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97国产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片无码视频不卡

  • 無法真實地表達自己,別人仿佛是我的“牢”? 10個回答

    別人對我好一點,我就有種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感激和行為!別人嚴厲對待我,我就會更加努力地完成這件事;別人罵我,我又覺得罵得對。即使是在資訪關系里,我依然重復著這個模式。我無法真實的表達自己,總覺得別人是對的,總是用力地過度地付出自己!這樣的我好累,好疲憊,為了一段關系,我付出太多了,也許,是太久沒有被看見了,太久沒有被愛了,我似乎要把自己逼到絕境,才會承認,我真實的委屈!我只想被看見!我想做我自己!不再被關系所困,不再被別人所困!我是自由的!也許,目前我還是缺乏一點勇氣和底氣吧!請各位老師幫助!

    匿名網友 2023-02-11 21:15:18

楊玥齡
559 人傾訴 好評率 99% 婚姻感情情緒壓力兩性情感心理健康
找他傾訴
  • 呂志宇 向TA咨詢 打賞

    題主,你好!

    從你的描述中感受到內心的無助和憤怒,同時也為你的覺察和面對問題,勇敢的尋找問題的突破口的勇氣點贊

    看來你的描述很心疼你,仿佛看到了我自己一樣!給你一個溫暖的抱抱!

    你描述說:別人對我好一點,我就有種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感激和行為!別人嚴厲對待我,我就會更加努力地完成這件事;別人罵我,我又覺得罵得對。我無法真實的表達自己,總覺得別人是對的,總是用力地過度地付出自己!
    我想請你去看一下,你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呢?第一次有這種感受的時候是什么時候呢?什么時候不會有這種感受呢?沒有這種感受的時候你做了哪些事情?在什么場所呢?

    又是什么樣的力量支撐著你?讓你真的不舒服的情況下選擇來這里傾訴呢?

    其實我想告訴你,這都不是你的錯,這可能跟你原生家庭不被重視,被忽略,一一在生活經歷中沒有得到足夠的安全感,有一定的關系。

    不過沒關系,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困惑以及自卑,這些都是正常的,當你有所覺察的時候,就已經走在改變的路上了。

    不知道你的具體情況,根據你的描述的感受,給你些小的建議,希望能夠幫得上你

    首先,學會愛自己

    在你的描述中,你也感受到你內心對自己的忽視,沒有足夠的愛自己,總是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委屈自己,其實我們所有的關系都是自己與自己的關系,我們和自己的關系折射出人際關系。如果我們不會愛自己,我們自己都忽略了自己,別人怎么能夠尊重我們?看見我們呢?所以不論曾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學會愛自己
    我知道這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只需要一邊成長一邊悟的,沒關系的,一點點的來。


    其次,建立邊界感

    你們要是說別人對你好一點,你就會赴湯蹈火,別人對你不好,你就會認為自己不好,其實這樣是不對的,你要做的就是學會建立邊界感,可以嘗試的去拒絕別人,讓自己內心變得舒服。建立邊界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告訴別人的底線和原則,如果觸碰了底線,原則我們要學會反擊,自我保護



    然后,學會相信自己

    但我們內心沒有力量,不是很自信的時候,我們就會比較唯唯諾諾,這個時候我們內心是最薄弱的,最容易被別人所傷害,那么我們要學會相信去堅信自己一定會越來越好,小姐堅信自己能夠更加的幸??鞓?br />

    最后,尋找釋放情緒

    長時間以來,內心的憋屈感覺無處發(fā)泄,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那么我們想改變的話,就要學會釋放不良情緒,把這種不良情緒排除我們的提問,讓我們擁有一個強大的內心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愿意,可以尋找專業(yè)咨詢師的幫助,他們運用專業(yè)技術升華潛意識根源,讓我們有所覺察和自我成長,希望我們潛意識的根源,讓我們不斷的去自我成長

    如果感興趣的話,你也可以加入心理學的學習中,一邊學習一邊自我療愈,對你來說都是有一定的幫助


    給你推薦三本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心理醫(yī)生的故事盒子》《被討厭的勇氣》
    0評論 2023-03-26 09:43:54 回復
  • 陳彪 向TA咨詢 打賞

    #你好,我是谷一。虛懷若谷始終如一的谷一。


    親愛的題主新年快樂呀!


    0評論 2023-03-26 09:43:54 回復
  • 劉聰 向TA咨詢 打賞

    題主好!

