fā)育、家庭教養(yǎng)方式、社會文化等等都會對一個人的自控力產生影響。慶幸的是,即使在成年后,自控力也可以通過培養(yǎng)來提高。
在這里也提供一些訓練自控力的小方法:
首先就是要明確目標。在一切行動之前,我們需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并且這個目標是切實可行的。為了設定一個合理的目標,我們必須仔細思考并了解自己,這是自控力訓練的第一步。
例如,我想要減肥,但我不喜歡有氧運動帶來的呼吸不適,瑜伽、舞蹈可能更適合我。那么,我就可以把目標設定為,通過瑜伽或舞蹈減肥。
其次將目標分解細化。一個過于籠統(tǒng)的目標可能會使我們無從下手,那么,將目標細化為每一個階段、每一個方式、步驟,能夠有利于我們提高自控力。比如,我將這周的減肥目標設定為“每天做一小時瑜伽”。
然后就是執(zhí)行了。在上一步中,我們將目標拆分成了具體的任務,接下來就是做出行動的時候了。盡管這個步驟無需過多解釋,但它往往是需要最多努力和養(yǎng)成自控力的一步。
最后,要為每一小步慶祝。在達成每一個小目標后,我們要為自己取得的成就慶祝。一方面,慶祝是一種“延遲的滿足”,辛苦在前,享樂在后,這本身就是“自控力”的體現(xiàn);另一方面,慶祝是對自己的努力的肯定,利于自控力的養(yǎng)成。
愿你們都能夠成為那個內心強大的人。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017532 人想測
立即測試
455925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1576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83539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158288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