    ? ? ? ?首先祝新年好!仔細看了你的問題描述。

    ? ? ? ?這是一個人自我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 ? ? ?我試著幫你分析和建議如下:


    ? ? ?【肯定自我覺察】

    ? ? ? ?題主及時認識到自己“別人對我好一點,我就有種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感激和行為”“別人嚴厲對待我,我就會更加努力地完成這件事”“別人罵我,我又覺得罵得對”的種種情況。

    ? ? ? ?首先這些清晰的自我覺察是積極地在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一個過程。

    ? ? ? ?建議題主要好好珍惜這種覺察,因為這是最終能夠解決問題的關鍵。


    ? ? ?【邊界感的模糊】

    ? ? ? ?題主所描述的“我無法真實的表達自己,總覺得別人是對的”“總是用力地過度地付出自己!這樣的我好累,好疲憊”的情況表述和負面情緒表達。

    ? ? ? ?這是一種典型的邊界感模糊的表現(xiàn)。心理學上的“邊界感”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內心的自我界限。

    ? ? ? ?就是指讓你的事歸你,我的事歸我。

    ? ? ? ?沒有邊界感的人心理上太過依賴別人,太渴望獲得別人的認同,來支撐自己的生活。


    ? ? ?【自我評價過低】

    ? ? ? ?正如題主所描述“是太久沒有被看見了,太久沒有被愛了”“我只想被看見!我想做我自己!不再被關系所困,不再被別人所困!”的情況。

    ? ? ? ?題主對自己不認可、不滿意的自我評價過低的情況,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 ? ?有現(xiàn)實生活中如老師同學、或領導同事的壓力,甚至也有原生家庭成長原因。

    ? ? ? ?總之就是自我發(fā)展不夠完整,需要用外在的看法和眼光來補充自己的認知。


    ? ? ?【妥善應對問題】

    ? ? ? ?基于以上分析,建議題主一是分清原生家庭和其它原因,從認知上糾正偏差開始,從理性上減輕壓力。

    ? ? ? ?二是建議題主認識到有權建立屬于自己的邊界。在生活中慢慢建立一套屬于自己的原則和邊界。積極肯定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斷,獨立做決定,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 ? ? ?三是及時評估過分低估自己可能導致的自卑,及時找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及時排解疏導。


    ? ? ? ?希望以上對你有一點幫助。


    0評論 2023-03-26 09:43:54 回復
  • 蘇燦柯 向TA咨詢 打賞

    樓主,你好!我是smile。

    0評論 2023-03-26 09:43:54 回復
  • 趙杰杰 向TA咨詢 打賞

    題主你好,我是June。


    通過你的描述,我仿佛看到在空無一人的房間,一個哭的嘶聲裂肺哭,筋疲力竭的孩子。

    我能感受到這個孩子被獨自丟棄在房間的恐懼,也能感受到因用力哭喊而產生的暈眩和無力。

    #別人對我好一點,我就有種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感激和行為!別人嚴厲對待我,我就會更加努力地完成這件事;別人罵我,我又覺得罵得對。即使是在資訪關系里,我依然重復著這個模式。我無法真實的表達自己,總覺得別人是對的,總是用力地過度地付出自己#

    每個人在人際交往中都有自己的模式,有些人熱情大方習慣照顧他人,有些人內向靦腆習慣跟隨迎合,我覺得這都是正常的,并沒有絕對的好壞。

    你是懂得體貼和照顧他人的人,這是你的優(yōu)勢,之所以感覺到疲累,不是付出本身,而是付出了卻沒有被看到。

    為什么你的付出總是沒有人看到呢?

    1.可能是對方習慣了你的付出

    就好像一個媽媽每天給孩子洗衣做飯,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孩子習慣了被照顧,很容易忽略了媽媽的付出。

    等到哪天突然失去了媽媽的照顧,才能想到媽媽的好,才會對忽視了媽媽感到愧疚。

    2.可能你的付出對方并不是很需要

    比如說,你有一個朋友剛經歷了長途跋涉,當下的ta旅途勞頓,此刻最需要的是有個房間,可以洗個熱水澡,睡個安穩(wěn)覺。

    但你可能覺得這個朋友長久未見,要盛情款待,你訂了高級酒店的宴席,安排了最親密的友人給ta接風。對方卻表現(xiàn)的很冷淡,好似并不十分感激。

    你為這個朋友付出了很多,可這些對于當時的ta來說,不是最需要的。

    3.表達出來的需求才能被看到

    #也許,是太久沒有被看見了,太久沒有被愛了,我似乎要把自己逼到絕境,才會承認,我真實的委屈!我只想被看見!我想做我自己!不再被關系所困,不再被別人所困!我是自由的#

    這段文字中,我感受到你內心的渴望和吶喊。付出總是被忽略,讓你感到憤怒和委屈。

    如果累了,那就讓自己休息不用勉強。就好像前文中提到的媽媽。如果媽媽病了不跟孩子說,把自己身體折騰垮了。

    當媽媽述說委屈的時候,孩子會覺得難以接受。因為以生病為代價的付出,對孩子來說是負擔。


    人際關系中當你感覺委屈,不妨把情緒表達出來。每個人的經歷、角色、認知都是不一樣的,未被表達的情感,不是每個人都能看見。

    咨訪關系中,如果你是來訪,你要相信你的咨詢師,你的委屈、憤怒、失望都可以放心的表達,咨詢師會以抱持的心態(tài)接受,并能為你分析情緒背后的需求。

    如果你是咨詢師,這應該是咨詢關系中的反移情,那么你要去探索個人部分是不是還有些創(chuàng)傷未被修通,你需要去找督導老師做分析。


    以上例子或許不恰當,希望能給你一點點參考。祝好!
    0評論 2023-03-26 09:43:54 回復
  • 肖飛 向TA咨詢 打賞

    題主你好,我是佳蘭。

    從你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你是一個討好型的人格,如何形成的呢?這是我們的人生經歷中自我對外界的解讀而積累而成的,在此之前這個行為模式給你帶來了有效的反饋,所以它變得牢固了起來。

    那么,我們如何打破它,重新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和重新調整自我的人格呢?

    首先,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日積月累的過程。但是它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當我們再次出現(xiàn)這樣的行為模式的前一秒,覺察它,停下來思考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問問自己,如果我沒有那么做會怎么樣呢?再者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如果沒有按之前的討好型人格的做法,又會怎么樣呢?

    第一件事就是學會拒絕

    第二件事對罵我們的人表示我們的不舒服,告訴他們,他們的行為讓我們很生氣,我們之所以沒有回擊是因為我們看中這份關系

    第三件事是開始愛自己,從每一個小行為上開始愛自己,給自己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個贊許,一個肯定,一個嘉獎……

    其次,你很優(yōu)秀,你可以看到自己的行為,你可以發(fā)現(xiàn)它的存在的重復,所以你只要按下暫停的按鈕就可以對它進行調整。

    最后,做真實的自己,從這一刻開始,你可以的,你會被看到,你會被肯定,你會越來越有勇氣,加油!

    祝新春快樂,幸福安康!
    0評論 2023-03-26 09:43:54 回復
  • 陶君昊 向TA咨詢 打賞

    題主你好:

    ? ? ? ? 給你一個溫暖的抱抱,真的好不容易啊,這樣的困境看起來真的好艱難,即便是建立了咨訪關系,也很難逃脫過往的困境,延續(xù)了舊的模式,我仿佛聽到了一個被禁錮已久的靈魂,從心底里發(fā)出對自由渴望的嘶喊。但是看見即是療愈,這不也是一個很好的覺察和進步嗎?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形成這樣的人格模式,不是一天形成的,同樣的道理,想要替換這種人格模式,也是需要一點點、一次次的在咨訪關系中,讓你可以重新定位自己,通過關系的反應、覺察與澄清,識別出你內在的潛意識內容,將其逐漸意識化。


    【成長的次第】

    正如中國儒家所講,一個君子的成長順序一定是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然后再到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內在的小孩,在我們有意識的照顧下,也是按照一個順序成長的。那就是去除制約、綻放天賦,超越自我。

    1. 去除制約

    ? ? ?根據卡爾羅杰斯的觀點,嬰兒是根據自己的感受去評價每一個經驗的,這就是機體評價過程,餓了會哭,吃飽睡醒了會微笑。嬰兒對事物的評價源于他們真實的感受,而不是別人告訴他們該如何感受。因此,機體評價過程是每個人生而具有的內在向導,它引導著人們趨向自我實現(xiàn)。當人們信任這個內在向導時,他們就能夠自由地探索有益于機體的經驗。

    ? ? ? ?除了擁有機體評價過程,兒童也有獲得無條件積極關注的需要,被接納、尊重、溫暖和無價值條件的愛,也就是說,人人都需要被愛,這種愛是對他們本人,而不是因為他們做了什么。當兒童感受到這種愛時,他們開始體驗自愛和自我接納,并形成良好的自我感受,伴隨很少的內部沖突。

    ? ? ? ?不幸的是,由于父母并不完美,他們將價值條件加諸孩子,要求孩子滿足一定的要求才能被愛?;趯鄣男枨?,價值條件而非機體評價過程成為兒童組織他們經驗的向導,兒童往往以犧牲他們的機體評價過程為代價來獲得父母的愛。當一個孩子內化了父母的價值條件,這些條件就會成為他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價值條件越多,自身真實經驗被歪曲的程度就越大。

    ? ? ? 這個價值條件,就是你身上的那個制約。這個價值條件導致你依賴于外界的關系提供給你的反饋、評價。導致了形成討好型的人格。當價值條件開始彌漫,機體評價過程也就喪失了功能。對于自我的覺察被削弱,從而不能夠體驗或識別屬于自我的感受。你受困于關系已久,是不是已經忘記了自己真實的感受?


    2.重新整合

    依照羅杰斯的觀點,個體要克服這種現(xiàn)實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的分離、僵化和差異,就必須對歪曲和否認的經驗有所覺察,個體要允許經驗的發(fā)生并且準確的覺察。

    咨詢師的重要作用就是幫助個體戰(zhàn)勝他們的防御,重新信任他們的機體評價過程。通過自我實現(xiàn)趨向來使個體突破那些通過價值條件而內化了的限制。咨詢師會努力給當事人提供一種不附帶任何價值條件的被接納和被關心的體驗。

    你對你的咨詢師很失望,我想是因為你的咨詢師已經成功的對你產生了反移情,你應該在下一次的談話中跟咨詢師討論一下你的感受,相信一個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是會對你的感受進行反應、覺察與澄清的,這樣的體驗很有用。如果你感覺到被評價、被批判,不被接納,你可以對咨詢師直言不諱的提出這一點,畢竟對自己的感受誠實,就是去除制約的第一步啊。


    【自由的本質】

    去年讀到一本好書——《金錢的靈魂》。對于自由的定義有了新的理解,摘抄如下與你分享:

    回顧你人生中那些自由的時刻,你會發(fā)現(xiàn),“自由”并非不斷權衡、反復比較各個可能的選擇;亦非試圖確定自己并不會被某一決定禁錮起來,無法脫身?!白杂伞笔峭耆卣宫F(xiàn)自己,并盡情地體驗;“自由”是全然地做出選擇;“自由”是知道自己正走在屬于自己的道途上;“自由”是擁有使命感;“自由”是毫無拘束地進行自我表達,是喜悅或平靜地對待自己所選擇的境況。


    也推薦題主去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真正禁錮我們心靈的,是我們內在的價值條件,我們本來是一頭大象,在很小的時候被捆住了手腳,我們也試圖一次次的掙脫,但是一次次的失敗,讓我們學會了“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的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提出,指個體在忍受超出其控制的反復厭惡刺激后,接受了自己的無能為力,停止嘗試躲避或避免厭惡刺激的狀態(tài)。這種無助感不是先天的,是人類在生活經驗中后天習得的一種乏力感。題主現(xiàn)在的無力感就是這么來的,想要擺脫這種習得性無助,還是要不斷的自我鼓勵,不斷地去除那些價值條件。集硅步至千里,一定會有蛻變的那一天到來的。


    我是陽光海豚張會麗,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在這新春佳節(jié)來臨之際,再一次祝你突飛猛進,大展宏圖。

    0評論 2023-03-26 09:43:54 回復
  • 高印榮 向TA咨詢 打賞

    題主,新年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帶來一些些幫助。

    沒關系,慢慢來,被看見,做自己,能夠逐漸走向自由,本身就是需要一段時間和過程的,看見就是療愈的開始,我相信,當你回過頭來看,你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自己就是走向真實的自己的開始,你已經有了一些些勇氣和底氣,當你逐漸積累能量,慢慢就會打破這個模式,在關系里越來越自在,越來越輕松。

    ??給你的建議是:

    0評論 2023-03-26 09:43:54 回復
  • 華葉帆 向TA咨詢 打賞

    題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練萬事如易,我看到你的問題是無法真實的表達自己,別人仿佛是你的牢?

    別人對你好一點,你就有種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感激和行為,別人嚴厲對待你,你就會更加努力地完成這件事;別人罵你,你又覺得別人罵得對。

    在資訪關系里,你依然重復著這個模式。你無法真實的表達自己,總覺得別人是對的,總是用力地過度地付出自己!你感覺這樣的自己很累,很疲憊。

    為了一段關系,你付出太多了,你覺得可能自己太久沒有被看見了,太久沒有被愛了,你似乎要把自己逼到絕境,才會承認,你真實的委屈!你只是想被理解被看見,你想做真實的自己,你不想再被關系的牢籠所困,不再被別人所困,你想自由的做自己,但目前,你認為自己還是缺乏一點勇氣和底氣。

    1??正視內心的矛盾和沖突

    我看到題主的真實自我在吶喊,內心想要沖破理想我的局限,做自由真實的自己,但缺乏一點勇氣;因為渴望想得到他人認可理解接納,所以選擇為人處事中常遵從他人的意志,無條件得認同他人,一直在委屈自己。

    想改變又不敢改變,這種趨避式的矛盾和沖突,讓你內耗糾結很多,感覺很累,很疲憊。

    心理學家霍妮的自我理論,把自我分為三種形態(tài):理想自我,真實自我,現(xiàn)實自我。

    真實自我是個人成長的內在力量,是可能的自我;
    理想自我是憑空設想的虛幻形象,是不可能的自我;
    現(xiàn)實自我,是個體表現(xiàn)出來的存在的總和。

    當理想自我和真實自我現(xiàn)實自我之間出現(xiàn)沖突,出現(xiàn)不一致性,往往會脫離真實自我,以一種幻想的完美形象去貶低和排斥現(xiàn)實自我,當個體被理想自我控制,就會給自己套枷鎖,背負“我應該是怎樣的”,如我應該高素質,有禮貌,謙遜,勇敢等等,人就會產生神經癥性的心理問題。

    只有真實自我和理想自我,現(xiàn)實自我表現(xiàn)出一致性,題主內心才會平衡,和諧,內心感覺舒適,認可和接納自己。

    2??你的人際相處模式成因

    題主也覺察到,自己容易認同他人的模式在咨訪關系里也有呈現(xiàn),這種關系是平行出現(xiàn)的,在各種人際關系里面。

    之所以題主無法做真實的自己,無法在人際關系中呈現(xiàn)真正的意志,因為你的內心有深深的恐懼,這種恐懼可能來自于你幼年時期原生家庭的相處模式中。

    早年與父母的依戀模式,你在原生家庭相處模式中形成的認知,以及在社會環(huán)境中形成的個人經驗,會影響你成年后在親密關系中的相處模式,會影響你跟權威人士之間的相處模式,以及你的一般人際關系。

    不管是做真實自我,還是想要得到認可,或者害怕沖突,害怕表達真實自我會不被認可和喜歡,所以選擇隱忍,任何一個選擇都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

    成年后,我們需要為自己的每一個選擇,承擔相應的風險和責任,這也是成長必須的步驟,成長之路有快樂,同時也是一直伴隨著喪失之痛的,心理咨詢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讓個體能夠學會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3??認知決定情緒和行為

    認知療法認為,決定我們情緒情感反應和行為方式的,是我們對一件事情的看法,而非事件本身。

    當題主出現(xiàn)糟糕的負面情緒,可以問自己“我想到了什么”,評估你的想法,是否真實客觀,是否調整想法和相應的行為,會讓自己感覺更加舒適一些。

    比如某次你又迎合了別人
    你在迎合別人的過程中,想到了什么
    你有怎樣的情緒,開心,委屈,疲倦,壓抑

    你的想法和情緒有怎樣的聯(lián)系
    還有其他解釋嗎
    如果你相信你的想法會發(fā)生什么,如果你不相信你的想法會發(fā)生什么
    有哪些證據證明你的想法,有哪些證據證明相反的想法
    最糟糕的結果會發(fā)生什么,你會怎樣應對,最好的結果會發(fā)生什么,最現(xiàn)實的結果是什么
    如果你的一個好朋友遇到跟你同樣的情景,你會給他怎樣的建議
    你會做什么讓自己感覺好一些

    以上是評估你的想法的問題,你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幾個來評估,或者通過做行為實驗來驗證你的想法是否是客觀真實的。

    ??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中,想要做真實的自己,是需要很多智慧,勇氣和力量的,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每一次你遵從了自己真實意愿,不再做討好行為的時候,可以及時給自己獎賞,促進做自己的行為。

    希望你早日擺脫困擾,祝你好運,如需進一步跟我溝通,可以點擊下方找教練解讀,選擇問答或心探陪聊,一對一與我交流,新年快樂。
    0評論 2023-03-26 09:43:54 回復